摘要:2025英雄亚冠联赛ACL云顶之弈赛事于4月15日开启,分为区域预选赛、亚洲挑战赛和总决赛3个阶段,至5月18日圆满结束,FLCN战队战胜了T1夺得冠军。
2025英雄亚冠联赛ACL云顶之弈赛事于4月15日开启,分为区域预选赛、亚洲挑战赛和总决赛3个阶段,至5月18日圆满结束,FLCN战队战胜了T1夺得冠军。
作为2025年首届英雄亚洲冠军联赛的一部分,云顶之弈ACL赛事汇聚了CN与APAC两大赛区16支顶尖强队,共同角逐“亚洲最强弈士”的至高荣誉,其总奖金池高达15万美元。同时,比赛还创新采用4V4团体战的模式,按照团体积分制进行比拼,这种赛制设计十分新颖,打破了传统单人竞技框架,更强调团队协作、策略联动与资源分配。
在赛后我们采访到了本次英雄亚冠联赛ACL赛事云顶之弈项目的制作人陈可欣女士,就本次的赛事筹备运营等问题进行了交流。
兔玩:在这次英雄亚洲冠军联赛ACL众多电竞项目当中,选定云顶之弈这个项目作为咱们赛事的一个竞技核心内容,背后有哪些决策性的因素,以及赛事立项初期,团队是如何进行市场调研与受众分析,来保证赛事有足够的吸引力和商业价值的呢?
陈可欣:
首先,云顶之弈是一款拥有庞大DAU(日活跃用户)的游戏,这为赛事奠定了良好的玩家基础。其次,云顶之弈作为战棋类游戏,与其他电竞项目不同,能够为整个赛事带来多元化的竞技体验。
云顶之弈不仅拥有庞大的端游玩家群体,还有金铲铲手游用户。调研发现,许多不玩英雄联盟的玩家也会玩金铲铲。因此,选择云顶之弈作为主打项目,能够在大环境电竞市场中脱颖而出。
兔玩:在赛事的宣传方面执行团队制定了怎样的策略,哪些渠道取得了超预期的传播效果呢?
陈可欣:宣传策略上,除了传统的电竞赛事宣传外,我们团队也会着重选手造型设计,同时与战鹰选手合作,通过跨界破圈的形式带来更多流量,这些举措取得了超预期的传播效果。
兔玩:为了提升选手的参赛体验和竞技状态,在场地的布置和设备配置上以及后勤的保障等执行环节,做了哪些针对性的安排?
陈可欣:作为专业赛事团队,公司在赛事执行方面有充分保障。云顶舞台规模大,可容纳1200名观众,赛事全程有选管团队跟进选手训练、接机、酒店住宿等安排,外国选手还配有翻译,确保他们拥有良好的参赛体验。
兔玩:从观众角度出发,团队在观赛体验方面做了哪些设计,互动环节的思路是怎样的呢?
陈可欣:直播特效方面,淘汰和胜利时会展示动态定妆照,提升观赛体验;比赛采用4V4团队赛模式,比传统个人赛更具团队性;直转播包装会实时展示团队排名、淘汰等数据,为观众呈现最佳线上线下观赛效果。
兔玩:这次云顶项目已经结束,目前数据反馈怎么样?达到了预期么?
陈可欣:赛事效果远超预期,线上观赛数据比同类型直播更火爆,首次尝试线下卖票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为未来测试市场和观众接受度提供了参考。
兔玩:针对这次参赛选手和观众对本次赛事参赛和观赛的反馈,是否对后续赛事提供了一些参考价值。
陈可欣:团队从观众、选手和解说处收集了反馈,尽管是全新模式,但观众对线下氛围和观赛体验的满意度较高,未来会改进包装不够全面等问题。
兔玩:本次英雄亚洲冠军联赛ACL云顶的赛事独特的优势和差异化体现在哪方面呢?
陈可欣:与传统1V1赛事不同,本次赛事采用4V4团队竞技模式,为棋类游戏增添了博弈性,团队需要协调配合,设有牺牲位或大哥位,体现了团队协作的独特性。
兔玩:在赛事的筹备和执行过程中有哪些不为人知的幕后故事或者感人瞬间呢?
陈可欣:本次赛事筹备过程虽然坎坷,但最终顺利落地;云顶赛事组、解说和选手都非常专业和配合,希望大家多多关注云顶赛事和选手。
本次2025英雄亚冠联赛ACL云顶之弈赛事以创新姿态刷新了电竞行业认知。赛事凭借云顶之弈端游与《金铲铲之战》手游的双端用户基础,通过4V4团体积分赛制打破传统单人竞技框架,将团队协作、策略分工与资源分配的博弈性提升至新高度。赛事执行层面,1200人规模的专业场馆、跨国选手的全流程后勤保障(含翻译服务)及战鹰等跨界名人合作带来的破圈传播,均展现出团队的专业度。
数据层面,线上观赛热度超预期、线下售票试水成功,印证了差异化赛制的市场吸引力。尽管存在包装细节待完善等问题,但观众对线下氛围与观赛体验的高度认可,为后续赛事优化提供了方向。作为首届赛事,其以“团队竞技 + 多元受众”为核心的探索,不仅为云顶之弈电竞生态注入新活力,更有望为行业开辟性别均衡、体验创新的赛事新范式。
来源:朵吉上班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