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千里的“心”生之旅 31名西藏先心病患儿在江苏重获“心”生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1 13:21 1

摘要:5月20日,全国首个守护儿童心脏健康的“心佑小屋”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迈皋桥院区正式点亮,来自西藏的先心病康复患儿手持“心灯”与医护人员共唱歌曲《最美的奔赴》。活动现场,14岁的多吉央宗(化名)开心地向记者描述着对未来的期盼:“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体育老师

5月20日,全国首个守护儿童心脏健康的“心佑小屋”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迈皋桥院区正式点亮,来自西藏的先心病康复患儿手持“心灯”与医护人员共唱歌曲《最美的奔赴》。活动现场,14岁的多吉央宗(化名)开心地向记者描述着对未来的期盼:“我的梦想是成为一名体育老师,希望手术后我能像C罗一样奔跑。”

从雪域高原到扬子江畔 跨越千里的“心”生之旅

5月中上旬,多吉央宗在家人的陪伴下从西藏抵达南京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以下简称“南医大二附院”),正式开启“心佑工程·西藏行”特别行动的救治。今年4月,在南医大二附院“心佑工程”团队深入西藏开展的先心病免费筛查中,多吉央宗被查出患有先天性心脏病,近日,在当地政府的组织下,他同另外30名确诊患儿来到江苏接受手术治疗。

多吉央宗

“心佑工程”是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外科组织发起、免费救助经济困难家庭先天性心脏病患儿的健康帮扶项目。据了解,此次“心佑工程·西藏行”是团队历史上单批次救治西藏患儿病情最复杂、病种最多的一次行动。患儿中年龄最小者仅5个月大,最大16岁。他们中既有因家庭困难延误治疗的孤儿,也有即将面临小中考的学子,更有罹患复杂先心病的危重患儿。

今年15岁的扎西朗杰(化名)是来自西藏那曲安多县的一名初二学生,因患有先天性心脏病,他一直不敢跑跳,上了初中后更觉得学业吃力。眼下,小中考在即,为了确保孩子能如期返藏参加考试,医院特意调整手术时间,在5月16日,为他完成了房间隔缺损封堵术。“术后第三天就能下床走动,医生说恢复得很好。”少年眼中闪烁着希望,“现在我能和同学们一起跑步上体育课了,再也不会因为气喘掉队。阿妈说我的脸红润得像格桑花,谢谢你们给了我新生命!”

扎西朗杰

南医大二附院心血管中心副主任医师张冲介绍,截至目前31例患者中已完成5例手术,预计两至三周内将完成所有患者的手术治疗。“这5例都是通过微创方式治疗,一部分采取了腋下小切口的体外平衡手术,还有的做了介入封堵。”

张冲

此外,在31名患儿中,还有多例复杂先心病病例牵动着所有人的心,其中10个月大的尼玛次仁(化名),同时患有室间隔缺损、房间隔缺损及主动脉缩窄;1岁女童梅朵卓玛(化名),三尖瓣下移畸形导致心脏结构严重异常……据了解,复杂先心病在高原地区尤为凶险,高原缺氧环境会加速病情恶化,若不及时手术,患儿或有生命危险。目前,“心佑工程”专家团队正积极为每个孩子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

以爱托举,为高原儿童托起“心”生希望

据了解,自2014年启动以来,“心佑工程”已免费筛查逾20万名儿童,救治2300余名先心病患儿,其中救治西藏患儿494名。足迹遍布新疆、青海、西藏等15个省(自治区)200多个县(市、区),累计行程超100万公里。

李庆国

南医大二附院院长李庆国透露,除了西藏地区,今年团队还将走进新疆、青海等地,为那里的先心病患儿带来“心”的希望。同时,他表示,“心佑工程”开展十年来仍面临着挑战:“先心病的筛查目前仍然很重要,尤其是在农村和偏远地区,很多孩子不知道自己患有先心病,另外对于先心病的救助,也需要社会爱心人士一起来参与,帮助那些有经济困难的家庭解决部分医疗费用。”

在我国,每年约有10万到15万名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出生,先心病更是影响五岁以内儿童健康的一大挑战。由于种种原因,很多患儿在出现严重症状后才被送到医院,往往已经错过了最佳救治时机。李庆国呼吁,先心病作为一种可防可治的疾病,治愈率已达到95%,如果孩子检查出患有心脏问题,一定要及时找专业医生进行诊断治疗。

点亮希望:“心佑小屋”筑起爱心驿站

作为“让每一颗童心健康跳动”使命的实体化载体,当天点亮的“心佑小屋”更承载着双重使命:既是以创新形式传递医学知识的科普阵地,更是守护先心病患儿生命质量的温暖驿站。

据了解,“心佑小屋”设置专业化展示区域,通过症状科普海报墙以生动漫画形式呈现先心病典型特征,直观展示口唇发紫、生长发育迟缓、易疲劳等核心体征,构建疾病早期识别体系。未来还将开展亲子科普课堂、线上知识问答等系列活动,形成“预防——识别——诊疗——康复”的全链条知识传播链,强化公众对儿童心脏健康的关注意识。

编辑:蔡阳艳

审核:张翔

来源:微讯江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