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258:目不识丁丨张弘靖执掌卢龙镇,治理无方引发兵变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1 11:43 1

摘要:目不识丁(mù bù shí dīng),本意是眼睛不认识“丁”字;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成语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目不识丁(mù bù shí dīng),本意是眼睛不认识“丁”字;形容一个字也不认识。成语出自《旧唐书·张弘靖传》,“今天下无事,汝辈挽得两石力弓,不如识一丁字。

“安史之乱”后,朝廷为了笼络河北安史旧部,任命李怀仙为幽州节度使,因领卢龙军,故也称卢龙节度使,与魏博节度使、成德节度使并称为“河朔三镇”,由此开启了藩镇割据的局面。

唐宪宗元和五年(810年),幽州节度使刘济患病,其次子刘总为谋夺权力,与判官唐弘实、孔目官成国宝等人密谋,毒杀父亲刘济,杖杀兄长刘绲,从而自领军务。

刘总杀死父兄夺取权位后,却是时常噩梦缠身,以致不得不请了数百高僧夜以继日的向父兄鬼魂请罪,却仍无法心安。再加上朝廷随后平定“淮西之乱”,各地藩镇顿感惊惧,刘总遂于元和十四年(819年)自请入朝,向朝廷表示臣服。

因刘总和魏博节度使田弘正先后入朝,而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又因参与淮西叛乱而被迫献地请罪,这让宰相崔植、杜元颖等误以为河北地区已经平定。于是,在刘总入朝后,朝廷便改任文官出身的张弘靖为检校司空平章事,幽州、卢龙等军节度使。

张弘靖到任后,他认为“安史之乱”始于幽州,加之当地军民长期脱离朝廷管控,为了废除旧俗,让幽州重归朝廷治下,他便命人掘开安禄山之墓,毁坏其棺柩。幽州军民本就多为安禄山旧部之后,张弘靖此举无疑让当地军民大为失望。

文官出身的张弘靖本就不懂治军,既无法像此前那些节度使一样与将士们同甘共苦,也没有对军中将领予以笼络,反而为了树立统治权威,经常十天半个月才露一次面,且对各级将校从不以礼相待,这导致其始终无法获得军心。

此外,作为朝廷空降官员,在当地毫无根基的张弘靖,根本不信任那些军中将校,反而对幕僚韦雍等人颇为信任,不仅让他们执掌军务,更是纵容他们欺辱士兵,以致军中将士对这些外来文官颇为怨恨。

当时,韦雍、张宗厚等人凭借着张弘靖的信任,不仅平日里作威作福,而且经常酗酒,常常在深夜喝醉了才回府。他们不知爱戴军民,每次回府都大张旗鼓,烛火布满街道,大声喧哗不止,以致当地军民不胜其扰。

韦雍等人可以说打心底便看不起这些将校士卒,不仅常常称之为反虏,还曾对军士们说,“当今天下无战事,你们就算能两石弓,又能如何?还不如识一个字的。”甚至经常因为一点小事,便动辄对士卒们侮辱斥责,这让军中士卒十分愤恨。

此前,刘总在离开幽州入朝时,曾拿出一百万贯钱赏赐军士,张弘靖却私自截留了二十万贯,作为府中杂用。得知消息的士卒们更加愤怒,于是私下里串联密谋,决定发动叛乱。

长庆元年(821年)七月的一天,韦雍骑马出行,有小校不慎冲撞其前导,韦雍见状大怒,当即便要施以杖责,军士不服,遂将此事闹到了张弘靖处。张弘靖闻讯,却是力挺亲信韦雍,命都虞候加以严办,消息传开,彻底引发了将士们长期积压的不满。

当夜,士卒们连营呼噪,将校不能制止,军士们冲入府舍,掠夺张弘靖家中财货、妇女,又将张弘靖囚于蓟门馆。之后,士卒们又捕杀了张弘靖的幕僚韦雍、张宗元、崔仲卿、郑埙,以及都虞侯刘操、押牙张抱元等人。

次日,担心继续为乱会引发朝廷征讨的将士们,这才推举了几个代表前去向张弘靖致歉,并请求重新奉其为主,然而先后请求数次,张弘靖都始终拒不回答。

将士们见状,遂互相商量说,“相公不说话,看来是不想赦免我们了,只是军中岂可一日无帅!”经过一番商议后,决定拥立前任节度使朱滔之子朱洄为留后,朱洄以自己年老推辞,推荐由自己的儿子朱克融继位,众人遂拥立朱克融统管军务。

消息传回朝廷,朝廷下令贬张弘靖为吉州刺史,调昭义节度使刘悟为卢龙节度使,刘悟担心朱克融兵强马壮难以镇压,加之不愿离开根基之地,因此不愿赴任。朝廷无奈只好加授朱克融为检校左散骑常侍。

卢龙节度使于是又重新被武将把持,直到唐朝灭亡。

来源:香茗史馆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