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脚下的黄精振兴路:一位返乡创业大学生与乡村的双向奔赴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1 10:56 2

摘要: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18年,陷入创业困境的刘敬军,被时任李家泉村第一书记张广荣和村委会主任王文亮看中。他们认定黄精产业能带动李家泉村发展,多次拜访后,成功将刘敬军的“泰山无恙堂”引入。面对企业回乡缺场地、缺资金难题,该村村委腾出刚使用两年的村委会改建厂房,

政策领航,牵线搭桥:让“药食瑰宝”扎根山村

乡村振兴,产业先行。2018年,陷入创业困境的刘敬军,被时任李家泉村第一书记张广荣和村委会主任王文亮看中。他们认定黄精产业能带动李家泉村发展,多次拜访后,成功将刘敬军的“泰山无恙堂”引入。面对企业回乡缺场地、缺资金难题,该村村委腾出刚使用两年的村委会改建厂房,还垫资180万元购置设备。张广荣和王文亮带着刘敬军跑审批、学管理,2019 年 3 月,“泰山无恙堂”拿到生产许可证,开启发展之路。

模式创新,产业造血:从“输血帮扶”到“全民参与”

李家泉村积极践行联农带农机制。建厂初期,村民持观望态度,但稳定的工资吸引了首批12名工人入职。2020年新冠疫情期间,刘敬军坚守承诺,企业转做线上销售,订单逆势增长。这让村民看到希望,纷纷主动参与。刘敬军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模式,企业统一提供种苗、技术指导和保底收购,合作社组织种植,农户以土地入股或务工参与。随着产业发展,从开始的零星种植扩至约133公顷,就业人数和工资不断提升,村集体和村民收入显著增加,“泰山无恙堂”也成长为明星企业。2021年底,刘敬军还清了村委垫资。

文旅融合,赋能升级:从“卖产品”到“卖文化”跃升

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灵魂。李家泉村挖掘黄精文化底蕴,将其打造成承载泰山文化的 IP 符号。九制黄精工艺入选市级非遗,产品单价提升;李家泉村推出“黄精文化体验游”,形成文旅消费闭环;“泰山祈 福 黄 精 ” 礼 盒 成 景 区 热 销 产品。2023 年,“泰山无恙堂”年销量突破 10 万盒。2024 年,东岳晒场开工建设,刘敬军团队还计划研发更多衍生品、开发“黄精养生宴”。

黄精筑基,强村富民:从“贫困村”到“富裕村”蝶变

刘敬军从辞职创业到带领黄精产业发展,展现了新一代返乡青年的担当。李家泉村在黄精产业带动下,实现从办公室改建厂房到现代化种植基地、从手工作坊到全产业链的跨越,成为“富裕村”“网红村”。如今,李家泉村黄精产业蓬勃发展,年轻人通过直播展示产品。这里的黄精产业故事,为乡村振兴提供了宝贵经验,也让我们看到乡村发展的无限可能。

来源:泰安日报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