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人们最近刷到那个热搜没?大衣哥前儿媳陈亚男又上头条了!昨晚我刷手机到凌晨,突然看到她发了条动态,配文 “我想你在黑夜里,忍不住伤心哭泣”,还附了几张素颜生活照。这文案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评论区更是炸了锅,有人说 “深夜 emo 最致命”,还有人直接戳穿 “
人们最近刷到那个热搜没?大衣哥前儿媳陈亚男又上头条了!昨晚我刷手机到凌晨,突然看到她发了条动态,配文 “我想你在黑夜里,忍不住伤心哭泣”,还附了几张素颜生活照。这文案看得我鸡皮疙瘩都起来了,评论区更是炸了锅,有人说 “深夜 emo 最致命”,还有人直接戳穿 “没朱家这层关系,谁认识你啊”—— 这话虽然扎心,但仔细想想也不是没道理。
要说这姑娘的经历,真是能写本小说了。三年前我还在曹县亲戚家做客,听他们念叨县医院有个勤快的小护士,每天扎针换药特别认真,谁能想到转眼就成了 “大衣哥儿媳”?刚结婚那会,我刷到她第一条视频都惊了:曾经穿护士服的姑娘突然换上礼服,身后站着大衣哥一家人,评论区全是 “沾了朱家的光” 的议论。那时候她粉丝涨得有多夸张?我记得不到一个月就从几千窜到百万,连我楼下卖菜的阿姨都知道 “那个嫁明星儿子的网红”。
可这人啊,一旦尝过流量的甜头,就很难再沉下心来。结婚第三天就辞职做直播这事,我闺蜜当时在家族群里吐槽:“换作是我,怎么也得等度完蜜月吧?” 更让人看不懂的是,她每场直播都要拉着朱小伟出镜,有次甚至在镜头前聊 “婆媳矛盾”,把家里那点私事当卖点。我表姐是做自媒体的,她直摇头:“消费家人的流量来得快,塌得更快。” 后来听说因为迟迟没要孩子,再加上频繁在网上曝料,婆婆大衣嫂渐渐跟她疏远了,这话还是我舅妈家邻居的女儿在村里小卖部听来的,农村那消息传得比微信还快。
现在的新儿媳陈萌可就不一样了。上周我刷到一条大衣哥抱着孙子的视频,笑得眼睛都眯成缝了。听村里老人说,这姑娘是教师家庭出身,平时连朋友圈都很少发,更别说开直播了。
最让朱家满意的是,进门不到一年就生了大胖小子,满月酒那天摆了三十多桌,连邻村的人都来随礼。我 cousin 去参加了酒席,回来说陈萌全程都穿着素色旗袍,讲话轻声细语的,跟之前那位简直是两个世界的人。
再回头看陈亚男的现状,真有点 “眼见他起高楼,眼见他楼塌了” 的唏嘘。听说她离开朱家后,在县城开了家服装店,我表妹路过时看到门口冷清得很,店员比顾客还多。之前还试过助农直播卖大蒜,结果评论区全是 “蹭完热度就走” 的骂声,播了不到半小时就匆匆下播了。这互联网啊,记忆虽然短暂,但观众的眼睛可是雪亮的,没了背后的大树,单靠自己真没那么好走。
昨晚看她那条动态,我突然想起我妈常说的 “人贵有自知之明”。与其深夜发这些矫情文案博同情,不如踏实实找份工作,或者学学怎么经营实体店。现在这个时代,流量能捧红一个人,也能轻易毁掉一个人,与其在虚拟世界里找存在感,不如静下心来想想以后的路该怎么走 —— 你们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来源:危危娱乐焦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