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想象一下,你是个刚入伍的德国新兵,长官问:“你想加入国防军还是党卫军?”你犹豫了——国防军是“正规军”,可党卫军能穿更帅的黑制服,还能优先拿新装备。你正纠结,长官补刀:“党卫军是元首的‘亲儿子’,国防军是‘养子’,但养子得天天啃硬骨头。”你一拍大腿:“亲儿子总
想象一下,你是个刚入伍的德国新兵,长官问:“你想加入国防军还是党卫军?”你犹豫了——国防军是“正规军”,可党卫军能穿更帅的黑制服,还能优先拿新装备。你正纠结,长官补刀:“党卫军是元首的‘亲儿子’,国防军是‘养子’,但养子得天天啃硬骨头。”你一拍大腿:“亲儿子总不会饿肚子吧?”——这大概是1943年每个德军士兵的真实心理活动。
1941年东线战场,一名党卫军“骷髅师”士兵在日记里写道:“我们开着虎式坦克冲进苏军阵地时,那些国防军的‘老古董’四号坦克还在后面吃灰。”党卫军确实是希特勒的“宠儿”——优先装备虎式坦克、突击步枪,甚至伙食都比国防军多一块黄油。但他们的战斗力真能碾压国防军吗?
国防军后勤官汉斯在1942年的家信中吐槽:“我们连汽油都优先供给党卫军,自己的装甲师只能靠骡马运输!”国防军源自普鲁士容克贵族,军官团清一色“军事世家”,作战经验丰富,却总被元首怀疑“不够忠诚”。斯大林格勒战役中,保卢斯的第六集团军(国防军)全军覆没时,党卫军精锐却躲在后方“休整”,气得一名国防军士兵在战壕里刻下:“我们流血,他们镀金。”
1942年德米扬斯克包围战,党卫军第三“骷髅师”上演逆天操作:2万士兵顶着零下40℃严寒,用人体趟雷区开路,硬生生撕开苏军50公里防线。一名苏军战俘回忆:“他们像丧尸一样冲锋,中弹倒下的人会被战友踩成肉泥开路。”此战党卫军伤亡过半,却让苏军惊呼:“这不是人类,是魔鬼!”
党卫军第五“维京师”由瑞典、丹麦纳粹分子组成,擅长雪地游击。1944年科尔松战役,他们用白床单伪装成雪堆,一夜端掉苏军3个炮兵阵地。一名丹麦籍党卫军士兵在日记里得意:“俄国人直到被刺刀捅穿后背,都没发现我们藏在哪儿。”
1943年2月,曼施坦因带着10万国防军残部,被50万苏军包围在哈尔科夫。希特勒下令“死守到底”,曼施坦因却偷偷给参谋说:“元首的脑子被伏特加泡坏了。”他玩了一手“弹性防御”:先假装溃逃,诱使苏军坦克陷入沼泽地,再用88毫米高射炮平射,一天击毁615辆T-34。一名苏军坦克兵崩溃:“我们的钢铁洪流成了活靶子!”此战国防军以1.1万伤亡换苏军10万人,曼施坦因却因违抗命令被解职。
1943年库尔斯克会战,国防军700辆虎式、豹式坦克对决苏军3400辆T-34。开战首日,德军王牌车组魏特曼单日击毁13辆坦克,但虎式坦克因机械故障集体趴窝。一名德军机械师哭诉:“这些‘铁棺材’开200公里就得大修,俄国人的T-34却能边跑边修!”此战国防军精锐尽丧,曼施坦因在回忆录大骂:“我们用精密战术填补元首的愚蠢!”
1945年柏林战役,党卫军“诺德兰师”的16岁少年兵用铁拳火箭筒击毁8辆IS-2坦克,但苏军士兵发现他们的战壕里堆满毒品注射器。一名苏军军医记录:“这些孩子眼神涣散,胳膊上全是针孔,冲锋前要靠药物麻痹恐惧。”
与此相反,国防军老兵奥托在回忆录写道:“1944年我们就知道要输了,但党卫军监视着每一个想投降的人。”诺曼底登陆时,一名国防军连长偷偷放走盟军战俘:“别谢我,我只是不想给疯子陪葬。”
回到开头的问题——党卫军和国防军谁更厉害?答案或许让人唏嘘:党卫军像嗑药的短跑选手,开局猛冲却后继乏力;国防军像负重马拉松选手,稳扎稳打却被自己人拖垮。当希特勒把“亲儿子”党卫军当耗材,又把“养子”国防军当炮灰时,这场战争早已注定失败。
如果你是1943年的德军士兵,会选择装备精良的党卫军,还是经验老到的国防军?评论区留下你的答案!
- 党卫军“骷髅师”人体趟雷区,苏军直呼“魔鬼”
- 曼施坦因10万残兵反杀50万苏军,骂希特勒“蠢货”
- 16岁党卫军少年兵靠毒品冲锋,坦克兵用虎式填坑
来源:渝鲜生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