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正深刻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既是法律实施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全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没有文化的繁荣兴盛,就没有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文化作为一种“软实力”,正深刻影响着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程。人民法院作为国家审判机关,既是法律实施的主体,也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在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时代征程中,新时代人民法院发展更需要立足文化根基,通过政治文化的价值定向、审判文化的专业积淀、和合文化的价值传导、廉洁文化的底线守护,构建起支撑司法事业高质量发展的精神坐标体系,以文化自觉引领司法实践,以文化创新推动改革发展,切实将文化“软实力”转化为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能。
来源|人民法院报
作者|德清县人民法院 傅贤生
以文立根:政治文化铸就司法灵魂。政治文化是法院发展的“根”与“魂”,决定着审判工作的根本方向与价值坐标。人民法院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将党的绝对领导贯穿于司法全过程,实现政治逻辑与法律逻辑的辩证统一。坚持不懈地用党的创新理论最新成果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一以贯之开展理论学习工作,采取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三会一课”、举办读书会等学习形式,强化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紧紧依靠党的领导推动司法审判工作高质量发展,把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司法审判各方面,树牢正确司法理念,增强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做到善于从政治上看、精于从法治上办,在司法审判实践中积极回应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要求新期待。创新政治文化教育载体,善于从红色文化中汲取政治文化建设的营养,学习红色故事,传承红色基因,引导干警从党的伟大的历史成就中汲取精神力量,打造党建业务融合高地,充分发挥党建工作的“头雁效应”和风向标作用,协同发挥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筑牢信仰之基。弘扬优秀司法精神,深入学习周春梅、鲍卫忠等英模事迹,以先进典型、精神标杆引导干警传承榜样力量,强化使命担当。
以文弘业:审判文化淬炼司法精魂。审判文化是在司法审判活动中形成并体现的价值观念、思维模式、行为规范及物质载体的集中体现,其核心是对公平正义的追求、对为民情怀的践行。人民法院应把“公平正义”作为执法司法工作的生命线,深刻把握“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基本原则,在追求实体公正的同时强化程序正义,全方位保障当事人的诉讼权益。围绕审判管理现代化目标,以“质量优先、兼顾效率、注重效果”为导向,健全公正司法体制机制,深化数字赋能审判管理改革,通过构建开放包容的案例指导体系、完善法律统一适用机制、创新审判方式方法等途径,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紧扣“效率”这一关键词,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对司法工作的新期待,将司法审判事业深深植根于人民群众中,把人民群众满不满意作为评判审判质效、改革成效的标准,以“小案不小办”的司法担当和“如我在诉”的司法理念办好每一起案件,秉持司法良知,善用群众语言释法说理,努力实现政治效果、社会效果、法律效果的有机统一。同时,充分发挥司法裁判的价值引领功能,强化法治实践阵地建设,深化“走出去﹢请进来”普法模式,通过典型案例发布、巡回审判等方式,使公平正义可感可触,增强裁判的社会认同度,以审判文化引领尊法崇法的良好社会氛围。
以文润心:和合文化滋养司法情怀。和合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核心理念之一,其和谐、融合、共生的哲学智慧为现代司法注入了新的价值,更能彰显司法温度的价值维度,也是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法治建设既要抓末端、治已病,更要抓前端、治未病”的内在要求。人民法院在纠纷化解过程中,既应恪守严格公正司法的法治原则,又应注重吸收“以和为贵”的治理智慧,创造性地构建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多元共治格局,让传统智慧焕发出服务中国式现代化的蓬勃生机。我国国情决定了我们不能成为“诉讼大国”,人民法院应抓好审判执行主责主业,深刻把握新时代“枫桥经验”内涵和要求,以“案结事了人和”为基本目标,有机整合社会解纷资源,探索推进前端源头预防、中端多元解纷、末端综合治理的“三端共治”解纷模式,以法治“小切口”撬动社会治理“大格局”。把新时代“枫桥式人民法庭”建设作为传播和合文化的重要阵地,利用法庭贴近群众的特性和居于化解矛盾纠纷、服务群众第一线的优势,积极延伸司法职能,协同其他调解力量,助推矛盾纠纷解决机制在最基层发挥实效,从个案办理到类案管理再到社会治理,实现“审理一案、治理一片”的效果,为社会善治夯实法治根基。
以文立心:廉洁文化构筑司法防线。廉洁文化是司法伦理的价值认同,也是司法事业长青的根本保证。人民法院通过构建多维度的廉政教育体系,以文化浸润与价值引导,将廉洁要求内化为干警的价值追求与行为自觉,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防线。深入开展形式多样的廉政文化教育活动,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风廉政建设、廉洁文化的重要论述精神,锲而不舍地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开展党规党纪、职业行为规范等教育活动,通过组织观看警示教育纪录片、旁听职务犯罪庭审、走进廉政教育基地等方式,警醒干警绷紧纪律规矩之弦,牢记红线不可逾越、底线不可突破,夯实廉政的思想根基。多维度打造法院廉洁文化教育阵地,通过设置清廉文化宣传角、培育支部清廉品牌等形式,坚持点、线、面结合做好“廉﹢文化”文章,全面营造崇廉拒腐的良好风气,以文化人提升司法廉洁。始终坚持以严的基调强化正风肃纪,全面从严管党治院,把稳司法审判风清气正的航向,严格落实“一岗双责”、述职述廉、重大事项报告等制度,狠抓防止干预司法“三个规定”、新时代政法干警“十个严禁”等铁规禁令,着力打造廉洁文化。加强审判规范化建设,完善司法问责制度规范,结合大数据及时发现和纠治司法不规范行为,以制度促规范、保廉洁。
法治长风起,文化正当时。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法院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植传统文化沃土,奏响社会主义法治文化的时代强音,激发公正司法之澎湃动能,以文化之力塑司法之魂,用审判执行现代化实践丰富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内涵,为推进审判工作现代化注入文化凝聚力与精神推动力。
来源:浙江省高级人民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