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凉爽初夏,气候宜人。2025吉林市马拉松在人民广场鸣枪开跑。3万名跑者以奔放的姿态、震撼的阵容奔向松花江畔,逐梦最美赛道,拥抱江城22度的夏天。
《吉林日报》(2025年5月21日 第6-7版)
金标赛事,吉林市马拉松活力开赛。孙鑫 摄
“吉马”赛事,一场快乐的奔跑游戏。丁美佳 摄
参赛选手不论大小,快乐最重要。姜岸松 摄
完赛后,来一张最美的自拍。张添奥 摄
吉林市交巡警支队全力保障“吉马”交通安全。姜岸松 摄
医疗保障,无处不在。张添奥 摄
“黑神话悟空”也来参加“吉马”赛事。胡海峰 摄
吉林市公安部门保障“吉马”赛事顺利进行。丁美佳 摄
写在前面:
5月18日,凉爽初夏,气候宜人。2025吉林市马拉松在人民广场鸣枪开跑。3万名跑者以奔放的姿态、震撼的阵容奔向松花江畔,逐梦最美赛道,拥抱江城22度的夏天。
7时30分,出席开幕式的吉林省体育局和吉林市相关负责人一同为大赛开枪发令。参赛者从矗立着德胜门的人民广场出发,在蓝天白云、绿树成荫的江畔美景中,踏上“吉马”征程,感受吉林市沿途的美景和日新月异的变化。
本届“吉马”由吉林市人民政府、吉林省体育局主办,吉林市体育局、吉林市体育总会承办,中国田径协会提供技术认证。比赛继续沿用经典的环松花江景观赛道,设有马拉松(42.195公里)、半程马拉松(21.0975公里)、迷你跑(5公里)三个项目。
赛场上,数十万江城市民涌向赛道旁,一起为选手呐喊助威,志愿者充当起啦啦队员,与跑者击掌,为跑者呐喊助威。22度的夏天里,热情的江城市民因为“吉马”欢声雷动。
本届赛事,除邀请世界排名前100的运动员参赛外,还邀请了世界精英标牌运动员参赛。曾在2024巴黎奥运会上摘得铜牌的吉林市籍射击运动员张琼月,作为受邀嘉宾,也回到家乡为“吉马”加油。
国内外高水平选手的参与,让竞争格外激烈,也让这段征程热血沸腾。经过两个多小时的角逐,全马男子组前三名接连冲线,肯尼亚选手埃兹拉·基普克特·塔努伊摘得桂冠,埃塞俄比亚选手巴雷·兹库·阿瑟法和塔杜·阿巴特·德迈分别获得亚军和季军。全马女子组冠军由埃塞俄比亚选手阿菲拉·格费伊·伯哈摘得,同样来自埃塞俄比亚的切尔内特·米斯加诺·塔克勒和马尔·迪巴巴·胡萨分别斩获女子组第二名、第三名。除了外国选手,在参赛的中国选手排名中,前三位分别是男子组管油胜、王佳浩、王红伟,女子组朱卿、黄菲、姚玉舟。
同时,本届“吉马”也尽显科技范。全新升级的守望者系统4.0支持选手位置共享,让跑者亲友实时查看选手的赛道位置与赛程进展;线下开放的守望者观赛区,配备赛事直播大屏,让观赛者能深度融入赛事氛围。
此外,吉林市还在赛前、赛中和赛后策划实施了一系列文旅和商贸活动,全方位展现“吉马”魅力。
金标赛事 全新升级
2025年初,世界田联路跑赛事日历更新,吉林市马拉松正式晋升为金标赛事!
吉林市马拉松作为中国田协A1类认证赛事,自2016年至今已成功举办了七届,累计有19万人参赛。凭借优美的自然风光以及高标准的赛事组织,“吉马”不仅成为当地独有的品牌赛事和极具温度的特色赛事,也成为中国北方极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精品马拉松盛会,是海内外跑者争相奔赴的竞技场。
经过多年的精心培育和发展,吉林市马拉松的赛事规模和影响力得到了显著提升,从最初的铜牌赛事一路晋升为精英标牌赛事,如今更是成功跃升至金标赛事。它不仅代表着吉林市马拉松在赛事专业化及办赛标准化等方面得到了世界田联的认可,也标志着赛事水平迈上了新的台阶。
作为新晋国际田联金标赛事,本届“吉马”首次采用分枪起跑的发令方式,有效避免了起跑拥堵,提高了比赛的流畅度,确保比赛的竞技性、观赏性和公平性;首次为迷你跑完赛选手发放奖牌,以鼓励和带动更多的市民群众加入全民健身运动行列;增设全马中国选手特别奖,用以表彰国内马拉松精英参与和支持“吉马”。
全民参与度极高,吉林市马拉松激发广大群众体育锻炼的热情。“吉马”成功升级为世界田联金标赛事,能够进一步提升吉林市马拉松的国际知名度,吸引更多国内外高水平选手参与比赛,提升赛事的专业化水平和竞技水平,扩大吉林市及吉林省的国际影响力。
保障先行 细致入微
在本届“吉马”赛事中,组委会进一步优化安保、医疗、物资补给、志愿者服务一体化赛事保障链条,提升组织和保障水平。
在医疗保障方面,吉林市卫健委从全市抽取417名医护人员,在赛道内按照2.5公里的间距,共设置28个医疗救治站,并在相关点位设置35辆救护车,用于参赛选手的伤病员救治。
为了应对参赛选手的突发心脏类疾病,在赛道上共设置了106台AED(便携式全自动体外除颤仪)。所有医疗救治、救护车均配置了AED,还遴选出43名医护,背负AED和基本急救药品,在赛道内组成骑行救治团队,确保全赛道不超过500米内即有AED。他们遴选医疗跑者130人,与选手共同参加比赛,在比赛途中发现伤病员可以及时呼叫附近医疗团队共同进行救治;征集530名医疗志愿者,在赛道内间隔100米进行医疗巡视工作;选出100名综合素质较好的中医康复理疗师,在赛事终点免费为参赛选手提供赛后拉伸服务。穿过位于嘉园北路的半马终点,记者看到:路边的帐篷里,多名运动员正趴在按摩床上,接受医师的腿部按摩。龙潭中医院副院长冯绪刚说:“能参加这次‘吉马’的医疗保障工作很荣幸。我们院里一共来了12人,7时前就都到岗了。我们主要负责赛后运动员肌肉的放松工作,有这方面需求的人还很多,大概得工作到中午。”
志愿服务方面,“吉马”组委会共招募了3030名志愿者。除了为5月10日2025“吉马”热身跑(高新站)提供服务和“吉马”赛前领物环节安排的志愿者之外,共青团吉林市委共招募到2602名来自北华大学、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化工学院、吉林农业科技学院等8所高校的大学生志愿者,覆盖全马、半马、迷你跑全路线,负责物资补给的搬运分发、物品收容存放、赛道指引、医疗保障、赛后放松等任务。
在半马终点附近,有不少完赛的运动员套上了一次性鞋套,在水池里冷敷。来自东北电力大学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的孔麒钧和同学们3时30分就从学校出发,赶到了半马终点。他告诉记者:“像这样的水池一共有6个。冷敷可以减少肌肉的肿胀感,有助于运动员恢复体能。我第一次参加‘吉马’的志愿服务工作,很兴奋,希望下次还有机会参与其中。”
来自北华大学体育学院的丁月鑫负责的是半马运动员赛后的物资发放,他已经是第二次参与“吉马”的志愿服务工作了。他说:“我的家乡在延吉,来到吉林市这几年感受到了这里的积极变化,‘吉马’赛事让更多的外地人亲身体会这座城市的魅力。志愿服务也让我能零距离感受跑友的热情,对我以后的工作和生活都有很大的帮助。”
此外,安保方面,吉林市公安局交巡警支队制定赛前场地搭建和赛中道路封闭交通管制通告,提前踏查赛道及周边道路交通状况,对全市道路交通设施进行全面检查;赛事当天,共出动警力932人,4时30分全员上岗执勤,确保比赛顺利进行;赛事结束后,他们又逐段恢复交通。
在赛道保障方面,组委会在赛道沿途设置了8个饮水饮料站、7个饮水用水站、7个能量补给站,助力选手续航;设置5个喷淋点、7个海绵点,通过物理降温与水分补给双管齐下,保障选手体感舒适;配备639台移动厕所(较上届增加139台),通过科学布局确保参赛选手每3分钟可达厕位,有效解决“排队焦虑”。
商贸配套 促进消费
围绕本届“吉马”赛事,吉林市精心策划了三大板块商贸配套活动:以主题促销点燃消费热情,以优质住宿保障服务八方来客,以民俗商贸大集展现城市魅力,将体育赛事与商业文化深度融合,全力打造一场集消费、服务、文化于一体的城市盛会!
美食体验,不可或缺。“吉马”赛事期间,以新兴园、福源馆等为代表的吉林市老字号餐饮企业推出“吉马限定”专属服务,精心打造马拉松主题套餐,让游客和参赛选手一键式点餐尽享特色美食的同时,还能享受到打折、领取文创纪念品等专属服务。
赛事之余,全城促销。5月12日至20日,吉林市商务局组织重点商贸企业开展了“奔跑吉马、全城嗨购”促销活动。其中,新华书店重庆路书城和江南新华书店、万瑞城新华书店等6家分店联动,同步进行让利活动;华生电器大东门店和江北店举行了门店专属活动;紫光苑华美达酒店、阳光100酒店等进行了“奔跑吉马、宿在大东”主题活动……全城好物以最低价格呈现给本地市民和外地来吉的朋友,让收获满意的购物体验。
此外,5月15日至17日,在北山人民广场参赛选手检录区,吉林市举办了以“春飨北山”民俗商贸大集为主要内容的“吉刻出发——2025吉林市马拉松博览会”,近150个商户齐聚于此,为参赛选手提供以开江鱼为代表的湖鲜特色美食,以锅包肉为代表的吉菜特色菜品,以煎粉、烧烤为代表的本地名小吃,充分满足不同食客多样化的味蕾需求。
吉林日报记者 李婷 张添奥
“吉马”+文博——在奔跑中邂逅文化瑰宝
“吉马”期间,来一场“跟着赛事游文博”的文化体验之旅。冯荟羽 摄
2025吉林市马拉松激情开跑,来自全国各地的运动员齐聚北国江城,在挥洒汗水的同时,开启了一场独特的“跟着赛事游文博”的文化体验之旅。
“没想到在比赛之余还能近距离接触‘天外珍宝’,这种科学与文化的交融体验让我非常震撼。”来自广东的马拉松选手李珍希说。作为本次文博之旅的亮点之一,吉林市陨石博物馆陈列着世界最大的石陨石——吉林一号陨石,其恢宏的形态与神秘的传说令参观者惊叹不已,吸引了众多跑友驻足。
同时,在吉林官参局博物馆,跑友们通过珍贵的历史文物和文献,了解了吉林人参产业的百年变迁。作为清代东北人参贸易的核心机构,官参局见证了吉林作为“人参之乡”的辉煌历史。许多跑友们还选购了多种人参制品,表示要将“吉林味道”带回家乡。
位于松花江畔的吉林机器局遗址,则向跑友们展示了吉林近代工业的萌芽。选手们在古朴的厂房前合影,感受历史与体育精神的共鸣。“马拉松是挑战自我,而这里的每一块砖石仿佛在诉说先辈的奋斗故事,两者同样激励人心!”北京跑友王昊感慨道。
据了解,赛事期间,吉林市还精心策划了“金标吉马印象市博——5·18国际博物馆日”系列活动、“星与远方”新品陨石文创展示、“寻迹乌拉,三府揭秘”历史文化主题展等文博主题活动,引导跑友及游客走进江城历史文化地标,感受城市深厚的文化底蕴。
吉林日报记者 冯荟羽
“吉马”+文旅——沿江之城的活力与温情
大东山水迎天下,体验文旅之城的独特魅力。姜岸松 摄
5月18日5时,松花江面晨雾未散,哈尔滨市民、跑友王大海早早来到人民广场,他发现今年的“吉马”搞了分区分批起跑。“我作为半马选手,不再用和专业组挤一块儿了。而且,当我跑过松江中路时,江风裹着水气扑在脸上,格外的清爽!”
赛后两天,他体力值依然充沛,就把7个首道门票免费的景区逛了个遍——松花湖五虎岛的游船坐了、朱雀山的石阶爬了……要说最惊喜的还是万科松花湖度假区,半价套票能乘缆车、骑山地车,站在山顶俯瞰松花江,对“大江弯弓”这个词有了更直观的感受,让他大呼震撼。
当晚,他去了松江中路网红街区,在河南街的新兴园品尝了各种当地美食,锅包肉咬一口“咔嚓”一声,“这滋味比能量胶得劲儿多了!”他笑着说。
要说贴心还得数文旅礼包,他在满族博物馆穿了满族服饰拍照,在北山广场文创市集给媳妇儿买了个雾凇冰箱贴。最难忘的还是在北山广场的市集,150多个美食摊位升腾烟火气,老字号推出的马拉松限定套餐和松花湖鱼餐让他大快朵颐。
因为今年逗留时间短,温度有点低,他说过段时间一定推荐跑友们一来试试这里的野奢露营线。听吉林市的朋友说,可以去市区的温德游园等多个营地烧烤、露营,还能认识些当地的马拉松跑友,大家就着烤肉唠唠跑步经,氛围感一定会拉满,想到这儿就让他好期待。
“吉林市这趟真没白来,跑‘马’看景两不误,现在手机相册里有松花湖的碧波,有文庙的红墙,还有完赛时满头大汗的笑脸。等冬天雾凇季,我还得再来一趟,把这‘一江寒水清,两岸琼花开’的美景补上!”临走时,王大海当着记者的面许下承诺。
吉林日报记者 姜岸松
“吉马”+商贸——“农文旅体”大联欢
马拉松博览会在吉林市人民广场举行。丁美佳 摄
5月15日至17日,“吉刻出发——2025吉林市马拉松博览会”在吉林市人民广场举行。这场为期3天的盛会,将北山庙会与马拉松赛事巧妙融合,打造出一场农、商、体、旅相互交融的独特盛宴。
走进博览会入口区域,农产品集市区热闹非凡。18家特色展位一字排开,满载着吉林特色农产品。金牛牧业的品质牛排、吉康绿谷的新鲜蔬果、出彩农业的大豆产品、蛟河插树岭蓝莓……特色商品琳琅满目,市民和跑友们纷纷驻足挑选,品尝着地道的吉林鲜美。
不远处的文旅集市同样人气高涨。5个展位分别展示着吉林各景区的魅力风光与特色文创产品。工作人员热情地向大家介绍松花湖的四季美景、雾凇奇观的独特魅力,精美的文创纪念品让人爱不释手。特色企业展位上,吉林化纤展出的碳纤维自行车吸引众多人围观,欣赏科技与运动的完美结合。
穿过德胜门,北山庙会特色美食区弥漫着诱人香气,各类传统小吃让人垂涎欲滴,为跑者和市民提供了丰富的休闲消费选择。
在赛事官方区域,前来领取物资的跑者络绎不绝。官方功能区有条不紊地为选手服务,打卡合影区更是热闹,跑者们纷纷在姓名墙、医护兔子墙前拍照留念。其他功能区的选手体能检测、奖牌刻字等服务也备受欢迎。“吉马”组委会工作人员郑丽莎表示:“本次博览会是产业融合的全新尝试,希望通过整合各方资源,让大家全方位感受吉林的魅力。”
来自北京的跑友岳鹏兴奋地说:“我第一次来吉林,准备在这里游玩七天。这里的人特别热情,博览会内容丰富,让我对接下来的比赛充满期待。”本地跑友焦红艳也说:“现场品类丰富,有很多本地特产,希望外地跑友多来了解吉林的美食和特产。”
吉林日报记者 丁美佳
美食邂逅“吉马”,在江城吃不停。周凇宇 摄
为助力2025“吉马”赛事,吉林市的老字号新兴园、福源馆推出“吉马限定”专属活动,要为跑友和广大游客带来一场特别的美食体验。
5月12日至20日期间,新兴园特别推出“圆笼蒸饺+自制饮品”套餐,在吉林市世纪广场店、厦门街一店、解放西路店、财富店、中东店、江北店,仅需19.9元即可“解锁”这份经典组合。据吉林新兴园餐饮有限公司经理孙琦介绍,圆笼蒸饺是吉林市最具代表性的传统美食之一,其制作工艺传承百年,皮薄馅大、汁香浓郁。此次推出优惠套餐,不仅希望跑友在赛后能品尝到地道江城味,也让外地游客和江城父老共同感受老字号对吉马的热忱。“这份套餐不仅是一份美食,更是我们老字号对江城赛事的情怀寄托。我们希望通过舌尖上的温暖,为吉马加油助威。”孙琦表示。
在新兴园世纪广场店,跑友陈子豪说:“19.9元的套餐性价比太高了,不仅尝了地道风味,还感受到了吉林人对赛事的热情,下次来吉林一定还要来尝尝其他老字号!”
同样有着悠久历史的福源馆,则在赛事当天于赛道13公里处设立特色食品补给站,为选手提供专属味觉体验。吉林福源馆食品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菅光强介绍,补给站准备多款招牌糕点,如无水蜂蜜蛋糕、绿豆酥等,让选手在奔跑途中,感受吉林市的山水之美与舌尖之味的双重滋养。此外,为回馈参赛者,5月17日至21日期间,凡持吉马选手号码牌到店购物,均可享受九折优惠。
吉林日报记者 周凇宇
“吉马”+科技——智慧分流的井然有序
在“吉马”赛场,到处尽显科技范儿。姜岸松 摄
从领取参赛包开始,“吉马”跑友们已经明显感受到本届“吉马”的科技范儿和智慧加持。
5月15日,人民广场迎来“吉马”参赛物资领取高峰,下午3时许,物资领取区人潮涌动。选手们手持线上预约凭证,在智能分流系统引导下有序入场,在验证完身份信息后,参赛选手凭小票就能领取参赛包。在芯片检测区,工作人员用专业设备逐一核验号码布电子标签。在科技的辅助下,让领取参赛物资变得更加快捷高效。
5月18日7时30分,“吉马”鸣枪起跑。在守望者亲友观赛区,大沙发上坐着马拉松选手的亲朋好友,他们通过面前的大屏幕及时观察自己关注的选手跑到哪儿了;要是觉得晒,后面还有联排遮阳棚,里面摆着足够多的椅子,旁边的电子显示屏上滚动播出选手姓名、参赛号码以及名次、热力值等相关信息;手机扫码,输入选手参赛号码,就能在电子地图上清晰地追踪到选手所处位置;手机没带在身边也不怕,现场还有触摸屏可供查询。
正在观赛的赵洁坦言,这种沉浸式观赛体验打破了观赛的边界,让家属能轻轻松松地了解赛事进程,通过人气排行榜PK与互动宣言助力功能也更加方便亲友为选手在线上加油打气,让人们深度融入赛事的火爆氛围中。
吉林日报记者 姜岸松
来源:大东北生活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