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圣徐霞客,他的书法和诗文同样惊艳!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1 09:13 1

摘要: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方志舆图之学。十五岁应试未第,后因父亲离世,遂居家耕读,侍奉母亲。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二十一

徐霞客楷书《赠鸡足山僧妙行》

徐霞客楷书《赠鸡足山僧妙行》

13行、150余字

云南省博物馆藏

徐霞客(1587—1641),名弘祖,字振之,号霞客,南直隶江阴(今江苏江阴)人,明代杰出的地理学家、旅行家、文学家和书法家。他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尤钟情于方志舆图之学。十五岁应试未第,后因父亲离世,遂居家耕读,侍奉母亲。万历三十六年(1608年),二十一岁的徐霞客开启了他的游历生涯,足迹遍布大半个中国,并留下不朽名著《徐霞客游记》。

徐霞客雅好丹青,为颂扬母德、彰显家学,历时十三载主持镌刻“晴山堂石刻”。这些石刻荟萃元明两代名家墨宝,上起元末倪瓒《本中书屋图》(1370年),下至明末谢德溥《秋圃晨机为徐孺人赋并赠霞客北游》(1633年),跨越263年,堪称一部浓缩的书法艺术史。其中收录了明代公认的十三位书法大家中八位的真迹,更有宋濂、李东阳、杨士奇、黄道周等名臣鸿儒的题赠诗文,以及周延儒、吴宽等状元的手笔。清代学者张之纯盛赞其“与唐碑宋碣并重”,后人辑有《晴山堂法帖》。

云南省博物馆珍藏的《赠鸡足山僧妙行》是徐霞客存世唯一的书法真迹。此作为其晚年楷书草稿,凡十三行、一百五十余字,笔力遒劲,气象雄浑。徐霞客幼习王羲之、王献之,后取法文徵明、祝枝山,兼融碑帖之长。其书风骨力内敛而气韵生动,论者谓其造诣不逊于同时代的董其昌。

需要指出的是,网络上流行一首《青云志》的诗“无人扶我青云志,我自踏雪至山巅。若是命中无此运,亦可孤身登昆仑。红尘赠我三尺剑,酒看瘦马一世街。世人朝路乃绝涧,独见众生止步前。海到尽头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如若东山能再起,大鹏展翅九万里。一入红尘梦易真,一朝悟透心境名。一朝悟道见真我,昔日枷锁皆云烟。天门将至百运开,拂尘轻笑问仙来”,徐霞客传世的作品是没有此诗的,从格律、诗风、文学水平上看,此作平仄失调、文辞浅近、水平一般,此诗断不可出于有着良好文学修养的徐霞客的手笔,当为网络好事者伪托。近年来有网友常以“鲁迅说”“莫泊桑说”等杜撰名言搞怪,哗众取宠,误导观众,传播虚假,尤当引起重视。建议谨慎对待此类“名人语录”,核查原始文献。

2011年,国务院将《徐霞客游记》开篇记载的“癸丑之三月晦”(1613年5月19日)定为“中国旅游日”,以纪念这位从浙江宁海启程的“旷世游圣”。值此佳节,我们不仅追忆徐霞客探奇寻幽的壮举,亦可通过其书法艺术,感受这位先贤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赤子情怀。

(集贤斋)

高清局部

来源:书法集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