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谷期打造出爆款IP——LABUBU,泡泡玛特如何做到的?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1 09:13 1

摘要:这个由中国公司——泡泡玛特操盘的潮玩IP,正在互联网社交圈,甚至海外明星圈,掀起一种新式“晒娃”潮流:

你可能还没拥有一个LABUBU,但你一定见过类似这样的“邪魅一笑”:

这个由中国公司——泡泡玛特操盘的潮玩IP,正在互联网社交圈,甚至海外明星圈,掀起一种新式“晒娃”潮流:

美国洛杉矶、英国伦敦等地泡泡玛特实体门店,甚至出现了排长龙“抢LABUBU”的名场面。

资料显示,LABUBU手办的月产能达到1千万只,但远远满足不了全球粉丝海量的需求。

泰国女星Lisa、美国歌手Rihanna和Dua Lipa、国内年轻偶像杨超越等,都是LABUBU的“知名”粉丝,仍在不断引爆LABUBU的抢购热潮……其股价也在不断创新高,市值逼近3000亿港元。

这发生在国内消费低迷、中国IP难破圈的大背景下,有着特殊的意义。泡泡玛特如何做到的呢?

LABUBU的前世:

起源北欧,转战香港,直到遇到泡泡玛特

LABUBU这个角色由中国香港插画家龙家升,最早在2010年创作。

童年在荷兰的成长经历,让他的创作深受欧洲神怪故事中的精灵形象影响。

这个长着尖耳朵、有着九颗獠牙的北欧森林精灵,开始只在荷兰一次绘本大赛初露头角;后来回到香港,与当地潮玩品牌合作,但销量惨淡。

直到2019年,国内盲盒潮玩品牌泡泡玛特,看到了LABUBU身上的“亦正亦邪”和潮玩小圈子的口碑,从龙家升手里签下了THE MONSTERS系列,其中包含了LABUBU、ZIMOMO、MOKOKO在内的多个小精灵。

LABUBU与泡泡玛特互为伯乐:

出海策略VS 全球爆款IP的诞生

同样成立于成立于2010年;

与早期受困的LABUBU一样,泡泡玛特也一度经历低谷——

口罩期间,盲盒市场遭遇就业低迷、消费市场不景气,在Molly的成功之后,一直未找到下一个爆款IP;

即便于2020年12月成功在香港交易所敲钟,但股价从100港元跌到最低10港元。

但泡泡玛特管理层很快决定,开辟一条新赛道——

出海,在海外再造一个泡泡玛特。

截至2024年第三季度,其海外零售店数量增至114家,覆盖泰国、越南、英国、法国、美国等市场。

出海策略不仅为了拓展海外客户,还衍生出了“全球共鸣,本地深耕”的经营策略——

与日本名设计师合作推出SKULLPANDA;

在泰国以当地神话为灵感,特供CRYBABY系列;

在韩国推出“城市限定款”潮玩,融入韩式街头涂鸦元素……

营销策略上,也深度融合属地化优势——

与卢浮宫合作推出限量藏品;

在伦敦哈罗德百货开设快闪店;

在与泰国旅游局合作定制旅游推广项目……

试验多年,泡泡玛特终于迎来了第二增长曲线——

其海外收入占比从2023年的15%跃升至2024年上半年的30%,并有望在2026年达到55%;

LABUBU在内的THE MONSTERS系列(精灵天团)营收从2023年的3.68亿元跃升至2024年30.4亿元,同比增长726.6%。

所以,与其说:全球粉丝选中了LABUBU,不如说,泡泡玛特的出海策略造就了LABUBU的成功。

LABUBU的成功密码:

IP孵化+顶流带货+情绪消费……多轮驱动

除了出海策略,LABUBU的成功还有诸多加持。

在国内潮玩市场多年积累和试验,对于挖掘和操盘IP,将艺术作品转化为大众消费品,特别是在盲盒产品的设计上,开始形成自身成熟的商业模式。

密码1:IP矩阵孵化

泡泡玛特目前入驻的全球设计师超过了400名,设计师多元的文化背景,精心打造出的IP矩阵,本身拥有独特艺术价值,成为泡泡玛特持续打造爆款的灵感来源。

密码2:情绪消费缺口

相比传统消费的实用价值,新一代消费群体更倾向于为情绪价值买单,甚至不在乎所谓的“性价比”。

LABUBU就是靠着“丑萌”的反差形象,让粉丝感受到有爱又有距离。

密码3:病毒式传播模式

LABUBU最早在东南亚小范围火起,随后通过网红在全球社交圈拆盲盒,引发病毒式传播的种草效应;

另外通过“名牌包挂”等效应,进一步激发社交消费场景;

还借助跨界联名、在线共创,持续为IP注入新内涵,维持新鲜话题。

密码4:成熟的商业模式

泡泡玛特的盲盒产品以其独特的“隐藏款”机制,带动了复购率;

此外其智能制造体系,又支撑了快速迭代的SKU需求;

线上线下融合的超500家门店,包括主题乐园,都成为全球消费者的终极触点。

正如摩根士丹利所言:“泡泡玛特的真正价值在于将IP转化为可持续的文化资产。”

泡泡玛特开创了一种新的文化消费形态,赋予IP丰富的情感联结,在当下割裂的全球文化中,赢得男女老少的精神共鸣。

泡泡玛特这样的潮玩龙头企业,是国内消费板块里,不是孤例,还有更多新消费品牌正在开辟独立景气赛道,可以关注港股通消费指数及相关ETF投资机遇。

来源:华夏基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