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哎哟,39岁就当爷爷啦,你可真有福气啊!”村口老王一边抽着旱烟,一边朝赵刚笑呵呵地说。
“哎哟,39岁就当爷爷啦,你可真有福气啊!”村口老王一边抽着旱烟,一边朝赵刚笑呵呵地说。
赵刚勉强扯了扯嘴角:“福气?你要愿意,我把这福气让你。”
老王一愣:“你这是说的啥话?”
赵刚没回话,转身往家走。他穿着一件旧棉袄,后领已经磨白了,肩膀上落着些干面粉,看得出刚从小面馆回来。他的步子有点拖,像是扛着沉重的东西,脚下的泥土路都被踩出深深的印迹。
赵刚,39岁,初中没毕业就外出打工,20岁那年,媳妇桂芳就怀孕了。两口子年轻,不懂避孕也不懂责任,一个孩子接一个。大儿子赵子文,今年才20岁,就成家生子了。孙子刚满月,村里人都调侃赵刚“英年早当祖”,殊不知,这背后,全是苦水。
“爸,我跟小芸要搬出去住了,村西头那套老房,我想收拾出来住。”赵子文站在灶台边,一边刷碗一边说。
赵刚一听,脸立马拉下来了:“搬?你知道那房子下雨漏风,墙皮都掉成啥样了?你俩工资加起来才四千,还要带孩子,行得通吗?”
“行不行我不管,我妈说你控制欲太强,我也觉得,成家了就得过自己的生活。”赵子文回了句,语气里有种不容置疑的冲劲。
桂芳在一旁擦桌子,叹了口气:“他俩搬就搬吧,咱也清静点。你呀,也别总对儿子指手画脚的。”
“我哪是控制他?我这不也是为了他们过得好!”赵刚的声音高了八度,接着就闷着脸不说话了。
其实他能不操心吗?儿子成家后工资不高,媳妇辞了职带娃,每个月奶粉、尿不湿、柴米油盐都靠赵刚夫妻那点小面馆收入撑着。搬出去住,能撑几天?到时候哭着喊着回来,还是要他这个“爷爷”兜底。
可他也明白,儿子终究要有自己的生活。他想放手,但放不下。
日子一天天过,赵刚的小面馆每天早上五点开门,晚上十点关门,夫妻俩轮流倒班,连喘口气的空都没。
“赵哥,听说你孙子晚上闹觉,小芸都快抑郁了,你们真不帮带?”邻居吴姐来吃面,随口搭话。
赵刚一边搓着面团,一边摇头:“儿子说要自己带,怕我们带坏了。我就笑了,我小时候把他带大的时候,还不是两只手一根绳就管好了。”
“这年轻人啊……”吴姐叹气。
桂芳也坐在一旁低声说:“我前两天过去看小芸,眼圈都黑的,孩子也一直哭。我真想把孩子抱回来带,可你家子文死活不让,说我们多嘴多手。”
赵刚没说话,手上的动作却停了几秒。
是啊,儿子成家后,不是父母说啥就是啥的时代了。可这苦,这累,不还是要他咽下?
直到有一天,小芸实在扛不住,把孩子放在赵刚家,说:“我崩溃了,我得去医院看看,产后抑郁。”
赵子文面子挂不住,吼了一句:“你不就是不想带孩子?你懒!”
“你说够了没!”赵刚罕见地站出来,冲儿子吼了回去。
这下子,父子俩直接干上了。
“你以前不也说我妈懒?说她没教好我!可你现在看看,是不是你自己也不会带孙子?”赵子文一句话,戳中了赵刚最软的地方。
他愣住了,许久没说话,扭头抱起孙子,轻轻哄着。
那天夜里,赵刚坐在小面馆的后灶边,看着孙子睡着的小脸,眼圈红了。
“我才39岁,怎么就这把年纪了?”他喃喃自语。
一边是拼命挣钱的身体,一边是四分五裂的家。曾经以为早点儿成家、早点儿抱孙是福气,现在才明白,是一场仓促而被动的奔跑。
他不是不爱儿子,也不是不疼孙子,可这一代又一代的责任,压得他喘不过气。
两个月后,小芸的情绪稍稳。赵刚和桂芳也开始轮流带孙子,小面馆也请了个帮工。
“你说咱现在,不就像又养了个娃么?”桂芳一边逗孩子一边笑着。
赵刚点点头,满眼疲惫却又温柔:“他是咱孙子,不带也得带。”
“你说,要不小面馆干脆盘出去吧,我们也歇一歇?”
赵刚沉默了一下,低声说:“再干两年吧,等他们过得稍稳些,我们再说。”
夜晚,小屋里很静,孙子在小摇床里轻轻哼着,赵刚坐在门槛上,点了根烟。
他想起了自己的父亲,当年也是这样,一步一步走着,看似平凡却熬出了半辈子的苍老。
39岁做爷爷,并不是什么光宗耀祖的头衔,而是人生提前加速的开始。
但赵刚认命,也不后悔。
“人活一世,图啥?图个家安稳。”他自语道,烟灰在风里轻轻飘落。
来源:小唐聊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