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GS-2829 和 GS-6779 是由 Gilead Sciences 和 Hookipa Pharma 合作开发的两款基于非复制病毒载体的新型交替载体治疗疫苗,GS-2829 采用 Pichinde病毒(PICV)作为载体,GS-6779 则采用淋巴细胞性
实现对乙型肝炎病毒(HBV)感染的功能性治愈可能需要新型的药物组合,以针对病毒复制并产生持续的免疫反应。一种引发这种反应的方法是治疗性疫苗接种。
GS-2829 和 GS-6779 是由 Gilead Sciences 和 Hookipa Pharma 合作开发的两款基于非复制病毒载体的新型交替载体治疗疫苗,GS-2829 采用 Pichinde病毒(PICV)作为载体,GS-6779 则采用淋巴细胞性脉络膜脑膜炎病毒(LCMV)作为载体。
临床前研究结果显示,使用PICV载体(GS-2829)和LCMV载体(GC-6779)的交替免疫策略显著提高了HBV特异性T细胞应答的强度和一致性,PICV病毒载体导致抗HBsAg抗体滴度意外大幅增加。对食蟹猕猴的给药方案优化后,每只动物均获得了高度的多功能CD8 T细胞应答且平衡靶向HBV核心、HBsAg和聚合酶并伴随抗HBsAg抗体应答。
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办的2025年欧洲肝病年会(EASL2025)上,研究人员公布了这两款治疗性疫苗正在进行的旨在评估药物安全性、耐受性和免疫原性的1a期研究(NCT05770895)结果。
该项随机(4:1)、盲法、安慰剂对照的1a期研究在新西兰的一个中心进行,参与者均为健康人。队列1(C1)和队列2(C2)分别接受2次肌肉注射(IM),分别为低剂量的GS-2829(C1)或GS-6779(C2),每8周一次(W)。在多个队列中评估 GS-2829 或 GS-6779 每4周交替给药(例如,W0时给GS-2829,随后在W4给GS-6779):C3,4次总低剂量;C4,4次总高剂量;C8,6次总高剂量。
研究期间,监测安全性和耐受性,包括治疗出现的不良事件(TEAE)、严重不良事件(SAE)和实验室异常。通过干扰素-γ ELISpot分析HBV特异性T细胞和抗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抗体滴度评估免疫原性。
研究结果,共招募并治疗了 51 名参与者:C1-4,每组 n=10;C8,n=11。中位年龄为33岁,49%为男性,35%为亚洲人,41%为白人,4%为夏威夷土著或太平洋岛民,20%为其他种族。
单次和交替的病毒载体给药均安全且耐受良好。98%的参与者(51名中的50名)发生了TEAE,均为1级或2级且非严重,除了一个与研究无关的3级严重不良事件(因交通事故导致的Lisfranc骨折)。常见的TEAE有注射部位反应(55%,51名中的28名)和流感样症状(头痛[43%,51名中的22名]、疲劳[41%,51名中的21名]和不适[25%,51名中的13名]),均为暂时性。没有不良事件导致研究药物中断或死亡。
疫苗引发的免疫反应与剂量相关;在几名参与者(C8)中,第5和第6剂的增加进一步提高了T细胞反应的幅度。参与者对所有疫苗编码的HBV抗原产生了HBV特异性T细胞且伴随持续高幅度的抗HBsAg。
研究认为,GS-2829和GS-6779交替给药在健康参与者中是安全且耐受良好的。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事件与疫苗作为药物类别一致。免疫原性与剂量水平相关,疫苗引发的T细胞反应随着额外疫苗剂量的增加而逐渐增强。这些数据支持正在进行的第一阶段研究中GS-2829和GS-6779对慢性HBV感染参与者的进一步研究。
来源:临床肝胆病杂志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