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快子到熵增:为什么超光速旅行无法让你“返老还童”?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1 03:29 2

摘要:也许你听过这样的说法:只要能超过光速,我们就能倒转时间的方向,穿越回过去。电影拍得煞有其事,甚至有些物理科普文章也这么写。

如果你能坐上某种超级飞船,以比光还快的速度穿越宇宙会发生什么?

也许你听过这样的说法:只要能超过光速,我们就能倒转时间的方向,穿越回过去。电影拍得煞有其事,甚至有些物理科普文章也这么写。

但事情真有那么简单吗?

先说结论:即便你能以超光速飞行,也不会让你返老还童。不仅如此,这种“逆时光幻想”根本禁不起科学的推敲。

为什么这么说?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得从两个关键词说起:耗散。它们是理解“时间箭头”的关键。

什么是时间箭头?为什么时间总是向前?

为什么杯子打碎了就再也回不去了?为什么我们只能记得过去,而不是未来?在物理学中,这些现象都跟一个词有关:熵(entropy)

简单来说,熵是“无序程度”的度量。系统越无序,熵就越高。自然界里,总体熵只会增加,不会减少,这就是热力学第二定律,也就是我们说的“时间之箭”。

熵增加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系统中的能量在不断地被“耗散”掉,变得越来越分散、无法再高效使用。一个装满热水的壶会逐渐冷却;星星最终会熄灭;宇宙会走向热寂。这一切都在指向一个方向:未来。

我们不需要记住每一个分子的运动方式,因为有统计物理为我们兜底。宏观现象的不可逆性,就来自微观世界的“高概率演化”。例如,如果你把一滴墨水滴进水里,它很快就会扩散均匀,这是高熵状态。而墨水“自己聚起来”形成原来的小团,是极低概率的逆过程,几乎不会发生。

那光速又怎么和时间箭头扯上关系?

在狭义相对论中,光速不仅是信息传播的极限,更是定义时空结构的基准线。我们不能超越光速,这不仅是技术上的困难,更是自然规律的底线。

但有些理论,比如涉及“快子”(tachyon)的模型,尝试设想一种超光速粒子。如果真的存在快子,它们会怎样运动?会不会真的逆转时间?

答案可能让你失望:快子并不会让你看到熵减少。

即使存在超光速粒子,它也不会违反熵增原则。无论你怎么看,它的运动轨迹依旧是沿着熵增的方向前进的。也就是说,时间依旧是“向前”的,只是“前进得方式有些怪异”。

超光速真的存在吗?快子是怎么回事?

在爱因斯坦的狭义相对论里,光速是极限,任何具有静质量的物体都不可能加速到光速,更不用说超过它。

但理论物理喜欢玩“如果”。假如有一种粒子,它天生就比光快呢?这就是快子(tachyon)的概念。

快子不是幻想出来就能随便使用的。一旦你往数学里加上快子,你就必须接受一些反直觉的代价。比如:

它的速度永远不能慢下来到光速以下;

它的能量和动量变得奇怪——速度越慢(但仍然超光速),能量越高,反而速度越快时能量越低;

最重要的是,从某些参考系看,它似乎在“倒着走”。

这就让人产生了一个危险的念头:会不会快子就是逆时针走的时钟?会不会我们可以用它穿越回过去?

很遗憾,这个念头没有科学依据支撑。因为即便数学上允许这种“时间逆行”的描述,物理世界还是有一条更狠的“底线”:熵增不允许你回头。

洛伦兹变换不会拯救你的“穿越梦”

在相对论里,运动的参考系之间可以通过洛伦兹变换(Lorentz transformation)进行转换。这个变换就像一个强大的计算器,帮我们从一个人的角度“翻译”另一个人所看到的时空。

如果我们认真把“速度超过光”的快子带进洛伦兹变换,会发现一些奇妙的现象:

某些事件在一个参考系中发生得“早”,在另一个参考系中却发生得“晚”;

有些粒子的运动在一个人看来是朝前的,在另一个人眼里却是“朝后的”。

这听起来像是“时间倒流”对吧?

但别急着兴奋。参考系之间的不一致,并不意味着自然规律被颠覆了。

因为不管你怎么看,熵的方向始终一致。你不会看到一杯洒出去的咖啡自动流回杯子里,也不会看到信息从将来传回过去,因为这些违反的是统计物理的核心,而不是相对论的小技巧。

为什么时间箭头比时间本身更“真实”?

我们常说“时间是一条线”,过去、现在、未来依次排开。但从物理角度看,这其实是个有点“人类中心”的比喻。对自然界来说,更基本的不是“时间”这条线,而是那根始终指向未来的“箭头”——熵箭头(arrow of entropy)

即便你可以构造一种奇怪的参考系,让快子看起来在倒着走,熵增的方向依然不变。也就是说,这颗粒子从A点跑到B点,可能对你来说像是“从将来回到过去”,但从它内部携带的信息和与环境的交互来看,熵依然在升高,时间还是在“往前”。

这就是时间真正的“底色”:不是钟表滴答的节奏,而是世界不断走向更高混乱度的过程。

为什么“返老还童”注定只是童话

回到开头那个问题:如果我们能超光速,能不能返老还童?

答案仍然是:不能。

因为“年轻”不是你坐标上的一个点,不是你能倒带回去的照片。它是你身体组织状态的一种熵配置。一旦你经历了生长、代谢、老化这些过程,你的身体已经从低熵状态逐步走向高熵。这一切都记录在你身体的每一个细胞、每一缕信息之中。

即使你真的能找到一种方式,以某种“曲线超光速”的方式横跨宇宙你依旧会发现:

你的身体还在继续老化,

你吃的食物仍然会消化成热量并被耗散掉,

你过去丢失的信息,依旧无法从“未来”捞回来。

时间,从不饶人。就算你跨越了星辰,宇宙中那根“熵箭头”依旧无情地提醒你:你只能往前走。

结语:快子是数学游戏,而不是时间机器

快子的世界可能是数学上成立的“脑洞宇宙”,但那并不代表现实世界会为它开绿灯。我们对时空的理解,是建立在大量实验数据和自然规律之上的,不是一纸推导就能颠覆的。

真正决定时间方向的,不是你能不能超光速,而是你是不是在熵增的轨道上。

所以,如果你梦想逆转时间,请先问问你是否也能逆转一颗打碎的鸡蛋、倒回已经烧开的水壶、抹掉你经历的一切。

如果做不到,那还是把“穿越”留给科幻电影吧。

来源:莉莉科学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