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天祈》系列作品是在更早一个时段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外出采风和写生时,往往留恋于置身高原时的那种深深的呼吸和清澈。我发觉人类处在高原,特别是有点缺氧的环境下,你会更加关注你的呼吸,你会呼吸的很认真、很小心。那种状态下的心跳声也变的更为清晰,你可以听到,可以感受
《天祈》系列作品是在更早一个时段的创作,灵感来源于我外出采风和写生时,往往留恋于置身高原时的那种深深的呼吸和清澈。我发觉人类处在高原,特别是有点缺氧的环境下,你会更加关注你的呼吸,你会呼吸的很认真、很小心。那种状态下的心跳声也变的更为清晰,你可以听到,可以感受到。觉得生命是自然给的,是希望天去庇佑的。它是那么脆弱却坚定的存在着。在那个特定的时空里,留存那么一段时间。会想到你的人生课题是什么,或无论是什么,那一刻,似乎拥有了更加纯粹的接近天的愿景,乘愿去寻找那不可知的境界。世界上没有比那样一个境遇更完备的东西,然而到底是追求什么,才能达到最完备的境界呢?人所能知道的事物实在太少,虽然少,他还是需要依靠不知道的事情才能够了解天道的涵义。我们所知的和我们未知的相比,似高原上的一滴水,智慧也止于人心不可知的境界。我试图用画笔探寻那不可知的境,祈愿天给与加持的力量找寻人性的光与智慧。
- 作品欣赏 -
《天祈》系列之六 绢本设色 93×43cm 2017年
《天祈》系列之二 绢本设色 93×43cm 2017年
《天祈》系列之五 绢本设色 93×43cm 2017年
《天祈》系列之一 绢本设色 43×93cm 2017年
《天祈》系列之四 绢本设色 43×93cm 2017年
《天祈》系列之三 绢本设色 43×93cm 2017年
《天祈》系列之七 绢本设色 43×93cm 2017年
《天祈》系列之八 绢本设色 40×40cm 2017年
《天祈》系列之九 绢本设色 40×40cm 2017年
郭鸿
1984年生于内蒙古;2011年毕业于首都师范大学中国画工笔创作与教育教学研究方向硕士。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收藏家协会会员、北京工笔重彩画会会员、北京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二级美术师。2013年创办集赢天文化交流中心,从事绘画创作、策展及艺术品鉴藏方面工作。西班牙EICC教育文化艺术办公室主任。出版有《郭鸿中国画作品集》。
展览及获奖状况:
……
2021年1月,在京举办个人展览“秘·镜”;
2020年,《原颂》作品被山东美术馆永久收藏。
2020年1月,在京举办个人展览“荒诞·镜”;
2019年《原颂》入选第十三届全国美展;
2019年国家艺术基金青年艺术创作人才资助项目获得者。
2019年1月策划、展出:“心象·物象”中国画邀请展于北京角楼图书馆一层展厅展。
2018年11月策划、展出:《对话天地》系列作品于澳门金碧文娱中心展;
2017年7月策划、展出:“心象·物象”主题展览第一回于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
2017年9月中国意大利交流展《境》系列作品于意大利特里维佐展出。
2015年12月作品《原颂》于中国国家画院展出
2015年11月策划、展出:中国画作品三人展“钟毓雅怀”在在澳门金碧文娱中心举办。
2015年11月初策划、展出“访日佛画交流展”于日本京都本愿寺。
2014年10月策划、展出“方寸万千”京澳邑三地中国画联展于新会博物馆。
2014年5月策划、展出:系列作品“鞍马人物”于香港文化中心展厅。
2013年11月作品《牧野流觞》入选“北京意向创意大兴”作品展。于中国美术馆展出。
2013年10月作品《牧野流觞》入选“工在当代”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于中国美术馆展出,出版同名画册。
2013年8月作品《牧野颂》入选“吉祥草原丹青鹿城中国画作品展”,于包头美术馆展出,并出版同名画册。
2013年5月作品《待》于保利艺术博物馆“微观与精致——首届中国工笔重彩、水墨作品学术研究展”中展出
2013年1月作品《牧野流觞》系列于香港文化中心展出,并于香港春秋出版社出版同名画册。
2011年9月作品《行》获得“时尚丽人”展优秀奖。
2011年7月作品《行》入选工笔画会第二届新锐工笔画展。
2011年5月作品《行》获得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研究生艺术节优秀奖。
2010年11月获得首都师范大学研究生特等奖学金。
2010年8月作品《逝》应邀参加澳门中国书画研创学会作品展,并出版“乐在其中”展览画册
2010年4月作品《敏感期》入选编入《中国高等美术院校在校学生美术作品年鉴》。
2010年4月获得首都师范大学2009 至2010学年度研究生科研奖——基础研究成果奖。
2010年4月《敏感期》系列作品荣获首都师范大学2010美术学院研究生学术月作品展优秀奖。
2010年1月参加中国国家书画院举办的“以心接物”全国艺术院校研究生创作(系列)展。
2009年低参加江澳女性绘画展。
2009年8月作品《巨人的肩膀》入围“2009巨人杯当代艺术院校大学生年度提名展”。
2009年7月获研究生暑期社会实践活动“民族特色艺术文化发展方式调研与采风”的立项申请,并且于成果汇报结束获得最佳组织奖。
2009 年作品《索》入围第二届全国微观与精致小幅工笔作品展,并发表于2009年7月刊国家核心期刊杂志《美术》。
艺术家投稿:lulingculture@163.com
图书出版 I 书画收藏 I 衍生品开发 I 媒体传播 I 展览策划
可收藏您喜欢的艺术品或艺术衍生品哦!
1.稿件接收邮箱:351687157@qq.com;以附件形式发送到此投稿邮箱,必须为原创作品,拒绝抄袭。来稿请注明作者联系地址、电话。
2.微展览资料要求:必须注明作品名称、尺寸、类别和创作时间;所有作品图片须为高清拍摄,参展作品15〜20张左右为宜。并附作者近照一张及简历一份。
3.文章格式:文章以1〜2千字文为佳,末请注明作者姓名、年龄、简介等。文章若引用参考文献,请注明出处。
4.文章发表:投稿资料经审核后,在7个工作日内通知作者是否在本平台采纳发布。
5.关于费用:本微展览以最大的宣传力度推介艺术家,由于存在一定成本,为达到“继续为艺术家服务”的原则,本微展览均需收取适当成本费(或者以作品置换的形式)。
6.其它宣传方式:
7.延展合作形式:当与艺术家达成一定的合作默契后,本公司会提供一揽子的设计制作画册、小程序售卖、版权登记代理、宣传直播等相关服务。
来源:墨先生文化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