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正通过高铁网络建设,加速融入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从内蒙古“十四五”铁路规划来看,与呼和浩特市有关的主要有3条高铁,从初步规划来看,这3条高铁全线总投资近800亿元,这3条高铁若建设,首府呼和浩特市将真正实现 “1 小时通勤
作为内蒙古自治区首府,呼和浩特正通过高铁网络建设,加速融入全国“八纵八横”高速铁路网。从内蒙古“十四五”铁路规划来看,与呼和浩特市有关的主要有3条高铁,从初步规划来看,这3条高铁全线总投资近800亿元,这3条高铁若建设,首府呼和浩特市将真正实现 “1 小时通勤圈、3 小时经济圈、6 小时辐射圈” 的立体交通愿景。
一、呼包高铁:串起首府与工业重镇的 “经济黄金线”
作为《呼和浩特市 “十四五” 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规划》的核心工程,呼包高铁是呼包鄂乌城市群一体化的关键交通纽带。线路起于呼和浩特东站,经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察素齐镇)、土默特右旗,终至包头东站,全长约174公里,其中呼和浩特段长约68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185亿元。全线拟设呼和浩特东站、土默特左旗站、萨拉齐站(既有站改造)、包头东站等 4 座车站。
呼包鄂1小时快速铁路客运圈
通过该高铁,从呼和浩特东站出发,35分钟可直达包头,可实现首府与内蒙古最大工业城市 “半小时经济圈”。
该高铁目前还处于预可行性研究阶段,2025年呼和浩特市工作报告明确将 “推动呼包高铁纳入国家中长期铁路网规划” 列为重点任务。内蒙古自治区已完成线路方案比选,计划2026年启动勘察设计,争取 2028 年开工。
该高铁的建设可强化呼和浩特作为自治区政治、文化、交通中心的辐射能力,推动首府科技创新资源向包头稀土高新区、鄂尔多斯能源基地流动,实现呼包两地 “同城化” 通勤,缓解首府中心城区压力。
二、呼鄂高铁:打通首府与能源枢纽的 “立体走廊”
呼鄂高铁是《呼和浩特新机场临空经济区规划》的配套交通工程,线路北起呼和浩特新机场站(规划),经和林格尔新区(盛乐镇、大红城乡)、托克托县(双河镇、新营子镇),跨黄河后接入鄂尔多斯东胜东站,全长约208公里,呼和浩特段长约120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320亿元。全线设新机场站、和林格尔南站、托克托东站等3座呼和浩特段车站,预留准格尔旗支线接口。
内蒙古十四五规划中与呼和浩特市有关的铁路
该高铁的建设,可与呼和浩特新机场无缝衔接,形成 “空铁联运” 枢纽,旅客可通过高铁1小时直达鄂尔多斯,较现有公路缩短1.5小时。
项目因跨黄河特大桥(主跨 600 米)技术难度较高,目前处于工程可行性研究深化阶段。2025 年4月,内蒙古召开呼鄂高铁前期工作推进会,明确采用 “分段实施、公铁协同” 模式,同步推进 S27 呼鄂高速作为过渡方案,高铁计划2027年启动黄河特大桥试验段建设。
呼鄂高铁将打通鄂尔多斯与首府的快速通道,未来通过与拟建的包鄂榆高铁衔接后,鄂尔多斯至西安的通行时间将从6小时缩短至2.5小时,显著提升区域经济辐射力
三、呼朔高铁:搭建首府南下中原的 “开放桥梁”
呼朔高铁线路北起呼和浩特枢纽黄合少站(改建),经和林格尔新区(黑老夭乡)、清水河县(城关镇、宏河镇),跨黄河后接入山西朔州东站,全长约170.15公里,内蒙古段(呼和浩特境内)长约70.25公里,设计时速350公里,总投资约260亿元。呼和浩特段设黄合少站、清水河站2座车站,预留凉城支线接口。
呼朔高铁
该高铁在黄合少站与呼准鄂铁路(普速)、集大原高铁(在建)形成十字交叉,未来可实现 1 小时直达朔州、3 小时通达太原、6 小时抵达郑州。
目前项目预可行性研究报告已通过专家评审,呼和浩特新机场综合交通枢纽、朔州东站均预留了呼朔高铁接入条件。2025 年内蒙古将其列为 “对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点工程”,项目力争2026年纳入国家铁路建设规划,2030年前建成通车。
该高铁建设后,可打破内蒙古南下 “单一通道” 瓶颈,形成继京包高铁后的第二条进京、入晋、达豫快速通道。
来源:帧格泛知识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