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调联动解民忧 平安网里见真情—— 山西孝义永安人民调解室一线实录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21:57 2

摘要:山西孝义的春夜,新义派出所“永安调解室”的灯光穿透窗棂。晚9点,装修工人小刘紧紧握住店主黄女士的手,眼里泛着释然:“多亏你们像串珍珠一样,把这笔糊涂账一点点串清楚,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讨回工钱……”桌角的暖光灯下,调解员老任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当天第三起纠纷

市场信息报讯 山西孝义的春夜,新义派出所“永安调解室”的灯光穿透窗棂。晚9点,装修工人小刘紧紧握住店主黄女士的手,眼里泛着释然:“多亏你们像串珍珠一样,把这笔糊涂账一点点串清楚,不然我真不知道怎么讨回工钱……”桌角的暖光灯下,调解员老任的笔记本上,密密麻麻记着当天第三起纠纷的调解细节——这样从剑拔弩张到握手言和的转变,每天都在这间不足20平米的调解室里温情上演。

让烂尾工程开出和解之花

春日的阳光斜照进未完工的养生店,黄女士盯着满地石膏板碎片直叹气:距离开业只剩一周,装修队却因承包人失联突然停工。工人小刘带着工友扛着工具就要拆灯具:“我们没拿到钱,只能拆东西抵账!”黄女士报警时声音带着哭腔:“我明明按合同付清了工程款,现在人跑了,店开不了,这算什么事?”

老调解员老任和孙大姐,逐字研读装修合同:“合同约定‘按进度付款’,但承包人挪用了你们的工程款,这是他的责任,不是工人的错。”民警小赵同步追查承包人下落,发现其因家庭变故临时失联。面对情绪激动的工人,老任搬来板凳坐在门口:“咱们都是养家糊口的人,拆了灯具,这店彻底烂尾,你们工钱更没着落;可要是闹僵了,黄女士的损失谁来担?”他掏出手机翻开《民法典》合同编,“法律规定,你们有权追讨工钱,但暴力拆改可能触犯治安法,得不偿失啊。”

一席话让工人红了眼眶。孙大姐又转身劝黄女士:“您看这些工人,凌晨还在赶工,墙面上的棱角都是手工打磨的。新店开业图个顺,咱们一起想想办法?”最终,在民警协调下锁定承包人账户,调解员请来第三方核算已完工价值,黄女士先行垫付部分工钱,承诺“新店开业后优先雇佣原班人马”。签约时,小刘摸着和解协议上的红手印说:“原来调解不是和稀泥,是给咱们找活路。”

让破损包裹重续温情纽带

“这是我美容店新购的进口精华产品,单价3000多,你说赔300块就了事?”快递店里,张先生捏着破损的纸箱声音发颤。监控显示包裹未标注“易碎品”,分拣时被暴力抛摔,可快递公司坚持“未保价只能赔运费三倍”。“根据《快递暂行条例》第27条,未保价的贵重物品也应按实际损失赔偿。”民警小吴调出法规条文,调解员孙大姐则拉着快递店老板贺女士唠家常:“您每天起早贪黑守店,要是客人都因为纠纷不来了,损失更大吧?”

“我不是不想赔,是总部规定卡得死……”贺女士皱着眉搓手。孙大姐递上一杯菊花茶:“咱们做生意,口碑比什么都重要。这样吧,我帮您联系总部客服说明情况,您这边也主动承担一部分,既给客户诚意,也给总部看到您解决问题的态度,怎么样?”两天里,调解室的电话成了“沟通桥梁”:民警依法据理力争,调解员用“将心比心”化解情绪——当贺女士最终微信转账1980元时,张先生红了眼眶:“其实我要的不是钱,是一句‘我们理解你的心疼’。”

后来,这面“春风化雨解纷争,情理交融促和谐”的锦旗挂在调解室最显眼的位置,阳光掠过锦旗上的金字时,总让人想起老任常说的话:“纠纷背后藏着的,往往是没被接住的情绪。我们多递一杯茶、多听两句牢骚,矛盾就软了一半。”

让街角方寸之地长出理解之苗

初夏正午,饼子店门前的争吵声盖过了汽车喇叭声。店主陈大哥挥着烙饼铁铲:“你车停门口,我客人怎么进来?”车主刘女士握着方向盘不肯熄火:“公共车位凭什么不让停?我就停这儿!”双方脸红脖子粗时,民警的执法记录仪悄悄记录下现场,调解员武师傅却蹲在路边画起了“停车日记”——连续三天,他用笔记本记下每个时段的车流、空位和进店顾客数量,发现午晚高峰时,附近200米内竟没有一个正规停车位。

“陈大哥,您看这儿划个‘限时停车位’怎么样?上午12点到1点、下午6点到7点,要是进店买饼还能多停会儿。”武师傅展开手绘的简易示意图,“刘大姐停这儿也方便,还能尝尝陈大哥的招牌葱花饼,两全其美!”陈大哥盯着图上的停车位标记,突然笑了:“嘿,你这法子比吵架强多了!”刘女士也不好意思地挠头:“刚才急着接孩子,说话冲了……”

更暖心的是后续:调解员武师傅联系城管部门确认合规后,亲自带着油漆划线,临时车位旁还多了块小黑板——“进店消费可延长停车,欢迎常来”。如今,停在这里的车主总会捎上两个饼,陈大哥的饼铛前,争吵声变成了“老板,来个饼”的家常话。曾经的“火药桶”街角,成了社区人口中的“暖心停车位”。

在烟火气里编织平安网

从装修现场的碎片到快递邮件上的破损,从停车位的划线到调解室的茶杯,警调联动的故事从来都生长在生活的褶皱里。民警用执法记录仪守护法律底线,调解员用笔记本收藏人间百态:当事人拍桌子时,他们递上的不是“警告书”而是纸巾;深夜调解时,泡的不是浓茶而是安神的枸杞茶;遇到文化程度低的老人,就把法条画成漫画;碰上情绪崩溃的当事人,就静静坐着听他们哭完……这些带着体温的细节,让法律不再是高悬的利剑,而是托住生活的手掌;让调解不再是冰冷的“和稀泥”,而是穿针引线的“织网人”。

当三个不同的纠纷在同一个调解室画上句号,我们终于懂得:基层治理的最高情商,从来不是技巧的高深,而是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心事”。就像调解室墙上那句朴素的标语——“有事多商量,遇事多担当”,这里的藏蓝制服与银灰袖标,正用日复一日的耐心、真心、同理心,将每一个矛盾的“线头”,织成守护万家灯火的平安网。而这张网的经纬之间,闪耀的永远是“以心换心”的温暖光芒。(刘成军 任春旺)

来源:市场信息报新媒体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