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沂网评丨“一平米”撬动文化传承!校园微博物馆让知识“活”出新高度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0 21:54 2

摘要: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在临沂”客户端品牌栏目“在临沂网评”全方位集纳、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传播临沂好声

编者按:在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的指导下,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在临沂”客户端品牌栏目“在临沂网评”全方位集纳、展示全市优秀网络评论作品,剖析社会热点,回应群众关切,广泛凝聚共识,汇聚奋进力量,努力在全市范围打造有态度、有深度、有温度的网络评论生态圈,传播临沂好声音,汇聚临沂正能量。

5月16日,临沂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国际博物馆日”“中国旅游日”系列活动相关情况。发布会上透露,临沂市文旅局策划实施“一平米博物馆”,让博物馆藏品点亮校园角落,探索馆校协同育人新尝试。(点击查看新闻)

当博物馆的展柜搬进校园,当千年文物与少年目光相遇,一场悄然发生的教育变革正在临沂校园上演。“一平米博物馆”以方寸之地为支点,撬动起传统文化传承与科普教育的新可能,这种打破边界的创新实践,不仅重新定义了校园学习场景,更让我们看到馆校协同育人的无限潜力。

在传统认知里,博物馆是城市文化地标,巍峨建筑与珍贵藏品构建起“知识殿堂”的庄重感。对中小学生而言隔着展柜玻璃的文物也难免显得遥远,“一平米博物馆”像一把精巧的钥匙,将博物馆的“厚重”转化为校园里的“轻盈”“嵌入式”学习空间,让学生在课间十分钟就能触摸历史、对话科学,真正实现“把博物馆背在书包里”。

临沂首批5所学校与博物馆共建的策划实践,堪称资源整合的典范。当策划方案落地,青铜器仿制品与语文课堂联动,学生通过观察纹饰解读铭文,让文言文学习不再枯燥;将书画藏品搬进美术教室,临摹教学与原作赏析无缝衔接,艺术素养培养更具质感。“量体裁衣”的定制化服务,打破了传统教育“一刀切”的局限,让每个孩子都能找到与知识对话的独特方式。

从教育生态来看,“一平米博物馆”激活了双向赋能的良性循环。对学校而言是现成的“第二课堂”,丰富的文物资源为课程创新注入源头活水;对博物馆来说是拓展公共教育的重要抓手,通过校园场景精准触达年轻群体,让“高冷”的文化遗产真正走进学生心里。更值得关注的是,这种模式推动了教师与文博工作者的跨界合作,学科教学与专业讲解的碰撞,催生出“文物里的数学课”“标本中的生物课”等创新课程,让知识传授更立体、更鲜活。

教育的本质是点燃火种,“一平米博物馆”正是用最小的物理空间点燃孩子们探索世界的无限热情,当文化传承的种子在校园角落生根发芽,我们有理由相信,这种创新实践终将长成参天大树,为未来培育出更多兼具文化底蕴与科学素养的时代新人。

为切实推动临沂市网络评论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网络内容建设,中共临沂市委网信办联合临沂市融媒体中心(传媒集团),以“在临沂网评”栏目为依托,启动“好评临沂”网络评论大赛。“在临沂网评”栏目现长期向社会各界广泛征稿,欢迎全社会评论创作爱好者踊跃投稿!

来源:在临沂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