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通《泉男生墓志》:险峻与温润的完美融合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5-20 20:52 1

摘要:《泉男生墓志》是唐代书法家欧阳通的代表作之一,刻于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1921年出土于河南洛阳东岭头村。这块墓志不仅书法精妙,还曾有一段惊险的传奇经历——它险些被转售至日本,幸得时任河南省省长张风台以千元银元截回,最终藏于河南省图书馆。

《泉男生墓志》是唐代书法家欧阳通的代表作之一,刻于唐高宗调露元年(679年),1921年出土于河南洛阳东岭头村。这块墓志不仅书法精妙,还曾有一段惊险的传奇经历——它险些被转售至日本,幸得时任河南省省长张风台以千元银元截回,最终藏于河南省图书馆。

墓志的主人泉男生,本是高丽国贵族,因家族内斗被迫投奔唐朝,后协助唐军平定高丽,被封为右卫大将军、卞国公。他的生平充满戏剧性,而欧阳通为其书写的墓志,则成为唐代书法史上的瑰宝。

欧阳通是“楷书四大家”之一欧阳询的儿子,世称“小欧阳”。他自幼丧父,由母亲徐氏教导书法,临摹父亲字迹,最终形成自己的风格。与欧阳询的严谨险峻相比,欧阳通的字更加瘦硬挺拔,笔画锋芒毕露,带有浓厚的隶书笔意。

《泉男生墓志》是欧阳通晚年的作品,比他的另一代表作《道因法师碑》晚了16年。此时的欧阳通,书法已臻化境,既有父亲的刚劲,又多了几分温润流畅,被后人评价为“年益老而书法益峻,化险绝于温润”。

1. 用笔特点

欧阳通的楷书以方笔为主,横画收笔时常常上挑,形成独特的“批法”,带有隶书遗韵。这种笔法在《泉男生墓志》中表现得尤为明显,使字体显得更加挺拔有力。

2. 结体与章法

相较于欧阳询的《九成宫》,《泉男生墓志》的结构更加灵动,纵向取势,紧凑而不失飘逸。字与字之间虽有界格,但整体气韵连贯,展现出欧阳通对父亲书风的继承与创新。

3. 与《道因法师碑》的对比

《道因法师碑》锋芒毕露,笔画如刀刻般凌厉;而《泉男生墓志》则更加沉稳,减少了锋芒,增加了温润感。明代杨震方评价:“《泉男生墓志》较《道因碑》更胜一筹,火候益纯青,为晚年极作。

《泉男生墓志》不仅是书法杰作,也是研究唐代历史的重要文献。它记录了泉男生从高丽贵族到唐朝名将的传奇经历,反映了唐王朝与周边民族的复杂关系。

此外,墓志的雕刻工艺极为精美,盖顶篆书“大唐故泉君墓志”,四周刻有缠枝花卉和三十二只腾跃的狮子,展现了唐代石刻艺术的高超水平。

五、对后世的影响

欧阳通的书法虽不及父亲欧阳询影响深远,但《泉男生墓志》仍被视为学习“欧体”楷书的重要范本。它的笔法、结体和章法,对后世书法家如颜真卿、柳公权等都有一定影响。

《泉男生墓志》是唐代楷书的巅峰之作,既有欧阳询的刚劲,又融入了欧阳通个人的温润与灵动。它的发现,打破了欧阳通仅靠《道因法师碑》传世的格局,让我们得以更全面地了解这位书法名家的艺术成就。

如果你是书法爱好者,不妨细细品味这块墓志,感受千年之前的笔墨神韵!

来源:梦幻苹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