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创作时间与发现背景1. 创作时间《翟天德墓志》刻于唐贞观八年(634年),同年十二月廿五日下葬。墓主翟天德(557—634)享年78岁,其生平跨越隋至唐初,曾参与隋末起义并受李唐朝廷重用,官至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
欧阳询的楷书刻石《翟天德墓志》是近年来书法界关注的重要发现之一,但其是否为真迹仍存在争议。
一、创作时间与发现背景
1. 创作时间
《翟天德墓志》刻于唐贞观八年(634年),同年十二月廿五日下葬。墓主翟天德(557—634)享年78岁,其生平跨越隋至唐初,曾参与隋末起义并受李唐朝廷重用,官至车骑将军、开府仪同三司等职。
2. 发现信息
该墓志于2015年5月在西安出土,是新中国成立后发现的第六块欧阳询楷书墓志,其他包括《李誉墓志》《王女节墓志》等。这些墓志均无墓碑,全为埋于地下的墓志铭。
二、真伪争议与学术讨论
1. 支持为真迹的依据
书法风格:墓志楷书笔法严谨、结构险峻,与欧阳询传世名作如《九成宫醴泉铭》风格高度一致,尤其是点画的方劲与结体的“平正中见险绝”特征。
2. 质疑与争议
缺乏直接证据:墓志未署欧阳询名款,且其书法风格虽似欧体,但部分学者认为用笔稍显“纤软稚嫩”,可能因摹刻工艺不佳导致。
三、墓志内容与翟天德生平
1. 墓志内容概要
志文记载翟天德字抱义,出身雍州盩厔(今陕西周至县)士族,家族世代以德行著称。其仕途始于隋开皇三年(583年),历经隋唐两朝,曾参与原州起义、招抚李轨等重大事件,最终官至开府仪同三司。铭文赞其“立履诚信,行己忠笃”。
2. 历史价值
墓志反映了隋唐之际官员晋升路径及政治环境,如翟天德从低级武官逐步晋升的经历,展现了唐初对前朝旧臣的吸纳政策。
四、艺术评价与影响
1. 艺术特色
用笔与结体:墓志楷书以方笔为主,转折处棱角分明,字形瘦长,带有北碑遗风,同时兼具欧体特有的“森严险峻”之气。
2. 争议性评价
部分学者认为其艺术水平不及《九成宫醴泉铭》等名碑,可能因摹刻工艺或书写状态差异导致“稚嫩”感。
五、流转与研究现状
目前,《翟天德墓志》原石下落不明,仅有拓片传世。其拓本被收入《金石拓本典藏·欧体书风楷书墓志萃编》,并附有释文与学术考证。学术界普遍认为,无论是否欧阳询亲笔,该墓志均为唐代楷书的重要实物资料,对研究欧体书风的传播与演变具有不可忽视的意义。
总结
《翟天德墓志》作为近年新发现的唐代墓志,其真伪争议凸显了历史文物鉴定的复杂性,而其艺术价值则在于为欧体楷书的研究提供了新视角。尽管尚未有定论,但它无疑丰富了欧阳询书法的遗产,并成为初唐社会与书法史交织的见证。
【1】大唐故五云府車骑翟府君墓志铭,君讳天德字抱义,雍州盩盩厔人氏,胄蝉聊祥诸史册,曾祖萨,祖演,并不虑不营以道自乐,父波,周朝邑县令,讼理政平,
【2】弦歌流响,君幼而奇颖,早称夙智,闺门孝友姻睦,叶和丁朝邑,君忧杖而后起。隋开皇三年,起家为别将领,七年事蜀王,以君才干可称,委之禁旅,进授都督,领亲信。
【3】大业三年,进授旅帅。领如故隋运将,谢圣主膺期,君推诚有奉,原州起义,当时褒奖,特异恒流,义宁元年,授正议大夫,二年,奉使将突厥,客往凉州,招慰李轨。武德
【4】元年,授车骑将军五云府领。其年,补万春公主家令。三年阴磐守固,勋授开府仪同三司。六年直中书省,以公事免,仍以其年授右三副监公家之利,知无不为,与善
【5】徒言,奄归玄壤。以贞观八年七月廿五日卒于京宅,时年七十八,仍以其年十二月廿日,葬于雍州长安县乡山礼也。惟君立履诚信,行已忠笃,身无择行,口无
【6】择言,筮宾启手,终始若一懼山飞地绝,乃为铭云,基构蝉聊,乃祖乃父,徽猷在旃,爰挺若人。嗣此清尘孝能竭养忠不顾身释褐从仕
【7】观国之宾曰仁与义,唯道是亲执雌持下人,捐攸咏铁石其志,松筠其性修途,方骋遽嗟舟壑,愁云泛滥寒郊萧索,欧阳询楷书刻石《翟天德墓志》,最新发现!不追泉扃寂漠,春秋迭代德音无烁。
来源:我愛歐體書法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