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春耕时节,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旱作水稻田间,一台台现代化播种机正忙碌作业,一粒粒精选的旱作水稻种子与滴灌带、可降解地膜同步精准入土。这幅科技赋能的春耕图景,正是兴安盟推进农业节水增效行动的生动写照。
春耕时节,兴安盟扎赉特旗好力保镇五道河子村,旱作水稻田间,一台台现代化播种机正忙碌作业,一粒粒精选的旱作水稻种子与滴灌带、可降解地膜同步精准入土。这幅科技赋能的春耕图景,正是兴安盟推进农业节水增效行动的生动写照。
工人正在进行旱作水稻直播
兴安盟地处北纬46度大兴安岭南麓生态圈,是世界公认的“寒地水稻黄金种植带”,更是内蒙古重要的大米生产基地。兴安盟水稻种植面积达115万亩,今年,兴安盟锚定“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旱种水管直播节水栽培新技术播种面积预计达到5000亩,探索出一条“旱种水管”的新路径。
“我们采用‘旱直播+全生物降解膜覆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播种时一次性完成覆膜、铺管、施肥作业,整个生育期按需滴灌,实现节水增效目标。”在扎赉特旗五道河子农牧专业合作社,技术人员苏日嘎拉图向记者介绍,五道河子村自2016年开始尝试旱作水稻种植,经过多年的实践与探索,技术已日趋成熟,全程无需大水漫灌,极大地节约了水资源。
旱作水稻机械化、一体化种植
同时,与传统水稻种植相比,旱作水稻亩均节水可达三分之二,还能减少田间作业次数和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在产量方面,旱作水稻平均亩产稳定在400公斤左右,与传统水作水稻相当,且因采用绿色种植方式,稻米品质更优,市场售价也相对较高。
机械化应用的普及进一步提升了旱作水稻的生产效率。今年,五道河子农牧专业合作社计划种植500亩旱作水稻和500亩旱作有机水稻。除了技术的运用,还积极引用推广了水稻旱作播种机、收割机等农业机械,实行机械耕地、播种、收割及无人机飞防作业,大大提高了粮食生产的机械化水平。
村民在膜上覆盖薄土
“发展旱作有机水稻种植模式,不仅节约了水资源,还为农民开辟了新的增收途径。我们通过统一流转土地、规划种植、规范管理的方式,带动了周边20余户种植户参与特色种植,面积达4000亩,还为40余名村民提供了在家门口就业的机会。”扎赉特旗五道河子农牧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杜岗说。
绿色种植理念的践行,让旱作水稻在保护生态的同时实现增值。当前,兴安盟正加速构建旱作水稻技术推广网络:兴安农垦集团呼和马场建立水稻旱种水管示范园区150亩;乌兰浩特市葛根庙镇团结嘎查建立150亩水稻旱种水管示范园区;扎赉特旗音德尔镇鲜光村建立2000亩水稻旱种水管示范区;扎赉特旗创建1000亩“水稻旱种+全生物降解膜覆盖+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集成创新示范基地……
“示范区集成推广水稻旱种膜下滴灌水肥一体化技术,一次性完成覆膜、铺滴灌管、播种、施肥、覆土等程序,整个生育期按需滴水、随水施肥,可节水70%、节肥30%。水稻旱种水管技术兼顾了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这项创新不仅让旱地变良田,更培育出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农人。”兴安盟农牧技术推广中心副主任田淑华说。
眼下,随着旱作水稻技术的持续创新和示范区的稳步推进,兴安盟将继续深化农业节水行动,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向着“节水高效、生态绿色、产业兴旺”的现代农业目标阔步前行。
文字:记者 刘也
图片来源:扎赉特旗融媒体中心
来源:兴安日报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