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芯片战背后:华为、小米、联想的自研芯之路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0 20:30 2

摘要:数码科技领域,芯片是核心。它决定设备性能,更是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中美芯片之战激烈,国内科技企业意识到自主研发芯片的重要性。华为在困境中砥砺前行,如今已成功上岸,小米和联想也加速自研芯片,5nm起步,这是技术突破,更是国产芯片崛起的希望。

数码科技领域,芯片是核心。它决定设备性能,更是国家科技实力的体现。中美芯片之战激烈,国内科技企业意识到自主研发芯片的重要性。华为在困境中砥砺前行,如今已成功上岸,小米和联想也加速自研芯片,5nm起步,这是技术突破,更是国产芯片崛起的希望。

今天,深入探讨这场芯片大战背后的故事,看这些企业如何在困境中突围,为国产芯片的未来开辟道路。

华为:从困境到突破,引领国产芯片崛起

华为的芯片之路,荆棘与希望并存。多年前,任正非开启华为的造芯之路。美国制裁升级,华为芯片业务面临挑战,但华为没有被困难吓倒,反而不断突破,展现强大韧性与创新能力。

2023年,华为Mate 60 Pro发布,搭载麒麟9000S芯片,采用中芯国际N+2工艺,实现5G功能国产化,展现华为在芯片设计上的强大实力,这是华为的胜利,更是国产芯片的重大突破。

如今,华为芯片研发加速推进,联合中芯国际完成5nm工艺验证测试,良品率逐步爬升,若2024年量产成功,麒麟芯片将重回高端市场,为华为手机业务注入新活力,巩固其在国产芯片领域的领先地位。

华为在AI芯片领域也取得显著进展,昇腾910B AI芯片单卡算力强大,支持千卡集群扩展,已部署于多个国产AI项目,联合中科院、清华大学等机构成立“中国算力网”,构建自主AI生态,提升华为在AI领域的竞争力,为国产AI产业发展提供强大动力。

小米:十年磨一剑,玄戒O1开启自研芯片新征程

小米的造芯之路,波折与希望同行。2014年,小米成立松果电子公司,开启造芯业务。2017年,小米推出首款自研SOC芯片澎湃S1,但因工艺制程落后、基带能力不足,市场表现未达预期,芯片业务进入调整期。小米未放弃,推出澎湃C、P、G、T等多款外围小芯片,积累经验,为冲击自研SoC芯片奠定基础。

2025年5月19日,小米宣布首款自研SoC芯片玄戒O1即将发布,采用台积电4nm工艺,纸面性能对标骁龙8 Gen2,其性能令人期待。玄戒O1发布,是小米在自研芯片领域的重要突破,也是其在高端手机市场的重要布局。

搭载玄戒O1的小米15S Pro,配备高端配置,更具竞争力。小米通过UWB技术拓展“人-车-家”生态链,进一步拓展智能生态。

#图文打卡计划#

联想:5nm芯片SS1101发布,开启自研芯片新时代

联想的自研芯片之路,坎坷与希望交织。1994年,联想曾有意向发展集成电路芯片设计能力,但因种种原因夭折。近年来,联想重新重视自研芯片。2025年5月8日,联想发布YOGA Pad Pro 14.5 AI元启版,搭载自研5nm芯片SS1101,采用台积电5nm工艺,性能对标高通骁龙8 Gen 3和联发科天玑9300,展现联想在芯片研发上的强大实力。

联想投资多家芯片公司,包括寒武纪、思特威Smartsens、芯驰、华兴半导体等,为其芯片生态建设奠定基础,通过投资获取芯片技术资源,与芯片公司形成良好合作关系,推动国产芯片发展。

来源:IICR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