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随着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川西一些地方的农作物遭受野生动物的侵害,除了野猪,猕猴和黑熊致害占比较大。对于小金县、丹巴县多个村庄的村民来说,除了晚上防野猪、黑熊,白天更要防猴群“偷袭”。
据红星新闻报道,随着生态环境改善,生物多样性保护在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川西一些地方的农作物遭受野生动物的侵害,除了野猪,猕猴和黑熊致害占比较大。对于小金县、丹巴县多个村庄的村民来说,除了晚上防野猪、黑熊,白天更要防猴群“偷袭”。
嚣张猴群
糟蹋庄稼、扇狗耳光
红星新闻介绍,在阿坝小金县宅垄镇沉水沟村,猴群的“偷袭”已持续十年,村民总结出猴群多在白天活动的规律。但猕猴作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村民不得伤害这些“特殊邻居”,只能防御。
该村村民罗成刚家去年被猴群糟蹋了数百斤粮食,今年已是第三次补种。今年3月,趁老两口下山看病,20余只猕猴将半亩地翻了个底朝天,饱餐后甚至蹲在牛棚顶上晒太阳。
丹巴县半扇门镇火龙沟二村的村民沈贵昌也有着同样的困扰。他甚至放弃了离家较远的二亩地,想全力把屋前三亩地守住。沈贵昌白天在地边站岗赶猴群,晚上在地边蹲守防野猪。他在田地边修上栅栏,挂上成串的易拉罐瓶,还买了一个望远镜观察……但猴群和野猪还是数次窜进地里,三亩地最终只收了1000多斤玉米,减产过半。去年被猴子抓瞎眼睛的狗因伤口感染死去,今年他打算再养一条作“帮手”。
在甘孜州一处靠近农户家的牧场上,猴群进入牧场翻找食物 图源:红星新闻
在沉水沟村下方的元营村,58岁的赵华林转型成为“职业牧羊人”。因近年种地无收,他改养60只山羊,靠“牧业+山货”维持生计。2023年10月,一群猕猴翻墙入室,不仅找到他家储藏的核桃,还将米面撒得满屋都是。如今,他外出必锁门窗,连矿泉水瓶都要藏好——这些猕猴已掌握开简易门闩、撕地膜、拧瓶盖等技能。
丹巴县梭坡乡东风村村民李明芬发现,近年来猴子已变得越来越聪明,越来越不怕人,“驱赶的时候它们还朝人丢石头。”她曾目睹猴子欺负狗的场景,狗拴在地边,猴子冲上去扇狗的耳光,然后退一步,狗刚好咬不到它……
沉水沟村村支书邹万宏证实,村里有660多人,近半村民因猴害弃种。“猴子有很多群,大的猴群有100多只,也有三五成群的小猴群。”邹万宏介绍,100多只的猴群经常能看到。
猴群频频闯入人类聚居地
还曾发生伤人事件
生态中国网梳理近年的新闻发现,野生猴群闯入人类聚居地的事件时有发生,多人曾遭猴子袭击受伤。
2022年,有网友称,在安徽黄山黟县柯村茅山岭旁县道处,经常会遇到猴子拦车的现象 。当地居民表示,从去年开始,就有猴子在那出现。
贵州广播电视台2023年报道,六盘水市水城区陡箐镇某村一3岁女童随父母上山做农活时疑似被野生猕猴拖走,挂在悬崖处的树枝上,民警翻越两座山搜索3个小时才找到。找到时,孩子身上有抓伤的痕迹。
图源: 贵州广播电视台
2024年1月,苏州市区多地曝出有猴子出没。多个视频显示,苏州上方山的山脚下有猴子顺着人行道过马路;苏州科技大学石湖校区附近十几只猴子“拖家带口”上街玩耍;吴江区某小区有猴子沿着落水管“飞檐走壁”爬至33楼……
2024年4月,海南省万宁市和乐镇英文村发生多起野猴伤人事件,9人被袭击,其中6人为未成年人,年纪最小的仅7个月大。有村民直言自己不敢随意出门。
野猴偷袭村庄,一婴儿被抓伤。村干部供图 图源: 新京报
人在自保过程中导致猕猴受伤或死亡
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
猕猴是亚洲地区最常见的一种猴,生理上与人类较为接近。在我国《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中,猕猴被列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若野猴伤人,受伤的村民是否可以申请国家赔偿?对此,北京盈科(上海)律师事务所合伙人、律师张琦解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野生动物保护法》第十九条的规定,因保护本法规定保护的野生动物,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或者其他财产损失的,由当地人民政府给予补偿。具体办法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制定。因此,受伤村民可以向政府申请补偿,具体补偿办法和程序需要参照当地的相关规定。
那么,当猕猴等保护动物袭击人类时,人在自保(对抗)过程中导致保护动物受伤或死亡,是否会承担法律责任?
“这取决于是否正当防卫。”张琦说,如果能够证明是在正当防卫的情况下,且防卫行为是必要的、合理的,并且没有超过必要的限度,那么一般情况下不会承担法律责任。但是,如果防卫行为超出了必要限度,或者无法证明是在正当防卫的情况下导致保护动物受伤或死亡,那么可能会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
张琦说,根据相关司法解释和法律规定,对于野生动物造成的危害,应当采取预防和控制措施,以减少对人类和财产的损害。张琦建议,在实际操作中,应当尽量避免伤害到野生动物,优先考虑采取非致命性的防卫措施。如果确实发生了野生动物受伤害或死亡的情况,应当及时报告相关部门,并配合进行后续的处理。
来源:澎湃新闻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