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preview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语言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传播速度,迅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甚至成了年轻人交流的主流。不过,随着各种包含低俗等不良网络烂梗、黑话的泛滥,许多青少年开始不节制、不分场合地使用。不少家长和老师在哭笑不得的同时,也开始担忧,如此长期下
内容提要
preview如今是信息爆炸的时代,网络语言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传播速度,迅速渗透到日常生活中,甚至成了年轻人交流的主流。不过,随着各种包含低俗等不良网络烂梗、黑话的泛滥,许多青少年开始不节制、不分场合地使用。不少家长和老师在哭笑不得的同时,也开始担忧,如此长期下去,会对孩子产生不良影响。
如今,网络烂梗、黑话充斥着人们的生活,尤其是在心智尚未成熟、好奇心重的青少年当中十分流行,诸如“栓q”“鸡你太美”“尊嘟假嘟”“芭比q”,还有让人摸不着头脑的“YYDS”“666”等,这些网络烂梗,已经成了青少年之间交流的“秘密武器”,变成日常口语。
我觉得没有文化内涵,显得很没有文化。
——市民
可能像“鸡鸭坤”这些,我觉得挺难启齿的。小孩子讲肯定不太好,一个是不文明,也可能打扰上课秩序。
——市民
针对这种现象,家有四年级小学生的陈女士感到颇为担忧。她说,孩子不仅在日常生活中频繁使用网络“烂梗”,甚至在课堂上、作文里也开始“大显身手”。她就担心,孩子长期接触这些包含不良信息、低级趣味或不当表达的网络语言,会影响沟通和表达能力。
经常听得比较多的就是“你个老6”,这样的语言确实听着不太舒服。还有老师也说过,他也不去写外形,也不去写香味,据说写长得“真6”呀。好奇怪,怎么现在孩子讲这些话这么多?我觉得危害挺大,可能会造成对价值观的扭曲、人生观的扭曲,而且还降低了文化素质和语言表达能力。
——陈女士
其实,在当下互联网时代,讲网络黑话、玩梗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也不乏有一些如“点赞”“硬核”“粉丝”等有现实意义的网络语言和流行语,有的已升级成为正式的汉语词汇,甚至被收入《现代汉语词典》之中。儿童心理学相关专家表示,青少年正处于好奇心和模仿能力强的阶段,缺少理性的判断和思考能力,分不清如何“好好说话”,所以更容易被这些“猎奇”的网络用语吸引,导致滥用、乱用。
一方面,网络烂梗符合了青少年求知欲和好奇心,一定程度上具有幽默、自嘲或反讽的意味,青少年通过玩梗来体验乐趣,能够释放学业和人际关系带来的压力,缓解焦虑情绪,青少年也十分在意别人的评价,使用网络烂梗一定程度上帮助他们融入群体的“流行文化”,避免被排挤。另一方面,通过玩梗,青少年能够展示自己的幽默感和创造力,成为社交中心,受到更多人的关注。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教育汕头示范基地主任 黄明
面对汹涌的网络浪潮,如果不加以正确引导,青少年对于网络表达和规范语言之间的界限认知,可能会越来越模糊。特别是一些暗含低级趣味的语言,长期的模仿和浸染,可能不利于青少年塑造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
在某种程度上,网络语言确实有一定的意义,但如果经常使用,可能会让青少年语言表达变得空洞僵化,思维能力变得狭隘。比如一些孩子在写作时,很习惯自然使用网络烂梗,就很难准确传达自己的思想和情感,很多网络烂梗源于短视频等,可能对青少年的价值观形成容易产生误导,导致价值观扭曲,教育者和家长需要采取积极的措施进行引导和教育,青少年认知水平都比较低,所以要帮助青少年树立正确的语言观念和使用习惯,培养他们的辨证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才能传播网络语言中积极向上正能量。
——儿童青少年心理发展教育汕头示范基地主任 黄明
(网络图片)
这一点,身为家长的陈女士深表赞同,她觉得,对于未成年的孩子,家长有责任和义务对其语言表达和价值取向进行规范引导,才能使他们健康成长。
作为家长我们要以身作则,避免在孩子面前使用网络烂梗,应该鼓励孩子用正式、清晰、有礼貌的语言表达,家长也要加强沟通,解释好烂梗的内容和负面影响,让他们学会辨别网络信息的真伪。
——陈女士
有一种观点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无需担心网络烂梗对孩子的影响,随着时间流逝,那些烂梗终会退出网络的。这样的看法似是而非,网络烂梗让人担忧,是因为侵袭了未成年孩子的精神世界,传递了不良的价值取向。对待网络语言,需要秉承开放的心态,趣味性强、活泼生动、内涵丰富、寓意积极的网络语言,我们都欢迎完全,但烂梗需要反对,乌烟瘴气的网络表达需要抵制。
来源:科普圈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