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月芳菲,法治同行。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推进普法宣传工作,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平安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了“民法典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
五月芳菲,法治同行。2025年5月是第五个“民法典宣传月”,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法治思想,进一步推进普法宣传工作,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平安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开展了“民法典宣传月”系列宣传活动。
法典护“未”来,青春与法行
5月19日下午,平安区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张晓权作为平安区高铁新区学校法治副校长,应邀前往为同学们带去了一堂“民法典为青春护航 守护未成年人的法律盾牌”专题法治讲座。
讲座中,张晓权检察长介绍了《民法典》颁布的重要意义、施行时间、精神内涵,强调公平正义在民法中的核心地位,深入剖析其在保障公民权利、规范社会行为中的重要作用,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让《民法典》中隐私权保护、财产权界定、侵权责任划分等晦涩法律条文,转化为通俗易懂的“青春指南”。
“作为小学生,能不能自己到商场里选购商品?过年时自己收到的压岁钱应该由谁管理?未成年人在网络游戏充钱,能退还吗?”结合学生关切的热点问题,引导大家思考互动,帮助学生加深对重要条文的理解与记忆,学会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努力达到“一个学生”带动“一个家庭”的法治宣传目的。还普及了个人信息保护知识,提醒大家增强防范意识,避免信息泄露与侵权行为;针对校园安全,引导同学们增强法律意识、提升依法维权能力。
法典护民生,普法润民心
“车辆在小区内被刮蹭物业是否有责任?”“在网上被辱骂造谣,如何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夫妻共同债务如何界定?”
5月19日上午,平安区人民检察院组织干警来到中心广场参加全区“民法典宣传月”集中宣传活动。干警们通过设立咨询台、发放宣传手册等形式,围绕《民法典》中与群众生活息息相关的热点问题,为群众答疑解惑,用“接地气”的宣传方式,让群众在轻松的氛围中了解《民法典》。还详细介绍了民事检察职能、未成年人保护和信访条例等相关内容,让群众了解检察机关在维护群众合法民事权益,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方面的职能作用。
云端法典课,“典”开新视界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民法典要实施好,就必须让民法典走到群众身边、走进群众心里。平安区人民检察院推行“互联网+普法”模式,在微信公众平台设立“民法典宣传月”专栏,发布民法典普法知识,积极运用图解、视频等适合新媒体传播的方式,方便群众快速获取要点,提高群众参与民法典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扩大民法典宣传覆盖面和社会知晓率,推动《民法典》深入人心、落地生根。
民法典不是束之高阁的法条,而是你厨房的烟火气,是楼下的停车位,是深夜回家的一盏灯,它守护你生活的每个标点符号,更是检察机关践行司法为民的重要抓手。下一步,平安区人民检察院将持续深化对民法典的学习宣传贯彻,聚焦民生热点、治理难点,精准监督,主动履职,让民法典精神融入人民生活、守护万家灯火,为建设法治社会、护航群众美好生活提供坚实有力的检察保障。
来源:平安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