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短信,38万就没了……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5-20 18:14 2

摘要:电话接通后,对方自称是某购物平台“客服”,称罗女士此前误开通了保险服务,当前寄送的正是保险通知单,且无论是否领取,每月都会自动扣除2000元费用。若不需要,“客服”表示可以指导关闭。这让罗女士慌了神,急忙要求取消服务。

近期,

罗女士突然收到

一条快递签收提醒短信。

她满心疑惑,

自己近期并未网购,

这神秘快递究竟从何而来?

带着疑问,

她拨打了短信中的联系电话。

电话接通后,对方自称是某购物平台“客服”,称罗女士此前误开通了保险服务,当前寄送的正是保险通知单,且无论是否领取,每月都会自动扣除2000元费用。若不需要,“客服”表示可以指导关闭。这让罗女士慌了神,急忙要求取消服务。

在“客服”的引导下,罗女士先是登录对方提供的QQ账号并接通语音电话,随后又登录手机银行APP,下载云服务APP。在该APP中完成一系列复杂操作后,她又进入指定网址,在网页中与所谓的保单“客服”取得联系,并配合完成刷脸等实名认证流程。

然而,当38万元的银行扣款信息传来时,罗女士才意识到自己落入了诈骗陷阱。她立即挂断电话,赶往派出所报案。

案例

剖析

“快递短信引流 + 冒充客服”

新型诈骗套路

虚假快递信息“引流”

骗子通过群发虚假快递签收短信,利用人们对未知包裹的好奇心理,诱导受害者拨打短信中的电话咨询。

冒充客服制造恐慌

假冒平台客服身份,编造如“百万医保”“直播会员”即将大额扣费等虚假理由,引发受害者恐慌情绪,使其在慌乱中丧失警惕。

诱导操作实施诈骗

第三步

以协助关闭服务为名,引导受害者下载屏幕共享APP、访问涉诈网站,并诱导其进行刷脸、指纹验证等操作,借此盗取账户资金。一旦得手,骗子便迅速消失,让受害者追悔莫及。

1.快递信息多核实:收到快递取件通知时,务必通过官方购物或快递平台确认是否存在真实订单。若在取件处无法正常取件,要通过官方渠道反复核实,切勿轻信陌生短信。

2.客服来电需警惕:凡是自称平台“客服”,以开通某项服务将扣费为由,主动提出指导关闭的,一律认定为诈骗,不予理会。

守护财产安全,

需时刻保持警惕。

转发这篇警示,

让更多人远离诈骗陷阱!

供稿:重庆市反诈骗中心

签发:许传静

审核:申杨帆

编校:徐 静

关注我 关心你

重庆刑侦

重庆刑侦

微信视频号

“反诈大闯关”答题

轻松get反诈技能

写留言

来源:洞察冷暖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