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禁言媒体、在克什米尔增兵至50万,让巴方也不敢懈怠 ,一架巴基斯坦政府专机在我国西部机场停了三天。
印度真会整活啊,明明都停火了,还把局势闹得这么鸡犬不宁。
就是为了找回所谓的面子。
禁言媒体、在克什米尔增兵至50万,让巴方也不敢懈怠 ,一架巴基斯坦政府专机在我国西部机场停了三天。
5月中旬伊斯兰堡起飞的一架AP-GPS编号巴基斯坦政府专机,落地中国西部某军用机场。
没有媒体报道,也无任何官方通告。
航班路径仅由民间航空观测平台捕捉。
它没有离开,也没有公开接待程序,更没有记者拍到任何画面。
这不是一次常规访问,更像一场提前约定好的深层会谈。
据接近军方信源透露,此行由高级别战略安全官员带队,议题涵盖五代机引进、边境高原战法适应、情报链路共享等内容。
三天不动,既不是因为不忙,也不是因为无事,而是要谈的事情,不适合让外人知道。
几乎同一时段,印度国防部发布通告,宣布在克什米尔与拉达克方向进一步增兵。
这一轮调动涵盖山地步兵、机械化单位、空降团与边防警察,部署总数突破50万人。
卫星图像显示,印军在查谟、列城方向修建新型掩体、前沿机场、临时通信枢纽,保障链条拉得很长。
这已不是“日常边防”,而是具备实战前置部署特征的全面筹划。
部署之密,调动之快,说明这一波不是演戏是准备。
比起地面兵力,空中的变化更引人注目。
据《印度快报》报道,印度空军已将最新批次阵风F4版本战机部署至乌达姆普尔和阿瓦特普尔两个高原机场。
F4是达索公司2024年底交付的新构型,具备增强隐身性能、空地打击能力、远程数据链协同等新特性。
重点是,它针对高原飞行环境做了航电优化,特别适配中印、印巴边境的复杂气候与海拔条件。
分析认为,此次部署意图明确:在空中形成压制优势,提前布局边境空权控制。
对巴基斯坦而言,JF-17 Block III难以完全应对。对中方而言,F4的高原部署也在挑战战略稳定。
更值得关注的是,印度陆空联合部队在拉达克启动“蜂影-25”无人集群战术演练。
这次演练首次实装测试了“战蜂”系列国产无人机与以色列“哈比”反辐射无人平台,目标是模拟多目标突防、远程火力引导、电子干扰压制。
演练蓝军设定为“联合边境阵地”,虽未公开点名,但从地形匹配与演练方向看,直指中巴边界。
如果说阵风F4是空军拳头,那蜂群无人机就是“游击刀子”。
与这些军事动作同步发生的,是印度国内一轮罕见的信息封锁。
《今日印度》《印度快报》《NDTV》网站上相关报道突遭下架,社交媒体账号更新被暂停或清空。
多名外媒驻印记者证实,印度新闻管理局向主要媒体机构发出内部通知,要求暂停关于边境增兵、战机部署、无人机演练等信息的公开发布与评论。
更有数个军情类自媒体账号被直接封禁,甚至连部分军事论坛也被“技术调整”。
这种操作并不常见。
印度媒体一向热衷边境议题,此番“集体沉默”,多少说明了事态的敏感程度。
但这次会谈规格更高,背景也更复杂。
消息透露,此次闭门对话内容至少涵盖四个方向:
歼-35提前交付节奏;
高原环境下的适配升级;
联合空情链路搭建;
针对蜂群战术的电子战防御体系部署。
巴方内部评估认为,现有JF-17 Block III平台在面对阵风F4与蜂群无人机双重压力下,防御体系存在短板。
而中方的隐身战机、雷达平台与电子干扰系统,是现阶段唯一可用的“系统级支援”。
巴铁专机三日不动,是静水藏锋;印度边境50万重兵压境,是布局已成。
阵风F4升空、蜂群战术亮剑,媒体全面禁言,这是实战前的静压。
这一局走到哪一步,不只看谁先出手,更看谁能稳住局面。
参考资料:
徐量2025-05-20媒体已被禁言,印度增兵至50万,巴铁专机直飞中国,一待就是三天
来源:小拉谈古论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