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又抬头?专家提醒:当前仍处于低水平波动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17:30 2

摘要: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4月(3月31日-5月4日)全国哨点监测数据,结果显示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南方省份的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尤其是15岁及以上年龄段的阳性检出率最高,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其疫情增幅已逐渐趋于平缓。

近期,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新冠感染又抬头#的话题登社交媒体热搜榜,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中国疾控中心检测数据显示,近期全国新冠阳性率攀升

中国疾控中心发布了4月(3月31日-5月4日)全国哨点监测数据,结果显示全国多地新冠阳性率呈现明显上升趋势,南方省份的阳性率高于北方省份,尤其是15岁及以上年龄段的阳性检出率最高,部分阳性率上升较早的省份,其疫情增幅已逐渐趋于平缓。

▲门急诊流感样病例新冠阳性率明显增长:新冠病毒阳性率从7.5%升至16.2%,连续三周位居所有呼吸道病毒首位,超过了鼻病毒和流感病毒。

▲住院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病例新冠阳性率有所上升:新冠阳性率从3.3%升至6.3%,同样连续多周居首。

我市疫情上升,但仍处于低水平波动,可控!!

我市新冠监测数据显示,目前我市疫情呈上升趋势,阳性检出率上升明显,但疫情仍处于低水平波动。本轮疫情高峰有以下特点:一是与上一次高峰间隔长,距本市上一波疫情高峰(2024年夏季)已近一年; 二是疫情峰值较低,目前疫情水平与2024年流行季高峰相当,但远低于2023年高峰水平; 三是病例症状轻,报告病例中以轻症病例为主,无死亡病例报告;四是引起此轮疫情感染的主要是NB.1及其亚分支(XDV.1.5.1进化分支),它们仍然属于新冠病毒的奥密克戎(Omicron)家族, 未发现新型变异株。

赣州市疾控中心提醒: 这波“反弹”不是突如其来的新疫情,而是常规流行节奏中的一次小高峰。目前本市新冠病毒活动强度呈阶段性低水平波动趋势,预测6月初本市新冠病毒感染疫情将趋于平稳。

本轮新冠的症状特点

症状特征具体表现起病轻,但拖得久发烧多为1-2天缓解,咳嗽咽痛常持续7-14天甚至更久“感冒感”很强,不典型轻咳、鼻塞、咽干、流涕为主,发热不明显部分人有“气道后遗症”持续咳嗽,夜间重,有气喘、声带疲劳、肋骨痛儿童与高危险人群表现部分儿童发展为急性喉炎、低氧,老人出现持续高热、呼吸困难

这三类人要注意防范

对大多数健康人来说,这轮新冠的症状相对轻,不用过于担忧,但也不能掉以轻心,一方面它可能会影响体力;另一方面也可能会传染给家中体弱的老人、孩子或慢性病人,带来严重后果。

这三类要注意防范:

▲60岁以上老人

▲有基础病的人(糖尿病、高血压、慢阻肺、肿瘤等)

▲免疫力低下者(如肿瘤放化疗期、器官移植患者等)

确诊新冠后尽早使用抗病毒药物(如奈玛特韦/利托那韦等),可显著缩短病程。抗病毒药物在感染早期使用效果最佳,能有效抑制病毒复制,缩短病程,降低重症风险。

防疫指南

一是保持良好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或手肘遮住口鼻;注意手卫生,避免用不洁净的手触摸眼、鼻、口,以减少病原体传播风险。

二是倡导健康生活方式。要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和充足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保持室内良好通风,建议室内场所早晚各通风半小时;出现发热、咳嗽或其他呼吸道感染症状时,根据需要及时就医,在就医过程中需全程佩戴口罩。

三是科学佩戴口罩。在人群密集场所或乘坐公共交通工具(如飞机、火车、地铁等)时建议佩戴口罩,尤其是老年人和一些有慢性基础性疾病的患者,减少感染风险。

内容来源:赣州疾控

图文仅用于健康科普,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