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5月18日,北宫镇以“传承农耕文化 趣味农事迎小满”为主题,通过辛勤的劳动,孕育新“薯”光的实践活动。开地犁田、耕种红薯、科普农事、手工体验等农耕活动联袂上演,原汁原味地展现出古老的农耕文化,吸引了众多辖区群众前往寻找多彩乡愁,在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同时,领略诗
5月18日,北宫镇以“传承农耕文化 趣味农事迎小满”为主题,通过辛勤的劳动,孕育新“薯”光的实践活动。开地犁田、耕种红薯、科普农事、手工体验等农耕活动联袂上演,原汁原味地展现出古老的农耕文化,吸引了众多辖区群众前往寻找多彩乡愁,在体验传统农耕文化的同时,领略诗意中华名枣庄园的魅力。
首先,工作人员向大朋友们、小朋友们详细讲解了小满节气的由来和特点。小满是夏季的第二个节气,意味着夏熟作物的籽粒开始灌浆饱满,但还未成熟,只是小满,还未大满。在这个时节,气温逐渐升高,雨水充沛,是农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通过生动的讲解和有趣的互动,让小朋友们了解到小满时节的气候特点、农作物生长情况以及与之相关的传统习俗。
随后,小朋友们开始了草帽涂鸦环节。他们拿起五颜六色的画笔,在草帽上尽情发挥想象力,绘制出各种可爱的图案和形状。这一环节不仅锻炼了小朋友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还让他们感受到了艺术的魅力。
最后,辖区群众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来到田间,学习如何搓菜籽,感受着劳动的乐趣和收获的喜悦。这一环节让小朋友们更加深刻地体验到了农耕文化的魅力。
田间地头,一片繁忙而有序的景象,仿佛一幅生动的农耕画卷在眼前徐徐展开。
与此同时,市民活动中心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在线上同时开展 “小满蚕韵·丝扇传情” ——云上非遗蚕丝扇制作活动,让大家深入了解小满节气的内涵与民俗。
非遗“云端导师”走进北宫镇线上大讲堂,为辖区群众介绍小满节气的来历,带领辖区群众领略蚕丝扇的历史底蕴,揭秘其精湛制作工艺。蚕丝扇,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其轻薄如翼的蚕丝面料、细腻精巧的制作工艺闻名于世。非遗老师分步演示蚕丝扇的制作流程,大家跟随老师的视频讲解,从扇面构思、蚕丝铺陈到细节装饰,在老师一步步耐心指导下,发挥创意,亲手制作一把把精美蚕丝扇。大家以丝线为媒,穿越千年时光,在方寸扇面间感受非遗文化。
下一步,北宫镇市民活动中心将持续探索更多优秀传统农耕文化传播方式。数字赋能非遗农耕,云端畅享走进群众身边,让更多辖区群众喜爱优秀传统农耕文化,深入推进文旅融合,走出一条乡村特色产业振兴发展的道路,以二十四节气传统文化为切入点,通过中华名枣庄园特有乡村文化场景新空间资源,与传统农耕文化有机结合,以大型节庆赛事为契机,让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在新时代焕发蓬勃生机活力,吸引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乡村文化传承队伍,把生活气息浓郁、深受群众喜爱的节庆活动打造为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农耕文化的重要平台。
来源 丰台区融媒体中心
丰台时报
通讯员 窦媛媛
编辑 霍秋蕊
审核 肖园
来源:弱电乡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