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天我们身处信息洪流之中:刷不停的短视频,收不完的社媒推送,实时变化的热搜榜单......从口耳相传到信息爆炸,社交媒体与AI算法“改写”了传统新闻业,也对当代人的生活和认知等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
今天我们身处信息洪流之中:刷不停的短视频,收不完的社媒推送,实时变化的热搜榜单......从口耳相传到信息爆炸,社交媒体与AI算法“改写”了传统新闻业,也对当代人的生活和认知等方方面面产生深刻影响。
为什么信息越丰富,我们反而更焦虑?“贴心”的算法,到底会不会建造“信息茧房”?流量至上的社交媒体,是否在加速“娱乐至死”的预言?澎湃问吧邀请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邓建国,一起聊聊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
我们为什么会信息焦虑
@药师傅:互联网让信息传播更高效,可是为什么信息越多越会焦虑?普通人应该如何应对铺天盖地的新闻和信息?
邓建国:弗朗西斯·培根说,“知识就是力量”(Knowledge is Power)。这里“知识”可以理解为“提炼后的优质信息”,但这个词也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知道”(To know something)。在很多时候,比其他人更先知道某事能为我们带来力量和优势,对此我们奉为圭臬。
但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提出了一个人类的信息接收带宽为“7”的假设。例如,中国古诗有七言绝句、电话号码7位数最好记等。这说明人脑的信息处理能力是有限的。我们接收的“信息量”和我们获得的“信息收益”并非正相关关系,而是呈“倒U型曲线”关系。信息获取到一定程度,我们会出现信息饱和——接收的信息越多,大脑越卡顿,受益越少。但同时由于“Knowledge is Power”已经深入我们骨髓,于是我们出于“担心自己被落下”的心理(Fear of Missing Out),拼命地去搜寻和收藏信息,虽然大部分都没有能力消化。
正是在这一害怕被落下的“恐惧”(因而失去Power)和无力消化所有信息的“无能”之间,我们焦虑万分。如何应对?减少恐惧,提升能力:
1. 少吃垃圾信息,多吃优质信息,多读和多拆纸质好书,提升批判性获取信息的能力;
2. 适当“禁食”——即进行所谓“信息斋戒”;
3. 多跟你信任和佩服的人聊天,学习他们的信息获取和处理方式;
4.多锻炼身体。
“信息茧房”真的存在吗
@didipei:普通人应该如何逃脱算法造成的信息茧房?
邓建国:“信息茧房”这一概念最早由美国法学家凯斯·桑斯坦提出,他担心互联网时代人们只选择符合自己喜好的信息,导致视野狭窄。然而,这一担忧更多是基于对新技术的恐惧和假设(hypothesis),而非实证研究的结论。例如,一些科学研究表明,人们实际接触到的信息比他们想象的更具多样性,这表明“信息茧房”可能并不像人们普遍认为的那样普遍存在。但“信息茧房”很符合人们的常识经验,因此常常被人们引用。
我个人认为,量化取向的传播学研究过于关注微观和短期效果,而且从研究倾向上而言是倾向于保守的,对大部分假设都持“先怀疑后确证再相信”的姿态,这就容易导致研究者带着“要证伪该假设”的有色眼镜去寻找相关的有利证据,结果就“真的”找到了,于是就证伪了该假设。所以这类研究有着结构性瑕疵,其结论也是可疑的。也正是如此,传播学研究史上出现了第二波的“媒介效果巨大论”。
“信息茧房”效应是否存在,在多大程度上存在,很可能因人而异,且效果很可能是长期的、隐蔽的和较难测量的。普通人如何逃脱其影响,主要还是要具备常识(兼听则明,偏信则暗)、培养批判性思维和媒介素养(社交媒体、算法和人工智能)。
应该指出的是,“信息茧房”并不是在互联网时代才出现的,也并非一定是外部强加的。有人指出,在信息极大丰富和唾手可得的时代,一个人的认知却极为低下,这不是能力问题而是道德问题。我认为这是有道理的。
假新闻更容易传播?
@山有木兮卿无意:互联网时代,即便假新闻被辟谣了,为何会被更快传播?普通人如何分辨真实性呢?
邓建国:与其说是假新闻流传更快更广,不如说是与人们利益相关(例如健康、食品、教育、医疗、交通)的新闻流传更快更广,只不过后来这些新闻被证明是假新闻。也正是因为发现那些与人们利益相关的新闻流传更快更广,于是有些人在炮制假新闻时,就会刻意让其与人们的利益相关。
对与自己利益相关的新闻,无论真假,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是人的正常心理,而且在社交媒体上转发到朋友圈提醒亲朋好友,还可以给自己树立一个先知先觉,关心亲朋好友的正面形象,而且即使转发的新闻被证明是假新闻,也不会被亲朋好友责怪,也不必承担法律责任,所以被人认为是只有好处没有好处的行为,但转无妨。
假新闻被多层级地、裂变式地转发后,即使源头被修改或删除后也很难影响到被转发的版本。加上人工智能分发有一个趋势——它在生产假新闻上非常高效,但在更正假新闻上无能为力。
热播剧《新闻女王》单集开头引言
普通人如何识别假新闻?请记住:
1. 真新闻通常都至少有5W。如果都没有,就很可能是假新闻;
2. 让子弹多飞一会儿,不急着转发;
3. 从多个来源校对同一条新闻。
社交媒体,娱乐至死?
@鲸鱼:人们的日常生活包括食宿衣娱,医学文体等上下游产业,还有能源、材料、信息、金融、机械、交通、仓储等上下游企业,我们可以刷到的信息大多是和消费文艺娱乐生活相关的信息,并且人们对负面有争议的信息关注度更高,自然心态会受到影响,消费多储蓄少了也会焦虑。
社交媒体是否可以在盈利的同时创造更多公共空间?是否可以给到工人和农民等普通人更多关注,避免信息资源上的贫富分化?
邓建国:理解你的意思。信息传播确实越来越多地关注娱乐等方面,关注重要议题的优质信息很少,但这背后的原因很多:1. 公共政策;2.商业模式;3 人性。因为人的大脑都好逸恶劳的,以及倾向于关注坏消息以利于自己的生存与发展,这属于“进化论倾向”。
社交媒体要创造更多的公共空间需要同时克服以上三个方面的阻力,面临较大的障碍。实际上,一些社交媒体的市场下沉到农村,让大量的工人和农民有了表达、展示、参与、监督和商业变现的机会,让他们在一定程度上不再仅仅为机构型媒体的被动塑造对象和城市居民的凝视对象。从根本上而言,社交媒体的商业性大于公共性,对信息少数群体(the information-haveless)的更多关注需要一揽子的综合措施才能实现。
新闻业会是夕阳行业吗?
@长白山的雪: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的存在的意义是什么呢?您觉得新闻传播业未来会成为“夕阳行业”吗?
邓建国:对于专业新闻工作者存在的意义,简要而言,可以这么看:
1.人要生存和发展必须与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其中“信息交换”很关键、频繁,但也很隐蔽,因此常常被我们所忽视。“感官知觉剥夺”实验告诉我们,人的生存无时无刻不需要这种信息交换:关于自己的信息和关于自己所处的环境的信息都需要。
2.将社会比喻成一个有机体,道理亦同。
3.事实证明,自媒体是对这个信息交换系统的有力补充和平衡,但并非完全可靠的信息系统。
4.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应该是实现以上信息交换功能的可靠系统。
5. 因此,通过其是否实现了该功能,我们可以评价“专业的新闻工作者和新闻机构”的存在价值。
关于“新闻”:只要人类和人类社会存在一天,人们对“新闻”的需求就不会死。至于以何种方式提供,以及由谁来提供这些新闻则会与时俱进。
关于“传播”:它的应用则更为广泛。詹姆斯凯瑞说,人类社会不仅通过communication而存在,而且就是存在于communication中。
因此,新闻传播业绝不会成为“夕阳行业”。
邓建国 x 澎湃问吧
来源:米西说剧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