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说来也怪,自从特朗普重返白宫,前总统拜登仿佛就成了特朗普政治世界里的引力中心,不是说特朗普与拜登之间的隔空对骂,而是实实在在把拜登塑造成了自己叙事的主角。
[浮云]特朗普和拜登的相爱相杀大戏演了不是一年两年了,在特朗普第二次竞选的时候两人可没少吵嘴架,在特朗普上任之后自然也没有忘记这位“老朋友”。
有人统计特朗普在上任的100天里,提及拜登足足580次,这样看来拜登才是特朗普政府的核心,如果拜登倒了,特朗普的政权都有可能不稳。
特朗普为何如此频繁的提及拜登?为何说拜登倒了会影响特朗普的政权?
说来也怪,自从特朗普重返白宫,前总统拜登仿佛就成了特朗普政治世界里的引力中心,不是说特朗普与拜登之间的隔空对骂,而是实实在在把拜登塑造成了自己叙事的主角。
在第二个总统任期的100天里,光是在公开场合点名道姓地提及或批评拜登,就多达580次,这数字惊人,平均一天要骂前任6趟还不止,与其说这是一种旧怨难消,不如说是一种策略需要,特蓝屏需要一个不断出现的“失败者”符号,一个永恒的“假想敌”,以此来定义和稳固自身的政治存在。
特朗普要通过不断指着另一个人说“看他多糟”,来证明自己“多好”,连拜登自己都看透了,生病前不久,他接受采访时还打趣说,特朗普好像需要一个“沙袋”,很高兴自己这把老骨头还能派上用场。
这套围绕着拜登建立起来的批判体系,几乎像毛细血管一样,渗透到了美国政治的每一个角落,拿经济来说,2月亚利桑那州的集会上,特朗普当着众人面撕掉了拜登签署的《气候投资法案》,咬牙切齿地说,就是这玩意儿把美国经济拖下了水,导致那个季度的GDP下跌。
油价飙升到每加仑五块钱?在特拉普嘴里,全赖拜登政府早年暂停页岩油开采的决定,那些环保禁令简直就像锁链一样捆住了美国的能源产业,特朗普手下的官员也跟着造势,一个劲儿地说正在积极恢复钻井许可,暗戳戳地暗示都是拜登政府挖下的坑。
移民问题更是如此,4月份纽约地铁发生了袭击案,特朗普立马把拜登2021年“开放边境”的视频片段拿出来剪辑包装,到处播放,意思再明显不过,就是想说拜登把“恶魔放进了美国后院”,才导致了治安恶化。
就连特朗普去国外参加外交场合,对拜登的批评都能成了他的固定开场白,在北约峰会上他为了证明现有防务开支问题源自拜登,甚至拿出一张泛黄的旧照片给德国领导人看,声称这是拜登当副总统时期的承诺出了岔子,结果事后一查那照片拍的时间比拜登当副总统还要早得多。
这就是特朗普批判体系的运作模式,不管什么问题总能绕回到拜登身上,然后大吼一声“都是他的错,我要来收拾残局!”
这种将自身合法性建立在狂批前任基础上的策略,其根基常常是不稳固的,就拿特朗普大做文章的季度GDP下跌来说,经济学家们看到的更多是因为特朗普政府自己恢复了对华增加25%关税等贸易保护措施,这些举措可能推高了物价指数,抑制了消费。
至于他口中的“能源产业被铁链锁住”?能源部内部文件显示,他们确实发放了百余份新的开采许可,但其中绝大部分不是被前政府卡住,而是陷在环保诉讼的法律程序里走不动,这是现实的法律障碍,不是拜登政府的一纸禁令能概括的。
即便如此特朗普政府上台后大力推动废除拜登时期的百余项行政命令,并宣称要“纠正拜登的错误”,但实际情况却是其中近九成为联邦法院所冻结,难以实施,所以特朗普的口号喊得震天响,实际能上能行的却不多。
把拜登塑造成一切问题的源头,对特朗普来说,确实是一个好用的工具,它成功地为他提供了一个转移公众视线的绝佳靶子,将人们对于当下困境的牢骚引向前任,而不是审视自己新政府的政策究竟怎么样。
通过渲染自己正在执行一项神圣的使命,也就是“清理拜登留下的烂摊子”,特朗普也成功地维系住了自己核心支持公民的忠心度。
传闻在一场募款晚宴上,有金主小心翼翼地问特朗普,该怎么应对民主党未来涌现的新秀?特朗普想都没想脱口而出:他们不过是拜登的提线木偶!
这句话立刻引爆了现场的气氛,全场沸腾,攻击拜登在凝聚基本这方面就是有着奇特的魔力,甚至比谈论民主党内部真正有潜力的新领袖还要奏效。
在美国的政治生态中,针对对手核心人物的负面宣传往往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它不仅能够激发支持者的愤怒和团结意识,还能有效转移公众注意力,使原本可能成为焦点的问题被边缘化。
这也是美国政坛中的一大问题,越是激烈的对立情绪越容易获得关注和支持,而理性讨论的空间则逐渐缩小。
任何策略都有其代价,这种过度依赖批判前任的模式,开始显现出一些隐患,甚至开始自我反噬,这种策略使得特朗普政府在很多需要拿出具体方案的关键领域,显得有些捉襟见肘。
当所有问题都能简单粗暴地归咎于拜登,而解决方案只是“撤销拜登禁令”时,具体的执行细节和预期效果往往被模糊处理了,就像特朗普说的要增加能源产量,可仅仅撤销禁令并不能解决那些烦人的法律诉讼等现实障碍。
公众也并非傻子,持续不断地“甩锅”正在消耗一部分选民的耐心,CNN的民调显示,高达四成的受访者认为现任政府“过度纠缠过去,耽误了眼前真正需要解决的危机”。
美国正面临通胀、移民潮等现实挑战,老是回头看、老是抱怨前任的做法,已经让一部分人感到疲态和反感了。
特朗普政治策略中潜在的一个巨大脆弱点。他的策略高度依赖于一个具体、活跃的政治靶子拜登。
如果拜登真的不得不彻底淡出政治舞台,归于沉寂,那么特朗普将会失去一个最趁手、最方便的“替罪羊”,他再也不能轻轻松松地把当前的困境都推到前任身上了,这不仅会让他的很多犀利口号失去攻击目标,甚至可能导致公众开始重新审视拜登执政时期的一些政策,反而对他不利。
一旦失去拜登这个强大的、共同的“假想敌”,共和党内部原本因共同反对拜登而被暂时压制的各种声音,无论是温和派还是其他不同路线的力量,都可能重新出现问题,这无疑会增加特朗普在党内进行领导的难度。
特朗普是“需要”拜登持续“存在”的,无论是作为一个可以不断攻击的对象,还是作为一个策略上需要时刻对照的参照点。
如果美国政治始终沉溺于新旧总统的循环互搏和无休止的“甩锅”游戏,而忽视了自身制度基础的衰败和现实挑战的累积,那么今日特朗普对拜登的过度依赖,或许正预示着他自己在未来可能面临的困境。
信息来源:
来源:墨迷聊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