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年没案源,欠债十几万,青年律师到底图什么?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5-20 16:46 2

摘要:凌晨时分,刚处理完合同的我看见所里一位律师正在办公桌前愣神,一起走时他点了根烟,诉说着近段时间的压力:半年零案源,卡座费、管理费、人情吃饭、还有交通杂七杂八的开销,一年下来负债十几万,他好像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了。

半年没案源,欠债十几万,青年律师到底图什么?,北大法宝,6分钟

凌晨时分,刚处理完合同的我看见所里一位律师正在办公桌前愣神,一起走时他点了根烟,诉说着近段时间的压力:半年零案源,卡座费、管理费、人情吃饭、还有交通杂七杂八的开销,一年下来负债十几万,他好像找不到努力的方向了。

前几天,一个刚执业不久的师妹来问我:“听说现在青年律师很难混,老律师又垄断资源,那我们这些新人是不是没戏了?”

我盯着他那张充满憧憬的脸,想了半天,最后还是回答她:“既然都执业了,那就试试看吧,说不定能拼出一条血路呢。”

##01

客户不选你,是他根本不知道你专业

刚执业那会儿,也觉得自己是金刚狼,披着律师证就能打天下,半年下来,才发现自己啥也不是。

一个现实问题:客户为什么不选你?不是你不专业,而是他根本不知道你专业。

客户不是傻子,尤其是企业客户,反而太精。他们不是不信年轻人,而是他们要的是“稳”。无论你在学校里多厉害,现实办案中很多细微之处,稍有不慎就能毁掉一个案子,客户不敢赌。

那有没有例外?有,但少。年轻律师偶尔也能签下几个案子,但靠的多是别人介绍的案源,要么是亲戚朋友关系,要么价格极低,像有些客户预算有限,不敢请有经验收费高的律师。

但你不能指望靠这种案源撑起职业生涯,只能是熬过执业初期艰难的过渡期。

有人说,客户就喜欢老律师,因为有“经验”,所以年轻人没希望。

老律师当然有经验,但经验不是他们的专利,尤其是在一个变幻日新月异的社会。

可以看看现在的新媒体营销、AI、数据合规、算法规制、反垄断新规……很多年轻律师的身影,一个每天学新规、写案例、跑前线的青年律师,远比一个只会讲“我以前经办过某某大案”的老律师,更懂现在企业真正在担心什么。

说白了,经验主义如果能打败市场逻辑,那电商平台早就被实体商场打垮。老律师赢的是人脉积累,而不是年龄这个表面数字上,年轻律师如果能把时间投入在内容产出、圈层建立、细分赛道深耕上,我相信客户依然会选你。

这才是律师行业残酷又公平的地方:不是靠熬资历,不是靠喊苦,而是靠谁更快看清现实、调整方向、先下手为强。

#02

“客户不懂法”,不是客户的错

做律师的,最怕客户突然来一句:“我看网上说的跟你不一样。”

但这件事真不能怪客户。

抖音、小红书、知乎、AI机器人、法律咨询平台……全网都是“案件分析”、“律师观点”、“一键生成起诉状”。客户为什么还要花2000块来找你聊个案子?

他不知道你专不专业,他只停留在哪个更便宜的表面层上。

在这个点上,很多青年律师该思考一下:

你有能力讲专业,但有没有能力把它讲得“听得懂”?

你想打造个人品牌,但有没有站在客户的恐惧与需求上沟通过?

你看不上免费咨询,但你有没有想过,这可能是客户认识你的唯一入口?

律师这行,没有人能躺赢。你要不是顶级大佬(比如专打资本市场疑难项目那种),就得学会讲人话、做营销、拼圈子。说句实话,连外卖平台都知道“赠送优惠券”来吸引你来打开软件,增加转化率。

你不做营销,没有资源,凭什么要求客户一上来就高看你一眼,委托你办案?

#03

行业变了,律师不能原地等客上门

青年律师是这行最苦的,但也可能是最有潜力的一批人。以前找客户,发传单、印名片、等朋友介绍。

现在呢?也可以这么做,但更多的潜在客户活跃在互联网上。例如很多客户会在某音某书上搜“如何处理装修合同纠纷、离婚诉讼注意事项、劳动仲裁流程”。

你发个法律问题咨询上去,平台上很多律师(法律咨询公司)会主动找上门,或者律师自己运营法律内容,而这些内容背后,是无数个凌晨三点录视频、写科普、回私信的夜晚。

你觉得他们吃力不讨好?但确实能讨好的,能讨好客户、讨好算法顺便再讨来点案源。

你不做内容,就永远只能比价格;你不打造IP,就永远只喝粥水吃不上饭。

在卷内容这条赛道上,年轻律师恰恰是最有优势的你能说会写、能剪视频、能跟热点、能互动,这些技能很多老律师根本不会也不愿意学的。

做律师,最大的问题不是没人带你飞,而是你不想自己飞。

不同于公检法,律师没有编制保障,不是铁饭碗,客户只看结果、市场只认能力。这行业,从来没有稳定二字,只有“迭代”两个字。

有人靠流量出圈,有人靠业务做深,有人靠平台合作起飞,还有人……永远坐在工位上,看着别人飞。

别误会,我不是要大家都变成自媒体律师或者去直播卖服务。我是说,你得找到一个你自己的赛道,然后沉下去,不断迭代自己。

“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残忍点说:不是每个人都能承担大任,很多人只是被苦过熬不住然后被淘汰了而已。

#04

难的不仅是青年律师

其实不是年轻律师不够专业,也不是他们不够努力,是整个行业的筛选机制让专业和努力显得有些微不足道。

说实话,谁都像做个世俗意义上的成功律师,出门开豪车、饭局不断、案源滚滚。

但更多时候,也只是个穿着西装外壳、背着卷宗、加着班、还着房贷的普通人。

律师这个行当,从来都是精英游戏,是一个没有底线焦虑、没有止境竞争、没有岁月静好的职业。但它也是在改变你的命运、提升人生厚度、不断拓宽视野的职业。

律师这行,不是天堂,不是地狱,更像是修罗场,难的并不只是青年律师这一群体,坚持与否,量力而行。

(本文声明 | 本文章仅限学习交流使用,如遇侵权,我们会及时删除。本文章不代表北大法律信息网、北京北大英华科技有限公司及北大法宝学堂的法律意见或对相关法规/案件/事件等的解读。)

来源:北大法宝学堂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