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戒除?脑机接口攻克数字成瘾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5-20 16:46 2

摘要:在地铁、餐桌、卧室等场景中,无数人被手机屏幕荧光笼罩,机械滑动界面的现象背后,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的数字成瘾。其指个体对数字设备及活动的强迫性依赖,表现为无法控制使用时间、忽视现实需求,导致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受损。游戏障碍作为典型表现,需满足 “失控性、

一、数字成瘾:新时代的 “隐形流行病”

在地铁、餐桌、卧室等场景中,无数人被手机屏幕荧光笼罩,机械滑动界面的现象背后,是被世界卫生组织列为疾病的数字成瘾。其指个体对数字设备及活动的强迫性依赖,表现为无法控制使用时间、忽视现实需求,导致生理、心理及社会功能受损。游戏障碍作为典型表现,需满足 “失控性、优先级上升、负面影响持续” 三大特征,且症状持续至少 12 个月。这种成瘾与药物成瘾神经机制相似,长期过度使用会重塑大脑奖赏回路,削弱前额叶抑制控制能力,形成恶性循环。

二、患者规模激增:从青少年到银发族的全民困境

(一)青少年:重灾区的危机信号

国家卫健委 2025 年数据显示,我国青少年游戏沉迷率达 21.3%,76% 成瘾者存在家庭情感缺失。《第 5 次全国未成年人互联网使用情况调查报告》显示,67.8% 青少年沉迷网络游戏,54.1% 视力下降,32% 伴有睡眠障碍。且成瘾场景从单一游戏扩展到短视频、直播等,日均屏幕使用时间超 6 小时,挤压学习社交时间。

(二)成年人:职场与家庭的双重消耗

第 54 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我国网民规模达 10.9967 亿,60 岁及以上群体占新增网民 20.8%。成年人因压力、焦虑沉迷网络比例攀升,某公司调研显示员工沉迷导致年均经济损失超千亿元。80% 年轻父母因过度用手机忽视亲子互动,家庭关系疏离。

(三)银发族:被忽视的新群体

《2020 老年人互联网生活报告》显示,超 10 万老人几乎全天候上网,日均在线超 10 小时。孤独感、好奇及现实社交缺失使他们易陷数字依赖,部分老人因沉迷养生 App 盲目购保健品或轻信谣言引发家庭矛盾。

三、防治突围:构建多维防控体系

(一)政策法规:筑牢制度防线

我国构建全球最严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体系,2024 年《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条例》将防沉迷设独立章节,要求平台建立 “人脸识别 + 动态核验” 机制。国家网信办 2024 年启动专项行动打击黑灰产,《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实施条例》明确平台对数字产品成瘾性设计担责。

(二)技术创新:打造智能防护网

互联网企业通过技术升级破解成瘾困局,腾讯健康系统、网易 “防代过人脸巡查” 系统发挥作用。“数字戒毒” App 帮助用户管理屏幕时间。更值得关注的是,脑机接口技术成为前沿探索方向。近日,四川省经济和信息化厅等 8 部门联合发文,支持成都创建脑机接口及人机交互制造业创新中心,强化成果转化和产业化。提出,到 2030 年,形成脑机接口技术产品服务数字成瘾等疾病患者超 10 万人次 / 年的治疗能力,推动多场景应用。成都前沿类脑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主任冯睿表示,成都像巨大孵化器,新兴产业将处领先,成都也会成创新高地。

(三)心理干预:重塑健康认知

专业医疗机构成防治关键,北京师范大学提出 “三维一体” 矫治体系,长沙某机构独创 “网络使用能量图谱”。对于老年人,社区开设 “数字素养课堂” 提升网络辨别能力。

四、结语:在数字浪潮中寻找平衡之道

数字成瘾是技术进步与人类适应能力失衡的结果。从政策、技术到心理干预、社会协同,我们正多维度破解难题。正如意大利国家高等卫生研究院强调,数字技术应服务生活。政府、企业、家庭和个人需形成合力,在数字浪潮中守住人性锚点,让科技成照亮生活的灯塔。

来源:光线视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