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年来,“小胖墩”的增多让儿童肥胖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以杭州为例,2024年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居民总体超重肥胖率(包含中心性肥胖/高腰围)已经超过四成,其中6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中超1/4存在超重肥胖问题。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黄伟芬 王静 周夏林
近年来,“小胖墩”的增多让儿童肥胖问题备受社会关注。以杭州为例,2024年居民营养与健康监测结果显示,居民总体超重肥胖率(包含中心性肥胖/高腰围)已经超过四成,其中6至17岁的儿童青少年中超1/4存在超重肥胖问题。
不仅全民“体重管理”刻不容缓,科学地为小胖墩们“减负”,成了家长们共同的烦恼。“小胖墩”如何“减负”?如何有效应对儿童肥胖问题?
在5月20日第36个“中国学生营养日”之际,“营养有标准,食育助成长”长三角地区百场中小学食育进校园启动大会在杭州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正式启幕。
活动由浙江日报报业集团、浙江省营养学会、浙江省食品工业协指导,潮新闻、一鸣食品、杭州锦绣育才中学附属学校联合主办,一鸣公益慈善基金会和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协办,旨在通过互动式公开课普及科学膳食知识的方式,助力青少年树立健康体重管理意识,推动校园营养教育实践。
浙江省营养学会理事长朱善宽 致辞
助力“小胖墩”们科学“减负”
浙江新发布一份“吃的标准”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民族的希望。青少年体质健康问题也是全社会的一项重要责任。
让“小胖墩”们回归正常体重成了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由于儿童青少年的营养摄入除了满足生理活动及日常生活的需要,还担负着保障生长发育的重任,因此怎么吃显得尤为重要。
今年3月份,浙江省食品工业协会率先起草和发布《营养早餐(套餐)与营养课间餐团体标准》(以下简称《标准》),并于今天正式对外首发,浙江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潘虹对《标准》进行了解读。
浙江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潘虹
新发布的《营养早餐(套餐)》为中小学生早餐提供了科学指导,比如要求每餐应包含谷薯类、新鲜蔬菜水果类、鱼禽肉蛋类、奶豆坚果类等四类食物中的三类及以上,强调平衡膳食、搭配优质蛋白,并严格控油限盐限糖,确保学生获得均衡营养。《营养课间餐》则规定了中小学生课间餐的食物选择与搭配原则、基本要求及管理规范,强调食材多样性,注重营养与口味相结合,建议采用“奶及奶制品+主食或新鲜水果”的方式,不宜提供高脂、高盐、高糖食品。
“体重管理”对于“小胖墩”们来说,不仅仅是在校期间的健康饮食,应该是从小培养起来的营养健康的饮食习惯和学生健康饮食的观念,即“食育”。
锦绣育才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郁龙旺 致辞
锦绣育才教育集团党委书记郁龙旺在致辞中提到“食育是德育的起点”。一鸣食品相关负责人对“一鸣启智食育工程规划”进行了介绍。据悉,一鸣启智食育计划发起于2016年,于2021年成立食育项目组,由一鸣公益慈善基金会联合发起一鸣营养健康研究所在内的志愿团队,根据儿童营养需求特点和认知能力制定系统化的食育科普素材、开发趣味性互动教具“膳食宝塔盒”,通过浙江省妇女儿童基金会、浙江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与学校联动开展食育公益课堂、配捐学生营养餐,让青少年儿童从小就打下营养素养的基础,更好地认识食物,认识营养素,助力健康成长。
一鸣食品副总经理、一鸣公益慈善基金会理事 王蓓松
今年“中国学生营养日”来临之前,“一鸣启智食育公益课”第四期招募完成,宁波、永嘉、诸暨、上虞等地的青少年们已经上了一场场生动有趣的食育课程。在老师的引导下,青少年们了解了食物与人体之间的密切关系,对谷薯类主食的丰富能量、蔬菜水果的多彩营养、肉蛋奶豆的优质蛋白以及油盐的合理摄入有了科学的认知。
潮新闻联合一鸣创新关注青少年健康
发起“营养有标准,食育助成长”倡议
关乎青少年健康,实际上面临的是双重挑战,一方面是“小胖墩”数量逐年攀升,另一方面“小竹竿”营养不良与隐性饥饿问题也同步并存,青少年成长过程中,均衡营养,科学膳食这件事,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系统性工程,此次活动得到了来自政府、社会各界、个人和医务工作者、科技工作者多方的关注和支持。
中国学生的营养与健康到底面临怎样的问题,又应该如何应对,从事儿童营养与保健的国家级专家,浙江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儿童保健科主任邵洁做了“营养有标准食育助成长”主题演讲。
圆桌论坛
面对家长们现实生活中的困扰,如何为“吃太多的小胖墩”和“不爱吃的小竹竿”准备营养可口的“均衡”饮食,圆桌讨论环节,浙江省营养学会副理事长邵洁、浙江食品工业协会秘书长潘虹、锦绣育才教育集团副总校长、集团小学总校长丁杭缨、一鸣食品营养研究院首席科学家陈波围绕“如何通过食育做好中小学生体重管理”进行了探讨。
启幕仪式
潮新闻和一鸣食品携手发起“食育进校园,助力青少年”行动计划,希望由省营养学会提供权威标准与专业指导后让食育“有章可循”,通过学校的老师和家长一同学习科学饮食知识培养起孩子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借助一鸣食品产业链能力让营养餐“从实验室走进校园”,最后在潮新闻全域传播资源助力下让食育知识“破圈传播”。
食育现场
食育不是一堂课、一顿饭的事,而是生活习惯的养成,只有多方携手、持续努力,才能真正让“营养有标准,食育助成长”的理念落地生根,惠及每一个孩子。
来源:钱江晚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