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是刑警》刚刚播出前五集,就迫不及待地写了两篇评论,虽然没像“赏金写手”那样极尽夸奖,却也褒扬满满。随着该剧的发展,深知被无情打脸,满满的懊悔与嗟叹,都是惭愧。
我是个懒人,写文章觉得累,又不屑于用“智能工具”,于是更新就慢。
这一次写《我是刑警》的评论也很慢,不仅是懒,更是惭愧。
《我是刑警》刚刚播出前五集,就迫不及待地写了两篇评论,虽然没像“赏金写手”那样极尽夸奖,却也褒扬满满。随着该剧的发展,深知被无情打脸,满满的懊悔与嗟叹,都是惭愧。
《我是刑警》前五集拍摄现场,图片来自网络
打脸的是编剧的俗套和肤浅,打脸的是编剧为了编故事方便而故意扭曲生活。嗟叹的是:总局扶植的重点剧目居然如此低劣!
坚持不介入案情评价的原则,坚持不妄议演员的准则,仅以《我是刑警》(下简称《我》)里的“警二代”集体失败为例,简述编剧的烂、乱、俗!
虽然不知道啥叫“春曦工作室”,但“电视剧制作中心”应该没出过啥有号召力的作品,无论是霸榜标顶的《漫长的季节》,还是观众热捧的《狂飙》,似乎都与“中心”毫无关系。这一次的《我是刑警》更是严重的虎头蛇尾,胡编乱造到了让人忍俊不禁的程度。
编剧徐萌,她的纱巾很煽情。
乍见徐编剧风靡网络的照片,不禁想起一众老美女挥舞着纱巾留影的姿态。老美女们喜欢的背景是花花草草,徐编剧选择的背景是一架子书。老美女糟蹋的是风景,徐编剧戏弄的却不仅仅是故事。
《我》剧中描写了三位“警二代”,即曹专家的儿子曹阳,秦川的儿子秦海正、烈士的女儿叶海平,三人都顺利地穿上了警服,实现了儿时梦想。除国家政策特许烈士女儿叶海平有优先进入公安系统的资格外,其余两位穿上警服的过程,都与生活常识相矛盾。
按照《我》剧22集说法,曹阳是在英国读的硕、博,这也就是说曹阳在英国读书的时间至少是7年,一回国就穿上警服转正了。
曹阳,回国就穿警服。图片来自网络
对于在国外生活、学习5年以上者,无论是否公派,很多部门有明确规定:可以特聘为专家,但不能立刻着装转正。公派需要至少3年的“过渡期”,非公派至少需要5年以上的“考核期”……
这些部门中,公安系统首当其冲,因为公安是国家重器。曹阳凭啥能例外?国外拿了博士,回国就穿警服,是因为他生活在“中昌省”,还是因为纱巾编剧不知道这个政策?
还是按照《我》剧22集的中的说法,秦川的儿子秦海正,是穿上警服后才有志向的,他的志向是打击电诈……
秦海正是哪里毕业的?凭啥能先穿警服,占了“萝卜坑”后再做鲜花梦?
《我》剧22集,秦海正与医科大学毕业的叶海平同一考场考警,说明他不是警校毕业生!因为警校生的法政考试、招公面试都是单独的,不可能与社会招警混在一起。
非警校毕业生的社会招警考试,几乎等同于考公,考公中不存在“穿上警服找工作”的可能。谁见过哪个普通人是先占上公务员的“萝卜坑”再找岗位的?
无论哪里毕业,穿上警服再谈理想的桥段,吊打所有揣着硕士文凭窜街跨巷的“外卖小哥”,吊打所有供孩子读完本再读硕,却就是找不到工作的平凡乡亲!
这不是影视创作,这是挑战良心!
秦海正,先穿警服后谈理想,警队的工作真是随他挑呀。图片来自网络。
三位警二代里,唯有叶海平进入公安队伍情有可原,法有可依。没想到,本来能说得通的故事,却被纱巾编剧编成了一锅“片儿汤”。
《我》剧播出后,很多观众评论说:李文母女出镜就快进。
观众为什么“快进”?
我认为是因为叶海平的故事全是编的,不仅编得不讲生活逻辑,而且编得不讲科学道理。
罗列一下叶海平矛盾的生活“履历”。
叶海平读的是医学院,稍微有点常识的人都知道,医学院的学制最少是五年。
如果叶海平是本科毕业,就无可能与秦海正同一年参加考公。因为普通本科四年毕业,叶海平为什么要等至少一年再考警,莫非他就是为了与姐姐叶海平考场“偶遇”?
还一种可能,即叶海平是本硕连读,7年后毕业拿到硕士文凭。而秦海正本科毕业后又读了三年硕士,也就促成了两人同时考公,恰好又戏剧性地分到了同一考场。
但是,这又犯了一个可笑的常识错误。就像相声《扒马褂》那样,一个人胡扯起来,谁也圆不回来。
如果叶海平已经获得硕士,从时间上看的确合理了。显然,她去英国攻读的学位就该是博士。读博,需要的是自己找博士导师,自己邮寄相关论文给导师过目。如果叶海平不想出国读博,只要不主动联络博导,不主动寄论文,别说她的母亲李文,就是托塔天王李靖都拿她没办法,她也就没必要借着考雅思的机会暗度陈仓。
暗度陈仓后李文、叶海平母女就和解了,这是因为啥?你看懂了吗?我是没看懂。
“暗度陈仓”更是笑话,雅思与公考、国考一样,都是正规考试,不存在撞车的可能。何况雅思不是“一考定终身”,每年都至少有两次机会,除非雅思也傻成纱巾编剧,否则绝不会去跟国考、公考“抢赛道”。
任何一个读者都可以举例告诉我,何时何地出现过雅思与考公撞车的情况,只要不是在“中昌省”生活,我敢断言谁也无法遇到这样的奇葩事件。
公考与雅思不可能撞车,叶海平的故事从生活逻辑上就是不可信的,不可信的故事里又怎么能鲜活出一个讨喜的角色呢?
在工作中,涉及到具体的案子后,叶海平的故事更是充满着不科学的神话,更加不可信。
叶海平入警后即提出去学习“心理测试”,理由充分得“吓人”,因为心理学是她的第二学位!
就这面相,嫩的跟花骨朵一样,我要说她不是经验丰富的预审员,你信吗?
想必很多人都清楚,第二学位的获得,自修、自习的成分很大。凭借第二学位,能否成为一名心测师暂且不说,要说的是“心测”到底是不是破案神器?
心测的主要依据是用仪器记录受审者的心电变化,这种技术早在二战中期就出现了,根本不是高新科技。不信去查查建国后的黑白反特片,里面就多次出现过“测谎仪”或“测谎术”。这玩意儿,到了纱巾编剧这里就成了高新科技,太神奇了有木有?!
任何一位编剧不懂数理化,我都能忍,要是编剧连国产老电影都不看,那可太纱巾了!
虽然心测出现很早,却一直不适合广泛应用到刑事侦查、案件法审中。道理很简单,影响受审者心理变化,导致心电波动的因素多如牛毛,天气、气味、温度,预审员的长相、说话声音、语速,甚至座椅的软硬程度等等,都足以引起受审者的心理变化。因此,仪器记录的心电波动只具备参考价值,不能当作审讯依据,更不能当作定案证据。否则,冤假错案一定会比沙漠里的沙子还要多。
寻找受审者的心理弱点,击破心理防线,的确是预审领域一直研究的课题。但也不是全新的高科技,而是优秀预审员应该掌握的本领。这项技能的掌握,对预审员的要求很高,要求他们不仅要有丰富的预审经验,还要有丰富的社会经验,一个初出茅庐“第二学位”是心理学的“心理师”,能否具备这些条件,根本无需我来分析。
《我》剧中赌场爆炸案的预审员,就是突破对方心理防线的好例子。电视剧《沉默的证人》中林熙越扮演的警察周马,也是利用心理攻击战胜嫌犯的经典例子。
该片拍摄于二十年前,也叫《点兵山一号案》,迄今为止该片一场心理戏仍执审讯戏牛耳
《我》剧中爆炸案的预审员与嫌犯是老乡,互相认识,可以较完整地洞悉被审人的心理状态。警察周马与嫌犯亦师亦友,有过长时间的交际,可以完整重塑嫌犯心理模式。这些先决条件,为他们提供了突破对手心理防线的可能。
叶海平被“秦爸”当作救兵搬来时,她的对手是什么人?一个身负两宗命案,多条人命的罪犯,不仅有过失败的经商经历,更有过体制内做官的过往。
叶海平怎么对付嫌犯的呢?了解案情和加勘探现场,临时编了几个问题,就导致嫌疑人心理防线崩溃……
苍天呀大地呀,要是都这样,预审工作是不是太简单了?
叶海平:咱们玩个快速问答游戏吧,要是答错了,你必须崩溃,必须如实交待,行吗?
嫌犯:嗯,就按你说的来吧,我保证会答错,而且保证不辩解,一击即溃。
这得是啥交情呀,用两条性命去给叶海平攒功劳,没一下子戴五条纱巾,绝对不会有这脑洞!
如此儿戏的故事,你信吗?谁会信?如果信都不信,承载故事的角色谁又能喜欢?
编剧没有体制内工作经验不可耻,谁都能接受。但是,没有体制内工作经验,却要硬编体制内发生的故事,就如同戴着纱巾下澡堂泡澡,就算你自己不觉得磕碜,也不怕别人“咯恙”吗?
举两个例子,都与警二代有关。
一个是曹阳,居然与父亲曹专家同一专案组,这样的事情在体制内绝难出现,编到屏幕上,纯粹是为了廉价的煽情,拙劣的隐喻。
另一个,是秦川激动地邀请清川辅警吃饭,因为她对上了嫌犯指纹。辅警拒绝了,她要去接孩子。纱巾编剧的意思是想说辅警很朴实,为了工作与孩子聚少离多……反正就是这类的“催泪弹”的吧。
但是,纱巾编剧没有体制内工作的经验,她写的秦川一行人,都是省厅过来清川监督、指导办案的,当地的官员、警员一个也没都不在场。秦川这是请辅警吃饭表示感谢,还是借此事给清江方面难堪?
秦川请辅警吃饭被拒。幸亏秦总身边还有俩人,要不然小辅警直接就得吓奔溃了。
但凡在体制内工作过,哪怕只工作过一个月,也编不出这么不着四六的桥段!催泪弹直接玩成裹着纱巾泡澡,太丢人现眼了!
清江的女辅警,从年龄上说也是新一代警察,可以是广义的警二代。真实的原型人物四十岁上才刚刚转正,我想问的是:面对真实的生活、真实的人物,胡乱编故事时,编剧的心脏也许不疼,但良心也不疼吗?
只是一问,不想有答案,因为我知道这不会有答案。乱煽情,乱说教,刻意营造的“爹味”冲淡了剧情,直至变成“剧”无情。剧无情的制造者会给出关于良心的答案吗?
《我》剧中不讲生活逻辑,不讲科学道理的例子还有很多,因为或者涉及到案件,或者涉及到前五集,就不一一列举了。
毋庸讳言,本人被《我》剧前五集刻意营造的粗粝感打动过,被陡然再现的九十年代初生活环境俘虏过。冯国强、杜功海扮演的警察,把我1990年刚刚参加工作时的几个警察哥哥、公安大叔一下子带回到眼前,且活灵活现,栩栩如生。这一切,使我至今不忍心批评前五集。
演员冯国强
演员杜功海
然而,好戏不能只靠演员,好戏还是出自生活的。艺术呈现固然要高于生活,前提却一定是尊重生活。背离了生活的戏,无论怎么煽情也不是好戏,无论怎么去还原一两个案件,也不会整体真实。
都是写案件,由于注入大量煽情废水,《我》剧在还原上,比二十五年前的《12.1大案》差了至少一个太平洋。
《12.1大案》剧照
都是写案件,由于背离生活,空洞编织廉价光环,《我》剧比人人称赞的《漫长的季节》差了整整一个太阳系!
《漫长的季节》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浸泡在原汁原味的生活里。酣畅的浸泡后,即便是一声火车汽笛,即便是一场平常的落雪,即便是一首耳熟能详的《再回首》,都可以勾起观众一段又一段的遐想和感慨。
这样的电视剧才是难忘的,这样的电视剧才是有意义的,这样的电视剧才是精品耐看的。
这样的电视剧,赚到的每一声叹息,每一滴眼泪,都会重于泰山!
《漫长的季节》剧照,图片源自网络,出于珍藏。
#我是刑警#
来源:剧辨真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