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你有没有经常感到疲惫、怕冷、体重莫名增加?或者相反,总是心慌、手抖、容易出汗?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可能和一个小小的器官——甲状腺有关。
你有没有经常感到疲惫、怕冷、体重莫名增加?或者相反,总是心慌、手抖、容易出汗?这些看似普通的症状,可能和一个小小的器官——甲状腺有关。
为了更好地推动公众健康水平的提高,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理念,由白求恩公益基金会发起的益彩明天-甲状腺疾病预防公众科普教育公益活动项目,于2025年5月14日下午在韶关市进行了第二十二场科普会议。该项目旨在加强甲状腺疾病知识科普,进一步提升公众对甲状腺疾病的认知。
本期项目邀请到韶关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卢海教授为韶关市发电厂的职工进行了一场线下的甲状腺疾病公益科普讲座。本次讲座中,卢海教授向大家科普了常见慢性病之一——甲状腺疾病的相关知识。
甲状腺虽然只有蝴蝶大小,重量约20-30克,却是人体代谢的"总指挥",影响着全身各个器官的功能。据统计,我国甲状腺疾病患者已超2亿,但很多人甚至不知道自己患病!今天,我们就来聊聊这个"隐形指挥官"的奥秘,以及如何守护它的健康。
甲状腺在哪?长什么样?
甲状腺位于颈部喉结下方,形似一只展开翅膀的蝴蝶,紧贴在气管前方。它虽然体积小,却是人体最大的内分泌腺,负责分泌甲状腺激素(T3、T4),调控全身的新陈代谢。
甲状腺激素:一种非常重要的激素
甲状腺激素的作用就像汽车的油门和刹车:T3(三碘甲状腺原氨酸):活性更强,直接影响细胞代谢。T4(甲状腺素):在血液中循环,需要转化为T3才能发挥作用。它们的主要功能包括:调节新陈代谢,影响体重、体温;维持大脑、心脏、肌肉的正常运作;促进儿童生长发育(尤其影响智力);调节情绪、睡眠、消化等功能。
简单来说,甲状腺虽小,甲状腺激素却作用大,人身体的很多重要的生理功能都和它有密切的关系。因此,甲状腺如果出了健康问题,对身体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甲状腺疾病有多普遍?
近年来,甲状腺疾病在全球范围内较为常见,其发病率迅速上升。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全球约3%-5%的人口患有甲状腺功能异常,其中女性患病率是男性的3-4倍。根据《中国老年人甲状腺疾病诊疗专家共识(2021)》,中国甲状腺疾病总体患病率为50.96%。所以,甲状腺疾病也是一种十分常见的疾病。
甲状腺疾病如此高发,但其实很多患者对甲状腺疾病不了解,得了甲状腺疾病不自知。也有一些患者查出甲状腺结节、甲亢、甲减等后,会十分恐慌、担心癌变,导致患者不能及时、科学、有效地诊治疾病,更有甚者病急乱投医,治疗不得法,导致疾病反反复复,甚至导致出现严重的并发症。
常见甲状腺疾病及症状
1.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甲亢):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过多,导致代谢加快。
患者整体呈现一种高代谢的状态,比如患者会出现怕热、多汗、体重下降、食欲亢进但体重减轻。此外还会会出现焦虑、易怒、失眠、手抖、注意力不集中、心悸、心率加快、心律失常(如房颤)。部分患者还会出现眼部症状,表现为眼球突出(Graves眼病)、眼睑水肿、视力模糊。女性患者还会出现月经紊乱、骨质疏松。
2. 甲状腺功能减退症(甲减):主要是由于甲状腺激素分泌不足,导致代谢减慢。
患者整体呈现一种低代谢的状态,具体表现为怕冷、乏力、体重增加、食欲减退。此外还会出现记忆力减退、反应迟钝、抑郁、嗜睡、皮肤干燥、粗糙、脱发、指甲变脆、便秘、腹胀。女性还会出现月经紊乱、不孕、高胆固醇血症。
3. 甲状腺炎:常见类型包括桥本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等。
桥本甲状腺炎早期可能无症状,后期发展为甲减,出现乏力、怕冷、体重增加等。
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与病毒感染有关)患者可有甲状腺疼痛,可放射至耳部或下颌,发热、乏力、肌肉疼痛。
4. 甲状腺结节:也就是甲状腺内出现局限性肿块,多数无症状。结节较大时,可能压迫气管、食管或喉返神经,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部分结节可能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导致甲亢症状。这种肿块多为良性,少数为恶性。
5. 甲状腺癌:顾名思义,这就是一种恶性肿瘤。症状类似甲状腺结节,早期无症状,多通过体检发现。颈部肿块质地较硬的肿块,随吞咽上下移动。晚期可能压迫周围组织,导致呼吸困难、吞咽困难、声音嘶哑。
特别注意:很多甲状腺疾病早期症状不典型,容易被误认为是亚健康!同时甲状腺疾病的很多症状并不具有特异性,并不是怕热多汗就一定是甲亢,出现颈部包块就一定是甲状腺癌,如果出现相似的症状,还需要到正规医院就诊,做进一步的检查和化验,才能确诊是否患有甲状腺疾病。
如何早发现、早治疗甲状腺疾病?
1. 检查篇
甲状腺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体格检查:医生用手触摸甲状腺,感受其质地、轮廓及有无肿块。患者需做吞咽动作,以便观察甲状腺的活动性。
(2)抽血化验
甲状腺功能检查:检测血清中的甲状腺激素(T3、T4)和促甲状腺激素(TSH)水平。甲状腺功能检查可以帮助了解甲状腺的功能状态。
抗体检测:检测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等,辅助诊断自身免疫性甲状腺疾病。
(3)影像学检查
甲状腺B超:无创检查,可清晰显示甲状腺的形态、大小、结构及结节情况。
CT或MRI:提供更详细的甲状腺内部结构信息,有助于发现肿瘤或异常增生组织。
甲状腺核素扫描:使用放射性核素显示甲状腺的形态、大小、位置及功能状态。
细针穿刺活检:主要用于可疑的甲状腺结节患者,通过细针穿刺获取组织样本进行病理学检查,以确定结节性质。
以下人群建议定期进行甲状腺检查:
有甲状腺疾病家族史者。
曾接受过头颈部放射线治疗者。
女性在怀孕或产后。
出现甲状腺相关症状者(如颈部肿块、吞咽困难、体重异常变化等)。
2. 治疗的重点在规范
甲状腺疾病的规范治疗需根据具体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及患者个体差异制定个性化方案。例如治疗甲亢常用药物有丙硫氧嘧啶、卡比马唑、甲巯咪唑等,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同时,若患者伴有心悸、多汗等甲状腺毒症表现,可使用β受体阻滞剂,如普萘洛尔来缓解症状。而甲减患者需遵医嘱使用左甲状腺素钠片、甲状腺片等药物进行治疗。如果甲减患者出现关节疼痛、声音嘶哑等症状,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布洛芬缓释胶囊、对乙酰氨基酚片等药物进行治疗。
这里特别强调规范治疗的重要性。规范治疗不仅有助于控制症状,还能预防疾病进展、降低复发风险并改善生活质量。若未得到规范治疗,可能导致病情恶化、并发症发生甚至危及生命。比如甲亢如果治疗不规范,可能导致甲亢性心脏病、心律失常(如房颤)、骨质疏松甚至甲亢危象(危及生命)。甲减长期未治疗可能引发黏液性水肿昏迷(高死亡率)、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认知功能下降。
因此,甲状腺疾病虽常见,但只要通过规范治疗,绝大多数患者可恢复正常生活。患者应与医生密切配合,避免自行停药或轻信偏方,以免延误病情。
保持甲状腺健康的几条建议
1、控制碘摄入:甲亢患者低碘饮食,甲减患者(非碘缺乏型)也需避免过量。普通人群可食用加碘盐,但海产品不宜过量。
2、远离辐射:尽量避免颈部X光等不必要的辐射暴露。
3、管理压力:长期压力可能诱发甲状腺疾病,学会放松(如冥想、运动)。
4、定期体检:建议每年查一次甲状腺功能+超声(尤其女性、40岁以上人群)。
5、关注家族史:如果亲属有甲状腺疾病,更应提高警惕。
6、戒烟:吸烟会增加甲状腺疾病风险,尤其是 Graves病(甲亢的一种)。
结语:关爱甲状腺,就是关爱全身健康!
甲状腺虽小,却是身体的"生命腺"。它的健康直接影响着我们的精力、情绪、代谢,甚至下一代的发展。早筛查、早诊断、早治疗,是应对甲状腺疾病的关键。如果你或家人有长期疲劳、体重异常波动、颈部肿大等症状,别犹豫,快去查查甲状腺!
来源:阳光健康学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