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近日,莒县长岭镇以强化治保主任夜间巡查为抓手,通过完善制度、细化责任、创新机制,推动夜间巡查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实效化,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稳定,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近日,莒县长岭镇以强化治保主任夜间巡查为抓手,通过完善制度、细化责任、创新机制,推动夜间巡查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实效化,有效维护了辖区社会治安稳定,增强了群众的安全感和满意度。
强化组织领导,压实巡查责任
长岭镇高度重视夜间巡查工作,将其作为平安建设的重要内容,成立由镇综治中心牵头,派出所、村(社区)协同配合的夜间巡查工作领导小组,明确治保主任为巡查第一责任人。通过细化巡查时间、路线、重点区域及工作流程,确保巡查工作有章可循。同时,坚持村每日记录巡查日志,镇每月考勤打卡汇总通报,形成上下贯通、责任明晰的工作体系。
突出重点区域,提升巡查实效
针对辖区治安特点,长岭镇科学划定巡查重点,确保巡查有的放矢。村级治保主任主要对所属村内主要道路场所等每日夜间开展两次巡逻,每次巡逻时间不低于20分钟;派出所对夜市摊点、网吧、出租屋等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动态排查,在特殊时段,比如凌晨0点至2点增加巡查频次。治保主任在巡查过程中,既当好“巡逻员”,又当好“信息员”,对发现的治安隐患、矛盾纠纷等问题及时上报,并配合相关部门迅速处置,确保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
创新工作方式,增强巡查效能
为提升夜间巡查的科技化、智能化水平,长岭镇积极探索“人防+技防”模式。一方面,为治保主任配备智能打卡器、巡逻车以及警灯警笛等装备,确保巡查过程规范、安全;另一方面,整合“雪亮工程”监控资源,实现重点区域视频巡查全覆盖,形成“地面巡逻+空中监控”的立体防控网络。此外,建立“治保主任微信群”,实时共享巡查动态,遇突发情况可快速联动处置,大幅提升应急响应效率。
健全激励机制,激发队伍活力
为确保夜间巡查工作长效开展,长岭镇建立考核奖惩机制,将治保主任巡查成效与绩效补贴、评优评先挂钩,对表现突出者给予表彰奖励。同时,定期组织业务培训,提升治保主任的法律知识、应急处突和群众工作能力。镇财政还专项列支巡查工作经费,用于装备更新和人员保障,确保队伍稳定、工作可持续。
成效显著,群众安全感持续提升
自夜间巡查工作开展以来,长岭镇治安形势明显好转,盗窃、打架斗殴等警情同比下降12%,群众夜间出行安全感显著增强。治保主任在巡查中累计排查消除各类隐患20余处,成为基层平安建设的“守夜人”。村民纷纷表示:“看到村里治保主任在夜间巡逻,心里很踏实!”
今后,长岭镇将继续深化夜间巡查机制,推动群防群治力量参与,打造更加精准、高效的治安防控体系,为乡村振兴营造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来源:直播日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