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旬摩的司机性侵14岁女生被判刑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0 12:43 2

摘要:近日,湖南祁东一桩性侵案件引发广泛关注。一名68岁的摩的司机李某国因两次性侵14岁女学生,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判决结果公布后,受害人家属及社会公众对刑期长短的争议持续发酵,案件背后折射出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近日,湖南祁东一桩性侵案件引发广泛关注。一名68岁的摩的司机李某国因两次性侵14岁女学生,被法院判处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判决结果公布后,受害人家属及社会公众对刑期长短的争议持续发酵,案件背后折射出的未成年人保护问题再次成为焦点。

据受害方亲属李先生透露,案件发生于2024年,当时年仅14岁的侄女被李某国以“吃饭、玩耍”为由邀请至家中,期间遭到两次性侵。直到学校老师察觉异常并报警,这起恶性事件才得以曝光。2025年3月,法院一审以强奸罪判处李某国有期徒刑三年六个月,但判决后李某国提出上诉,案件目前仍在审理中。

此案判决结果公布后,不少网友质疑“三年半刑期是否过轻”。根据我国《刑法》第236条,强奸罪一般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若受害人为未成年人则从重处罚;若存在“情节恶劣”“多人受害”等加重情节,刑期可达十年以上甚至死刑。然而,本案中李某国虽对未成年人实施两次侵害,却未被认定“情节恶劣”,最终量刑接近法定最低标准。有法律人士分析,判决可能考虑了被告人年龄、是否自首或赔偿等情节,但具体细节未在公开文书中体现,导致公众对司法透明度的质疑。

值得注意的是,此案中受害人的遭遇并非个例。近年来,性侵未成年人案件频发,但部分案件因证据不足、量刑争议等陷入舆论漩涡。例如,2025年广西百色一名女生自杀后,家属从其日记中发现性侵记录;同年4月,某男子性侵初中女生致其怀孕却未被立案,后因舆论压力案件重启调查。这些事件暴露出未成年人自我保护能力薄弱、司法实践与公众期待存在落差等问题。

法律界人士指出,尽管《刑法修正案(十一)》已加强对性侵未成年人的打击力度——例如新增“特殊职责人员性侵罪”,将监护、教育等关系中施害者的刑责明确化——但本案中的施害者与受害人无特定职责关系,法律仍需通过个案推动细则完善。此外,受害人的心理修复同样关键。本案中,女孩至今仍在接受心理治疗,亲属称其“无法正常上学”,凸显性侵案件对未成年人长期身心伤害的严峻性。

公众对此案的讨论,不仅关乎个体正义的实现,更折射出对未成年人保护机制的全社会期待。如何通过司法、教育、社区干预等多维度筑牢防线,避免悲剧重演,仍是亟待解决的课题。

本文综合自《大河报》《

新京报》报道。

来源:影视全明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