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12年严、没12年糟!最严禁酒令的情绪恐慌大于实质影响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0 14:23 2

摘要:近日,最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发布,明确公务接待“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这一新规被市场视为是“2012三公限制消费令”的升级,被称为“史上最严禁酒令”。


近日,最新的《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条例》发布,明确公务接待“不得提供香烟、不上酒”,这一新规被市场视为是“2012三公限制消费令”的升级,被称为“史上最严禁酒令”。


该政策发布后,互联网对其的讨论不算大,但在酒类行业内,忧心者明显增加。


首先可以判断,本次新规对企业的影响远不如2012年。甚至有利于酒业的时代突围与价值重生,是“火”的表现。


正如5月19日举行的茅台股东大会上,贵州茅台党委书记、董事长张德芹解读的那样,“我从管理者和从业者的身份出发,都赞成这一条例,中国白酒是时候回归本质、回归初心了。”张德芹特别提到,相信茅台的质量和文化,茅台的根基不会动摇;相信茅台的创新能力和自我调节能,不会被浪费;相信茅台的服务意识和服务能力不会掉队,“只要应对得当,茅台这个民族品牌依然会持续画出辉煌的篇章。”


不必过分放大这一“利空”信号:从2012年至今,酒业已经换成了消费动能从政务消费主导、向商务消费引领、再到如今积极探索“友饮”的升级。以茅台为例,有数据显示,茅台政务消费占比已从2012年的40%断崖式跌至0.8%。


当然,也有观点指出,政务禁酒令不会如2012年时催生民酒大繁荣带来局部爆发。绿瓶国浆负责人表示,民酒的机会一直存在,但当前的发展逻辑不再是价格比拼,而是品质与品牌的竞争。


那如何理性看待最严禁酒令?


行业当然不能放松,超严禁酒令早在局部就在上演,酒业的消费场景正在持续萎缩。如浙江、河南等地推行的“休息日三人以上聚餐禁酒”政策,将监管触角延伸至私人社交场景。


对酒业来说,当前要充分预估新政对行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对自身经营带来的冲击。


行业多个主体将面临巨大考验:依附政商务团购的酒商和零售烟酒店将受重大冲击,以及没有自主品牌,依附开发业务的小酒厂也将遭遇重创。行业洗牌后将留下真正具备消费根基与文化生命力的企业。这是冰冷又残酷的现实。


对名酒企业来说,战略重心得快速从“渠道博弈”转向“文化深耕”:茅台的茅友节、五粮液的和美婚礼、泸州老窖的窖主节、古井的桃花春曲节、郎酒庄园……均试图将白酒升维为“文化资产”。


新规对行业带来的深层意义,远超单纯的市场份额争夺——它关乎新的消费文化、饮酒文化的全面构建,这是酒业新生的开始。


但那都是远视角应该关注的问题。


悬在酒业头上,至少有“对行业的影响大不大?哪些企业会受影响?哪类经销商会受影响?和2012年的行业背景有什么区别?酒业的消费新动能找得怎么样了?酒业营销重点应该是什么?民酒,会有大机会吗?”等一系列问题需要研判。


带着这些问题与观察,我对话了和君酒水事业部总经理李振江、北京卓鹏战略咨询机构董事长田卓鹏、以及传才战略智库首席专家王传才,试图找到识变与应变之策。


1

政务禁酒令升级之后,对行业会产生影响吗?


田卓鹏:“最严禁酒令”的背景下,白酒行业面临着深刻的调整与变革。这一政策从行业、消费、企业和商业等多个层面带来影响,既引发了短期的震动,也倒逼企业做好转型准备!


我今天注意到,在短期内引发了白酒行业强烈的情绪反应。资本市场率先做出回应,白酒股股价出现集体下滑,士气受到冲击。酒企、酒商以及投资者的信心在短期内受挫。然而,从实质影响来看,行业相较于2012年已发生根本性转变,政务消费占比从过去的30%-40%大幅下降至不足5%,这使得政策对行业整体销量和营收的实质性冲击较为有限。此次政策冲击呈现出明显的递减趋势。


李振江:目前来看还是有很大影响,因为这个新规出台后,最起码从明的暗的都不可能在短期内有太大反弹。


王传才:这次的最严的戒酒令,确实来得比较凶猛。白酒企业要做好过苦日子的思想准备,政商主导的饮酒频次一定会越来越弱。企业在营销模式和商业整合上都要产生重大的变革。


2

将产生哪些影响?哪些企业受冲击大?哪些企业或许有机会?


李振江:往往出现这种重大变化,某种意义上是一个重塑组织或迎接新未来的调整。需要分价格来看,几十元到300元的价位段还在增长,有长期发展机会,但是500元以上可能会持续低迷。


对于区域酒企,甚至有重大利好。近年来,区域酒企在政府采购和政府招待的空间本来就不大,基本上聚焦的是大众宴请和一般性商务宴请的价位段。


王传才:现在看来,中高端的消费市场会产生比较直接的冲击,一定会冲击到名酒层面,因为名酒中高端产品本身是名酒重点布局的价格带。


田卓鹏:在消费决策方面,“最严禁酒令”在在政务接待、商务宴请等场景中受到严格限制,消费者不得不重新规划消费方案。长期视角来看,白酒消费决策体系将迎来重塑,一个以“自饮”为主导的消费新时代正在加速到来。


价格和渠道方面,高端和次高端白酒市场受到的影响更为显著。团购性渠道和餐饮性渠道也受到较大冲击,企业原有的意见领袖引领和培育体系面临挑战。


3

经销商会受冲击吗?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王传才:经销商本身跟名酒是一种深度绑定关系,由于名酒的大单品经营权,基本上都我在省级、区域级大商手中,我判断名酒的经销商、中国白酒的主流经销商,也会受到比较大的冲击。我提醒大家关注下河南罗山县公务员吃喝被央视等媒体严厉抨击,事件持续发酵,使得当地餐饮和终端酒水变得“风声鹤唳”。


田卓鹏:资源性酒商,包括团购性酒商、体验馆酒商、专卖店型酒商等受到的冲击最为严重。这些酒商过去大多依赖政务消费和团购渠道,政策的变化使得他们的传统业务模式难以为继。而一些专注于大众消费市场、积极创新的新型酒商,则相对受到的影响较小。


4

为什么在当前突然加码政务消费禁酒令?会持续很久吗?


李振江:因为今天整个经济环境不景气,领导干部要带头过苦日子,做出切实的表率,迎接经济的长期对抗性。我一直坚持,中国经济的底往后几年会越来越好,但行业必须清晰意识到,会鼓励公务员消费,领导干部带头去饭店吃饭、买衣服和购物,但公款吃喝会持续被扼杀、抑制。


王传才:白酒的禁酒令实际上在我们国家大概有过三次,影响比较大的且离我们最近的发生在2012年。当时受影响的主要是中小企业和一些品牌运营商、名酒非主线产品,经过那一轮调整,名酒的主线产品反而成长起来了。


2025年的新规出台有一个很重要的背景:受到外部环境影响和经济结构性调整影响比较大,政府过苦日子这个基调更加走深走实。我判断,监管和督查会更加的彻底。所以我觉得这一轮对白酒造成的影响会更长久。


5

民酒会有大机会吗?


李振江:区域酒企聚焦大众酒市场和渠道性市场,机会还是有一点的。


王传才:民酒的竞争主要以价格为主,在繁荣和萧条的周期都是刚需,不会因为特定的阶段大量增长或大量减少。民酒也有自己赛道的名酒品牌、传统名酒也在布局民酒,现在消费已经非常成熟,不可能一夜之间冒出很多新民酒。


6

白酒营销应该如何应对?哪些人群和场景应该深耕?


田卓鹏:过去白酒消费在很大程度上由政务消费引领,品牌的培育和推广也围绕这一群体展开。但随着“最严禁酒令”的持续推进,个人自饮、家庭聚会、朋友小酌等自饮场景逐渐成为白酒消费的主流。


消费者在自饮过程中,更加关注白酒的品质、口感、文化内涵以及个性化体验。这就要求酒企必须转变品牌打造方式,以赢得消费者的真正喜爱和认可。


王传才:白酒营销确实到了需要脱胎换骨的变革阶段,过去那种依靠政商务KOL的模式,实际上已经走向终结。未来白酒可能分成两个大的营销方向:一种是经典的传统名酒品牌,怎么去满足经典的消费人群需求;还有一种是新兴白酒品牌如何去满足这个年轻化的人群需求。如果还要谈第三个方向,便是白酒怎么样走出海外,以文化的面孔,来深度影响全球的烈酒市场。


来源:XN知酒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