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冰教授:数字风险分层平台革新肝癌早诊,GAAD评分助力精准筛查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0 13:55 2

摘要:肝癌作为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率低、患者预后差的现状长期困扰临床。珠海市人民医院通过使用数字化风险分层平台,整合GAAD等评分工具,对每个入组的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并匹配差异化监测策略。2025年5月7日-10日,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年会在荷兰阿姆

肝癌作为我国高发的恶性肿瘤,其早期诊断率低、患者预后差的现状长期困扰临床。珠海市人民医院通过使用数字化风险分层平台,整合GAAD等评分工具,对每个入组的患者进行风险分层并匹配差异化监测策略。2025年5月7日-10日,欧洲肝病研究学会(EASL)年会在荷兰阿姆斯特丹举行,我国学者关于肝癌早期筛查及诊断的创新成果引发关注,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的刘冰教授在会上作口头报告,分享了他所在的团队在珠海的研究结果。《国际肝病》特邀刘冰教授分享此项成果。

Digital risk stratification management platform improves the early diagnosis and surveillance of liver cancer in china: a real-world study in Zhuhai people's hospital(大会摘要号:OS-063)

背景与目的

原发性肝癌给中国带来沉重疾病负担,其中肝细胞癌(HCC)占比达85%-90%。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患者确诊时已处于中晚期。目前多种诊断方法被证实有助于提高肝癌早期检出率,包括甲胎蛋白(AFP)、异常凝血酶原(PIVKA-Ⅱ)等血清生物标志物,以及中国抗癌协会最新指南推荐的GAAD评分等算法模型。珠海市人民医院联合罗氏中国共同开发了一款聚焦GAAD评分的数字化风险分层平台,旨在助力肝癌早期筛查与诊断。本研究旨在评估该平台在真实世界中的临床应用效果。

研究方法

研究纳入2022年1月起于珠海市人民医院感染肝病科就诊、既往未确诊肝癌的乙肝患者。所有患者遵循标准化临床路径,根据个体肝癌分期与风险分层结果接受筛查、诊断、治疗及随访管理。该数字平台整合了包括GAAD评分在内的多种肝癌风险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低、中、高、极高四个风险组,对应监测间隔分别为12个月、12个月、6个月和3个月。研究记录总随访率和早期肝癌诊断率(定义为中国肝癌临床分期CNLC Ia期和Ib期),并与全国报告的平均数据对比。通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估肝癌诊断效能,计算AFP、PIVKA-Ⅱ及GAAD的曲线下面积(AUC)、灵敏度和特异度并进行比较。

结果

2022年1月至2024年7月,共纳入3 958例乙肝患者,其中3 952例成功完成风险评估。32例(0.8%)确诊HCC,以男性为主(81.3%)。其中30例患者确诊时处于肝癌早期,早期诊断率显著高于全国平均水平(94%vs.30%)。此外,2519例患者至少参加一次筛查随访,随访率显著提升(63.6%vs.30%)。在1 803例有GAAD评分的亚组患者中,检出16例HCC,其中15例为早期(94%)。ROC曲线分析显示,GAAD评分诊断效能(AUC=0.8426)优于AFP(AUC=0.6558)和PIVKA-Ⅱ(AUC=0.6674),特异性达99.22%。

结论

这款标准化肝癌筛查与管理的数字风险分层平台,较全国平均水平显著提升了早期诊断率和随访率。GAAD评分作为肝癌早期筛查的可靠工具展现出极高的诊断准确性和特异性。

《国际肝病》

在将数字化平台整合到现有医疗体系时,遇到了哪些技术或流程上的挑战?

刘冰教授:正如我在大会报告中所说,本项目是我在珠海市人民医院工作期间参与的一项关于肝癌早诊早筛的项目——“瀚海识珠”项目,该项目最终孵化出了具有珠海特色的LDP(Liver Disease Pathway,肝病精细化管理数字解决方案)和OH(Oncology Hub,肿瘤全病程数字化解决方案)两大数字平台。该项目得以顺利推进,首先要得益于院领导的支持,以及相关方提供的技术援助,这使得我们能够在医院内部搭建起一个共享的数据平台,从而实现所有科室资源的统一整合,这一点是非常关键的。

其次,在该项目实施的过程中,珠海市人民医院感染肝病科的杨晴主任及其团队承担了最重要的患者入组、定期监测随访以及治疗患者的工作,她们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和精益求精的工作精神奠定了数据库建设的基础,也是使该项目可以始终高效进行的保障。

在项目组中,我主要负责参与数据库的建设工作。在此过程中,需要与许多具有工科和计算机背景的专家进行协调沟通,因为学科之间存在着交流壁垒,尤其是双方会在专业术语上存在理解障碍。为解决这一问题,当时整个项目组每周都会召开一次会议,及时讨论遇到的各种问题,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逐渐确定了数据平台应纳入的各项临床指标以及这些指标的纳入方式等细节问题。最终,在经历了较长时间的磨合之后,各项工作逐步步入正轨,成功促成了整个数据平台的搭建与完善。

《国际肝病》

GAAD评分在早期肝癌诊断中展现出显著高于AFP和PIVKA-Ⅱ的AUC和特异性,能否进一步解读这一结果在临床决策中的实际意义?未来是否会结合其他生物标志物优化评分?

刘冰教授:GAAD模型的出现预示着肝癌诊断已迈入新时代。与传统的AFP等传统单一指标以及近年来兴起的PIVKA-Ⅱ检测相比,GAAD模型展现出显著优势。依据国内最新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及CACA指南,均推荐GAAD模型作为联合检测指标,认为其优于单一血清标志物。在临床决策中,这意味着我们对肝癌的诊断更为精准和可靠。

当然,医学领域在不断发展,未来肯定还会有其他新的生物标志物出现。我们也会积极探索将这些新的标志物与GAAD模型相结合的可能性,以进一步优化评分,提高诊断的准确性和效率。这不仅代表着一种趋势,也体现了整个医学进步的步伐。

《国际肝病》

该平台将早期诊断率从30%提升至94%,随访率从30%提升至63.6%。平台的高效运转依赖患者的定期随访,后续是否计划借助AI或移动医疗工具进一步提升依从性?

刘冰教授:这正是我们项目组未来的计划。虽然我们的数据平台设有随访模块,但诸如定期向患者发送消息等随访流程的启动,仍需人工操作。

如今已步入AI大数据时代,未来我们必然会借助这些先进技术,进一步完善随访过程。我相信,在AI和移动医疗工具(比如病患端APP)的辅助下,我们的随访工作将事半功倍,从而更有效地提升患者的依从性,最终提高肝癌的早期诊断率及治愈率。

来源:健康生活101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