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宣传拜金、夸张猎奇。现在打开抖音短剧,就好像来到了“赛博横店”,什么逆天剧本都可以拍给你看。
短剧,不能只为“爽”而生
作者 I 钱游
报道 I 电商最前线
宣传拜金、夸张猎奇。现在打开抖音短剧,就好像来到了“赛博横店”,什么逆天剧本都可以拍给你看。
不是霸总爱上保姆,就是伦理无下限的离谱穿越剧。
这种土味、低俗但却莫名上头的短剧你在抖音刷到过多少?
就在近日,抖音官方一口气封杀了209部违规短剧,将脱缰的微短剧悬崖勒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聊聊短剧是如何爆火的?
为什么明明剧本很浮夸的短剧,会产生如此强大的爽感?
而这些逆天短剧又在靠什么赚钱?
短剧神话破灭?
抖音封杀209个
就在昨日(12月11),抖音安全中心在其公众号发布公告称:
抖音致力于打造积极、开放、友善的社区环境,持续推进微短剧内容治理,并定期发布治理公告,鼓励和推广优质微短剧,持续对含有不良价值观导向、违反公序良俗、低俗“擦边”等违规内容的微短剧,以及相关违规账号进行治理。11月,平台累计下架违规微短剧209部。
图源:抖音安全中心
并公示了部分违规微短剧剧目如下:剧名:《美女们把我包围了》
违规原因:存在宣扬不良婚恋观、价值导向不良等违规情况
违规截图:
剧名:《摊牌了,世界首富是我爹》
违规原因:存在宣扬拜金主义、展现浮夸奢靡生活等违规情况
违规截图:
剧名:《重生之职场狂人》
违规原因:存在内容低俗、价值观导向不良等违规情况
违规截图:
剧名:《震惊全城,婆婆送大孙子下黄泉》
违规原因:存在通过猎奇剧情渲染家庭矛盾、挑起阶级对立等违规情况
违规截图:
在电商最前线看来,抖音封杀违规短剧,是封的漂亮。
而这样的封杀,也是为了短剧市场更好的开花。
值得一提的是,搜索“抖音封杀”的词条,可以发现抖音最近的确因为频频祭出“封杀”这张牌而将自己放置在舆论争议的中心,好比说抖音就在此前短暂封杀过吴柳芳。
和如今封杀短剧一样,有人说封的好,有人却说管的太宽。
复旦大学严锋教授对此发表评论称:“这些年有一个趋势,从前很平常的事情,被一些人视为异常,然后通过网媒炒作成公共事件,接着就是封杀取缔。这些人借助网媒的杠杆作用,把自己的喜恶加诸全体,党同伐异,今天打这个,明天灭那个,攻城掠地,乐此不疲。长此以往,公众的生活空间,包括那些喊打喊杀者自己的在内,就会越来越小。”
但电商最前线则认为,恰恰相反。我们今天反倒是很容易把非常的情况当做长期的适用性加以期待。
好比说,我们把短剧的粗制滥造当做正常情况,把擦边、炫富等不符合我们价值观的违规题材当做赚钱风口。
不看背后的影响,只顾眼下的自爽,这样的微短剧如果继续泛滥疯长,最后的结果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真正的优秀作品无人问津,只剩烂俗的短剧被端上品客们的餐桌。
而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影评人毛尖就评价道:“这种超速超俗涉黄涉谎的超短剧,依然是时代的一个自画像。”
值得一提的是,12月5日,广电总局网络视听司司长冯胜勇发表题为《微短剧创作要加快实现从“表达情绪→表达情感→表达情怀”的迭代升级》的致辞。
图源:传媒圈
他表示,“单就微短剧市场规模来讲,今年预计将突破500亿元,到2027年,预计将超过1000亿元。”
并从创作层面指出:“微短剧理应赞扬真善美、鞭挞假恶丑,但也要培育塑造理性平和的社会心态,最起码要保持在法律和道德的框架内,可以表达惩恶扬善,但不能以暴制暴;可以表达恩怨分明,但不能极端复仇;可以表达平等观念,但不要挑拨对立,等等。
创作者一定要端正态度,秉持源于生活、高于生活、但绝不脱离生活的现实主义精神,描摹人间百态、回应群众关切、满足人民朴素的价值期待。”
逆天短剧
为什么看的爽,还赚得多?
解构微短剧之前,我们先列出几个关键词:
内容变现、流量变现、短注意力经济。
在电商最前线看来,微短剧出现的原因主要有两点。
第一,爽文的内容变现。
现在热播的微短剧,本质上就是过去那些爽文的视觉化。
把最庸俗的爱情观演出来给你看,把最低俗的金钱至上拍成短剧喂给你吃,不少微短剧就好像把《小时代》切碎了丢给观众。
影评人毛尖也提到,认为微短剧是一种盗版的新质低端文化产品。
图源:B站
什么新潮的网络用语、什么新梗老梗,以前只能在网文上看到的网络用语,上一秒还在微博榜单,下一秒就已经被拍成短剧了。
由于剧本都是流水化作业(抄袭套用居多)、拍摄周期短、演员用工成本低,从拍摄到发表,再到爆火,几乎就跟制作“国潮来袭”外卖一样快。
第二,在短注意力经济下,短剧具有低成本,高收益的优势。
一集三五分钟的微短剧能带来多大的收益呢?这个数据可能令你难以相信。
除了本身的订阅费用外,一大部分的收益还是剧中植入的广告。
据字节跳动监测数据显示,以小程序短剧为主的付费短剧年充值流水达180多亿元,根据微短剧主题论坛消息,小程序短剧每天的付费DAU超1000万人次。在微信广告之前,字节旗下巨量引擎已经以“千文计划”等项目刺激短剧行业的广告消耗,并指引内容创作方向。
图源:B站@动动枪DongDongGun
另据国联证券预估,2023年以来,字节跳动体系内,微短剧的流水规模就能达到220亿元,这还不算另外两大短剧流量池快手和微信小程序。
一个参照是:据灯塔专业版数据,中国内地电影票房截至2023年11月13日刚破500亿元。
也就是说,微短剧仅用了两三年的时间,就做到了电影市场接近40%的规模。
此外,电商最前线认为,其实短剧的发展和近年来春晚的变化其实是一个非常好的文化研究样本。
春晚是越来越严肃,而短剧则是在严肃缺席的创作环境下诞生的产物。
图源:B站
注意,这里的“严肃”并不是什么都要一板一眼,什么都要有教育意义的价值,而是创作方面的严肃性,专业程度。
毕竟,一般短剧拍摄不需要什么百万级的镜头、不需要顶级的后期GCI制作团队、不需要精美的道具组、更不需要有大师级的编剧和流量明星坐镇。
那么,为什么这些制作成本低、且剧情土味的短剧越看越上头?
一句话:反差,反差,还是反差。
如果你打开一个短剧,三秒钟之内没能“震碎”你的三观,那你大概率是没有耐心看完的。
而如何“震碎”,那就主要靠有反差效果。
联系西方文学理论,这种“震碎”三观的效果有些切近所谓的“歇斯底里的现实主义”,也就是那些故事复杂庞大、人物夸张怪诞、情节离奇散乱,但同时题材严肃,试图反应当代社会、描绘人类现状的小说。
我们不了解什么是歇斯底里的现实主义,但我们看过什么是“三年之期已到,龙王归位”、什么是《断亲后,四个姐姐跪求我回家》、《朕就说个英语,你们咋都下跪了》等等“现实照妖镜”式的离谱短剧。
图源:B站
这些反差效果拉满的短剧背后,一定程度上体现的是我们当下的某种认同价值以及现象、情绪,比如拜金主义、打工人和雇主矛盾、频繁出现的背刺现象等等。
当然,也有网友认为:“微短剧能这么牛,其根本原因就是传统电视剧和电影越拍越烂,大家根本没有时间去接受烂片,长此以往就是劣币驱逐更劣的币,整个市场越来越烂。
跟前几年的游戏行业差不多,大型游戏成本高,开发周期长,口碑还难做,来钱快的手游就变成了行业宠儿,大量的垃圾游戏充斥在排行榜。只有等到一个够长的循环之后,当市面上没有精品的长剧和3A游戏,这些东西的需求量就会回升,自然资本就又会开始回来做这个,人都是逐利的,只不过有可能甚至你我都看不到这个时代罢了。”
这一点,大家又是否认同呢?
重锤之下
短剧的1000亿蛋糕还在吗?
对于这个问题,电商最前线的结论是:
短剧市场依然健康,且增长空间巨大。
短剧,作为一种新兴的视频体裁来说本身是没有问题的,短视频广泛的传播性也应当受到我们的重视。
在《文学创作新气象:媒介参与和深度追求》一文中,就有学者指出:小说《繁花》改编的同名电视剧得以“出圈”,固然是作家金宇澄和导演王家卫的相互成就,但短视频传播也发挥了极大的“破圈”效应,背后的一整套生产逻辑和传播逻辑都在改变着既有规则。
所以无论是短视频切片,还是短剧,都像是打破一个个封闭领域的石头,既是破圈,也是破窗。
对那些具有各种协会、有优厚的待遇的文艺圈子来说,“草根”出生的短剧让此前闭门造车、自导自演的电影圈、文学界都意识到短剧这种新质文化产品的巨大市场潜力。而这一定程度上也倒逼优质文化产品的诞生。
另外,电商最前线认为,短剧市场火爆的背后不仅有烂片、烂剧的“托举”,还离不开编剧人才的发展以及当下的短剧投资热。
图源:BOSS直聘
对于我们广大观众来说,微短剧的崛起,也是观众对娱乐圈故步自封的赛会制的一种抗议。
要知道,短剧不需要评奖、不需要大咖,一切都以观众喜爱、流量变现为目的。
而对于微短剧从业者来说,收益颇丰的微短剧,也可能是他们改变打工人阶层身份的唯一通道。
来源:影视大哼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