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方案如此众多,如何选择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5-20 13:17 2

摘要:近期工作需要,需要整理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的方案和研究的具体数据。相较于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对我来说,挑战极大。分为左半、右半,针对于晚期和转移性结直肠癌,还分多线治疗,也针对MSI-H、MSS等分子分型进行药物推荐。虽然复杂,但一条线一条线的梳理,必然能够在

前言

近期工作需要,需要整理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的方案和研究的具体数据。相较于肝癌、胃癌,结直肠癌对我来说,挑战极大。分为左半、右半,针对于晚期和转移性结直肠癌,还分多线治疗,也针对MSI-H、MSS等分子分型进行药物推荐。虽然复杂,但一条线一条线的梳理,必然能够在经过时间沉淀后掌握很多。针对于三线结直肠癌,在进行样本量计算时,也可参考下述的研究作为零假设。需要说明的一点,结直肠癌三线已经迎来很多亮眼数据的研究,相较于下述研究,提升很大。

图 01 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研究汇总

本次根据2025 CSCO 结直肠癌指南,聚焦晚期结直肠癌三线的方案进行解读。

MSI-H/dMMR 分层:免疫治疗崭露头角

图 02 2025 CSCO 结直肠癌指南

对于 MSI-H/dMMR(微卫星不稳定高 / 错配修复缺陷)且一线、二线未使用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患者,免疫治疗无疑是焦点。II 级推荐涵盖了多种免疫检查点抑制剂的选择,如恩沃利单抗、斯鲁利单抗、替雷利珠单抗或普特利单抗,国外原研的PD-1抑制剂为帕博利珠单抗、纳武利尤单抗,它们都有相应的循证医学证据支持(2A 类),为患者提供了更多的免疫治疗机会。而 III 级推荐则包括了纳武利尤单抗联合伊匹木单抗(2A 类),这种联合疗法有望进一步增强免疫治疗效果,有望为这部分患者带来更长久的生存获益。

已接受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MSS 或 MSI-L/pMMR,RAS 和 BRAF 均野生型):多样化方案助力攻坚

图 03 2025 CSCO 结直肠癌指南

图 04 2025 CSCO 结直肠癌指南

这一分层的患者面临着复杂的治疗挑战。I 级推荐中,西妥昔单抗联合或不联合伊立替康(1A 类)成为重要的治疗选择,尤其对于之前未接受过西妥昔单抗治疗的患者。同时,瑞戈非尼(1A 类)和呋喹替尼(1A 类)也获得了 I 级推荐地位,它们通过抑制肿瘤血管生成等机制,为患者提供了新的治疗途径。曲氟尿苷替匹嘧啶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1A 类)同样在 I 级推荐之列,为患者带来了又一有力的治疗方案。

II 级推荐则指向了临床研究(i),鼓励患者积极参与临床试验,探索更多潜在的治疗方法。

III 级推荐包括了抗 HER-2 治疗(针对 HER-2 扩增,2B 类)、西妥昔单抗联合伊立替康(之前接受过西妥昔单抗治疗,3 类)、雷替曲塞(既往未接受此治疗,3 类)、PD-1 抑制剂联合或不联合 CTLA-4 抑制剂(携带 POLE/POLD1 致病突变,3 类)、最佳支持治疗以及其他局部治疗(3 类),这些方案为患者提供了更为个性化的治疗选择,医生可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综合考虑。

已接受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治疗(MSS 或 MSI-L/pMMR,RAS 和 BRAF 突变型):精准靶向与联合治疗并进

对于携带 RAS 和 BRAF 突变的患者,I 级推荐聚焦于瑞戈非尼(1A 类)、呋喹替尼(1A 类)以及曲氟尿苷替匹嘧啶联合或不联合贝伐珠单抗(1A 类),这些药物在抑制肿瘤生长、改善患者预后方面展现出了良好的效果。

II 级推荐依然是临床研究(i),凸显了临床试验在推动肿瘤治疗发展中的关键作用。III 级推荐则包括了伊立替康联合西妥昔单抗联合维莫非尼(RAS 野生 / BRAF V600E 突变,2B 类)、BRAF 抑制剂联合西妥昔单抗联合或不联合 MEK 抑制剂(RAS 野生 / BRAF V600E 突变,2B 类),这些联合治疗方案旨在通过多靶点的作用,更有效地控制肿瘤进展。雷替曲塞(既往未接受此治疗,3 类)、PD-1 抑制剂联合或不联合 CTLA-4 抑制剂(携带 POLE/POLD1 致病突变,3 类)、最佳支持治疗以及其他局部治疗(3 类)也在 III 级推荐之中,为患者提供了全面的治疗考量。

结语

2025 年 CSCO 结直肠癌指南晚期三线治疗方案的发布,为医生和患者提供了详尽且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的参考。它涵盖了不同分子分型患者的多样化治疗选择,无论是免疫治疗、靶向治疗还是经典的化疗药物联合方案,都体现了精准医学时代下结直肠癌治疗的精细化与个性化。我们期待在这一指南的引领下,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的生存期能够不断延长,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共同迈向战胜病魔的新征程。

来源:Biotech前瞻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