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年5月,盒马因“无抗鸡蛋”兽药残留超标等一系列食安事件被通报,消费者对头部商超的信任出现松动,此时以“不满意就退货”“员工高福利”著称的胖东来被视作“清流”。然而,这家被称为“商超乌托邦”的企业,也正陷入多起争议漩涡——从红内裤掉色投诉到和田玉暴利指控
2025年5月,盒马因“无抗鸡蛋”兽药残留超标等一系列食安事件被通报,消费者对头部商超的信任出现松动,此时以“不满意就退货”“员工高福利”著称的胖东来被视作“清流”。然而,这家被称为“商超乌托邦”的企业,也正陷入多起争议漩涡——从红内裤掉色投诉到和田玉暴利指控,从网红博主的流量追击到山寨品牌的名称碰瓷,胖东来的“成名之路”伴随着前所未有的舆论风波。
今年2月4日,抖音博主“两个小段”发布视频称,在胖东来购买的红色内裤严重掉色,导致皮肤过敏,并曝光客服“踢皮球”的沟通记录。这条时长1分17秒的视频迅速登上热搜,播放量超1200 万,评论区满是“再也不敢买”的留言。
胖东来的反应堪称迅速:24小时内下架涉事品牌“富妮来”全系列产品,委托国家纺织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河南省纤维检验局等三家机构检测,结果显示色牢度等指标均符合GB18401-2010 国家标准。3天后,胖东来在官网发布53页调查报告,不仅公开检测报告,还自曝内部处理结果:6名员工因客诉响应不及时被免职或降职,涉事供应商被列入黑名单。
但博主段某并未罢休,继续发布“胖东来公关删评”“检测报告造假”等视频。3月,有网友扒出其两年内发起287次消费投诉、获赔263次的记录,质疑其“职业打假”套利。与此同时,行业专家也站出来澄清内裤掉色属正常现象,网友自发进行 “浸泡实验” 支持企业,舆情逐渐转向对胖东来的同情与认可。
4月,胖东来以侵犯名誉权为由起诉段某,索赔100万元,案件至今仍在审理中。
4月初,玉石博主“柴怼怼”连续发布多条视频,直指胖东来和田玉销售存在“天价猫腻”:“标价3万元的手镯,成本不到500元,毛利率超过500%!” 他手持鉴定证书对比,称胖东来用青海料冒充和田玉,引发玉石爱好者集体声讨。
胖东来的反击同样硬核:4月8日,在许昌市监局监督下,公开2025年一季度和田玉销售数据—— 该品类销售额2190万元,占集团总营收0.34%,毛利率15%-16%,低于珠宝行业平均水平。同时开放供应链,邀请消费者实地参观新疆和田玉矿、苏州加工工厂,全程直播检测流程。
剧情在4月底逐步反转:柴怼怼被曝直播间售卖的“高冰翡翠”实为染色石英岩,成本仅10元,却标价1880元,且伪造NGTC鉴定证书。胖东来以商业诋毁为由起诉,申请法院冻结其600万元资产,并“禁止发布任何涉及胖东来的负面内容”。抖音平台同步下架涉事视频,账号禁言等。
5月1日,浙江嘉兴一家名为“胖都来”的商场开业,外立面LOGO与胖东来高度相似,仅“东”字少了一横,宣传语更是直接套用“不满意就退货”。开业现场,主持人对着镜头喊:“胖都来就是胖东来在浙江的分店,大家放心买!”
胖东来法务部48小时内完成证据链固定:对比两家LOGO的23处细节差异,调取“胖都来”注册信息(2024年10月申请,正值胖东来因“员工月薪过万”走红),并指出其股东与胖东来无任何关联。5月4 日,胖东来向国家知识产权局提交商标侵权投诉,并向嘉兴法院提起不正当竞争诉讼,索赔 500万元。
事实上,这并非个例。2025年以来,全国已有17家含“胖”“东来”字样的商超被起诉,其中淘宝店铺 “胖东来甄选”因擅自使用品牌LOGO,被判赔偿15万元。
这些争议的背后,是胖东来“透明化经营”与流量时代的碰撞。当员工月薪超过9000元、店长年薪 近百万元、40天带薪年假等数据被反复传播,企业的一举一动都被放在放大镜下审视。2025年一季度财报显示,胖东来超市毛利率仅12%,低于同行25%的平均水平,利润主要来自珠宝、餐饮等高附加值业务,却被误解为“暴利行业”。
更值得关注的是行业生态的变化。据中国消费者协会数据,2025年一季度“职业打假”投诉量同比增长47%,其中针对知名企业的“精准碰瓷”占比达32%。这些投诉往往伴随着短视频曝光、直播带货引流,形成“投诉-炒作-变现”的灰色产业链。
截至5月,胖东来已累计发起10多起侵权法律诉讼。创始人于东来在内部会议上表示:“我们不害怕争议,但不能让老实人吃亏。透明不是弱点,是我们的底气。”
这场风波尚未平息,但留给行业的思考已足够深刻:当一家企业因“极致服务”成为标杆,它所承受的不仅是掌声,还有无数试图分食流量的明枪暗箭。胖东来的“烦恼”,或许正是中国零售业在流量时代的集体缩影。
来源:新农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