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五月的骄阳孕育着无限可能,初夏的微风拂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5月13日,东营职业学院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帷幕。社团文化广场上,东营职业学院的学子们个个精神抖擞,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整个校园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五月的骄阳孕育着无限可能,初夏的微风拂过校园的每一个角落。5月13日,东营职业学院2025年职业教育活动周启动仪式在热烈的气氛中拉开帷幕。社团文化广场上,东营职业学院的学子们个个精神抖擞,一张张青春洋溢的脸庞上写满了对未来的憧憬,整个校园洋溢着蓬勃向上的朝气。
神采飞扬,尽显青春风采
在社团文化广场中央的舞台上,女生们身着鲜艳的红色旗袍,手持绢扇翩然登场,以精彩的开场舞《寄明月》瞬间点燃了全场激情。裙摆飞扬,扇面开合间,阳光自信的神态尽显东职学子的青春风采。
据了解,职教活动周是集中展示学校办学成果、师生风采的重要窗口,也是社会各界了解、支持和参与学校发展的重要舞台。本届职教活动周以“一技在手,一生无忧”为主题,既彰显了职业教育“以技赋能、以能立业”的育人特色,也传递了“技能成就人生、匠心点亮未来”的价值追求。
舞台两侧的职教成果展示区围满了好奇的参观者,智能建造工程学院的学生正在熟练操控着一台智能巡检机器人,360度旋转的摄像头精准捕捉周围的每一处细节,实时画面和“未佩戴安全帽”等安全隐患提示立刻在电子显示屏上一一呈现,人群中传来阵阵惊叹。
另一边,石油与化学工程学院学生夏明硕正介绍着展台上的模型装置,将研究成果娓娓道来。“作为一名石化专业的大二学生,我深切感受到我们学校‘现代学徒制’培养模式的独特优势。学校通过‘校企双导师’机制,让我在理论与实践的双重锤炼中快速成长为现场工程师型人才。”夏明硕说。
在文旅康养与教育学院的展台,一群留学生正饶有兴致地体验着中医耳穴疗法。“耳穴按摩可以缓解疲劳,对失眠、焦虑都有很好的调理作用。”文旅康养与教育学院的学生们身着白大褂,手握铜质探笔,轻轻按压着留学生耳朵上的各个穴位,神情中透露着专注与认真。这场跨越文化的互动体验,让留学生们切身感受到了中医的博大精深,不仅增进了学生之间的友谊,还搭建起了一座文化交流的桥梁。
以技报国,诠释青春担当
以专业淬炼匠心,以技能回馈社会,东营职业学院的学子们用实际行动诠释青春担当。学校立足东营地域特色,深挖黄河口文化内涵,将职业教育与文化底蕴相结合,开展了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课程与活动。
匠美东职文创产品展区人头攒动,一件件创意十足的文创作品让人眼前一亮:活灵活现的“兵圣”盲盒手办、诙谐幽默的“三十六计”成语挂件、典雅精致的笔记本……“东营是孙子文化的发源地,讲好孙子故事,弘扬孙子文化我们使命在肩。”东营职业学院与东营孙子文化园建立深度合作,将《孙子兵法》的深厚内涵与现代艺术设计理念完美融合,量身打造了一系列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文创产品。“从创意构思到产品制作,每个环节基本都是由我们的学生独立完成的。”设计团队指导老师崔昊哲介绍说。
这张是东营湖边的落日余晖,这张是公园里初绽的绿意新芽,这张是东营街边的温馨瞬间……前不久,东营职业学院多维创美志愿服务队组织开展了“胜利人 胜利景”主题海报采风志愿活动。志愿者们深入社区街巷,以青春的视角,用镜头语言记录下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胜利街道独特的自然景观、人文底蕴和市井生活,并将这些图文影像通过专业设计转化为系列文化宣传海报,展现东营的独特魅力,用专业技能助力社区文化建设与宣传。
纤手裁春秋,匠心纸上传。在剪纸特色专业展示区,学生们伏案凝神,手持刻刀一丝不苟地在鲜艳的红纸上裁刻着,不一会儿,镂空的图案纹理逐渐清晰,一幅幅惟妙惟肖的花鸟虫鱼、山水风光跃然呈现。东营职业学院积极投身于地方特色展览活动,让学生们以剪纸等非遗艺术为媒介,践行对黄河文化的传承与热爱。沉浸式体验地方特色文化魅力,不仅拓宽了学生的专业视野,更丰富了校园文化生活,为培养兼具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搭建了优质平台。
知行合一,点亮青春前程
本次职教活动周,学校特别邀请全国人大代表、全国劳动模范张金海以及全国技术能手、齐鲁工匠魏龙翔两位扎根一线的劳模工匠走进校园,为学生讲授思政课。他们用最朴实的语言分享了成长经历、职业感悟,在年轻学子心中播种下了技能报国的理想信念种子。
“这次活动让我近距离了解了孩子在东营职业学院的生活学习环境和职业教育的特色,我深刻感受到学校在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和职业素养方面的用心。尤其是那些先进的实训设备和校企合作项目,让我对孩子未来的就业前景更有信心了。”看到在各自领域闪闪发光的孩子们,东营职业学院航空学院学生家长赵建永由衷地说。
“本次职业教育活动周令我印象深刻,尤其是学生技能作品中展现出的‘知行合一’职业教育内核。”受邀参加职教周活动的企业代表、东营友和机动车检测有限公司董事长孙茂斌竖起了大拇指,“无论是创意产品设计,还是精准的机械加工成品,都让我看到职业教育‘做中学、学中做’的实践成果——学生们不仅将课堂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更通过作品呈现出对行业标准的理解和创新突破的潜力。这些作品印证了职业教育既培养了学生扎实的专业技能,也塑造了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真正实现了教育与产业需求的无缝对接,让我们对未来技术技能人才的成长充满信心。”
“愿同学们能坚守梦想、珍惜机会,争做合格的新时代建设者。勤学苦练、持之以恒,争做技术技能的引领者。脚踏实地、担当作为,争做服务社会的奉献者。”东营职业学院党委书记杜振波的深情寄语为学子们的成长指明了方向。
未来,东营职业学院将紧紧围绕服务黄河重大国家战略、服务每一名学生成人成才和高质量就业、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和产业企业高质量发展,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家校协同,凝聚发展合力,加快推进学校“双高计划”建设,努力创建高水平技能型职业技术大学,为东营高水平现代化强市建设作出更大贡献。(大众新闻记者 商尧 通讯员 刘琼晓)
来源:齐鲁晚报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