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一开始很多人都以为这只是一场意外,可直到大家看到现场裁判的态度,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件事好像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又是王楚钦?
在世乒赛混双比赛开赛前,世界排名第 2 的国乒名将王楚钦,突然发现自己的球拍开胶了。
一开始很多人都以为这只是一场意外,可直到大家看到现场裁判的态度,很多人都意识到,这件事好像没有看起来那么简单。
特别是在听到肖战指导谈到的现场细节后,这种感觉就越发强烈。
5月19日,2025年多哈世乒赛混双1/16决赛开赛前,王楚钦和孙颖莎正在为比赛做最后准备。
就在双方球员入场、比赛即将开始的时刻,王楚钦在检查球拍时发现了一个严重问题:球拍胶皮顶部出现了明显的折痕和开口,像是被人故意揭开了一样。
这一发现让现场气氛瞬间紧张,球迷们通过直播画面也注意到了这一幕,不少人直呼“心都提到嗓子眼了”。
王楚钦第一时间向主裁判反映情况,希望更换球拍。
但令人意外的是,主裁判最初认为球拍的受损程度仍在比赛允许范围内,可以继续使用。
随后国乒教练肖战迅速采取行动,告诉裁判组:“球拍顶部的胶皮被人揭开了!”
在教练组的坚持沟通下,裁判最终同意王楚钦更换备用球拍。
换拍后的王楚钦和孙颖莎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以11-2、11-7、11-4的比分干净利落地拿下比赛,成功晋级。
尽管比赛结果令人满意,但球拍受损的插曲却让国乒团队和球迷们捏了一把冷汗。
毕竟球拍是乒乓球运动员的“武器”,一旦出现问题,可能直接影响比赛发挥。
如果王楚钦没有及时发现问题,或者裁判坚持不让换拍,后果可能不堪设想。
但其实这并不是他的球拍第一次出现问题。
2024年巴黎奥运会,王楚钦在混双夺冠后,球拍在现场一片混乱中被踩断,导致他只能用备用球拍参加单打比赛。
结果他在单打32强赛中不敌瑞典选手莫雷加德,止步不前。
当时舆论普遍认为球拍被踩断是意外,王楚钦也选择了低调处理,独自承受了失利的压力。
然而时隔不到一年,熟悉的一幕竟再度降临,且依旧发生在王楚钦身上。这让球迷与媒体不禁心生疑窦:这般巧合,是否另有隐情?
赛后接受采访时,王楚钦难掩失望和愤怒,他表示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每次都是他遇到这种事。球拍检测前明明好好的,可一到赛场海绵就开了一半,根本没法打比赛。
巴黎奥运会那次他没多说什么,但接连几次大赛都发生在他身上,换谁能不生气?
肖战指导也在赛后明确表示,球拍胶皮的受损不是自然磨损,而是“有人揭开了”。
这说法一出,很多人都觉得这并非是一起意外事件。
一些眼尖的网友发现,在王楚钦和孙颖莎比赛当晚,有一位戴眼镜的记者在场边徘徊,行为显得有些可疑。
更有网友将其与巴黎奥运会 “3488 号记者” 关联在一起,猜测这两次“故意破坏”是不是一个团队的人做的。
毕竟那次奥运会,就有人发现,那位记者曾在混双赛结束后,趁乱踩断了他的球拍。
虽说这件事最终没有定论,但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再加上这次开胶事件,很多人藏在心里的质疑,也随着上一次的情绪一起爆发。
有人直言,王楚钦的球拍好好的,怎么一到比赛前就坏了?组委会的监管是不是有问题?
在事件发生当晚,所有涉及此事的工作人员就聚在一起,针对这场“意外”开会探讨。
在事件发生当晚,中国乒协主席王励勤、秘书长何潇与国际乒联竞赛团队、裁判团队及球拍检测团队负责人召开紧急会议,就事件进行深入沟通。
中国乒协明确提出三点诉求:首先我们希望对方工作人员全程监督球拍检测环节,杜绝无关人员接触可能,之后我们也建议更换容积更大、安全性更高的球拍检测容器。
除此以外,还要对检测过程实施全程录像留存。
而国际乒联对这些诉求也一一回应,他们同意每支球队可派一名工作人员监督检测流程,并承诺更换A4尺寸的大信封作为检测容器,同时要求裁判和检测团队更加谨慎操作。
不过由于技术限制,检测全程录像暂时无法实现。
不过国际乒联回应称,将调取场馆监控设备记录,对球拍受损原因展开深入调查,同时会形成书面报告,力求查明事件真相。
虽说王楚钦和孙颖莎赢得了比赛,但这件事确实值得严肃对待,比赛本来就应该凭借实力定胜负,我们可以输掉比赛,但绝不接受用上不得台面的小伎俩输掉比赛。
这样不公平,也违背了体育本身的精神。
信息来源:
央视新闻《王楚钦球拍检测环节受损 国际乒联发声明》
光明网《热搜爆了!王楚钦赛前更换球拍,胶皮疑被掰开!本人和国际乒联最新回应》
新京报《王楚钦“冠军球拍”被踩坏,单打只能用备用板比赛》
来源:王教授杂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