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根据WHO发布的数据,2000年至2019年的20年间,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人类死亡原因排名第一的疾病。因此,缺血性心脏病成为名副其实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根据WHO发布的数据,2000年至2019年的20年间,缺血性心脏病是全球人类死亡原因排名第一的疾病。因此,缺血性心脏病成为名副其实威胁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
什么是缺血性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Ischemic Heart Disease),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冠心病,全称为“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或阻塞,或(和)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
缺血性心脏病多发于40岁以后,发病率随年龄增加而增加。男性发病早于女性,男女发病率的比例约为2∶1,因为雌激素有抗动脉粥样硬化作用,故女性在绝经期后发病率迅速增加。
“头号杀手”冠心病如何致人死亡
冠心病,作为‘头号杀手’之一,是由于冠状动脉的狭窄或阻塞导致心肌细胞无法得到足够的血液供应,从而诱发严重的胸痛、呼吸急促、心律不齐等症状。如果不及时治疗,可能会引起严重的并发症,如心源性休克或心脏骤停,最终导致死亡
心肌细胞功能下降:长期的心肌缺血会导致心肌细胞的能量代谢异常,进而影响心脏功能,出现胸闷、活动后呼吸困难、夜间不能平卧、端坐呼吸等心衰症状。
心肌梗死:冠状动脉血管的完全闭塞会导致心肌梗死,这是一种严重的心血管并发症,可能危及生命,增加死亡风险。
心律失常:由于心肌缺血导致的电活动紊乱,患者可能会出现各种类型的心律失常,可能严重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
心力衰竭:缺血性心肌病可能导致心脏扩大或僵硬,最终发展为充血性心力衰竭,出现呼吸困难、乏力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心脏骤停:病变严重时可能突发心脏骤停。
生活质量下降:患者常因症状反复发作,严重影响日常生活和工作。
由于这些危害,缺血性心脏病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建议患者及时到医院就诊,进行相关检查及治疗,以减轻症状并防止病情恶化。
引朵牌吲哚布芬片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方面的效用
吲哚布芬片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方面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抗血小板聚集:吲哚布芬片通过抑制血小板环氧化酶-1,减少血栓素A2的生成,从而抑制血小板聚集,预防血栓形成[1]。
改善心肌缺血症状:通过影响血小板功能,吲哚布芬片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增加心肌的血液供应,缓解心肌缺血症状,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风险[1、2]。
安全性和耐受性:吲哚布芬片在治疗缺血性心脏病方面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耐受性,适用于不能耐受阿司匹林或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2、3]。此外,吲哚布芬片在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和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显示出优于阿司匹林的疗效,尤其是在联合氯吡格雷使用时,能够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同时保持良好的安全性[2、3]。
综上所述,吲哚布芬片在缺血性心脏病的治疗中,发挥着不可小觑的抗血小板聚集作用,能够改善血液循环,缓解心肌缺血症状,是治疗缺血性心脏病的有效药物。
参考文献:
[1]刘芳,王建文.吲哚布芬片作用机制及临床应用的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21, 37(13):4.
[2]杨霞,刘维,陈恳,等.吲哚布芬片预防和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变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J].中国临床药理学杂志, 2017, 33(4):4.
[3]董洁,孙寿海,王春博,等.无缝隙护理在吲哚布芬片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绞痛患者中的应用[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23, 9(6):33-36.
来源:小李药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