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白银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综述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5-20 11:39 1

摘要:今年以来,白银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通过统筹调度凝聚工作合力、主动服务助企纾困破难题、多维宣传营造良好营商氛围三项举措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今年以来,白银区坚持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头号工程”,通过统筹调度凝聚工作合力、主动服务助企纾困破难题、多维宣传营造良好营商氛围三项举措推动全区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提升,为全区经济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统筹调度凝聚工作合力

白银区委区政府多次召开常委会、常务会,专题学习2025年全省招商引资暨优化营商环境大会、全市优化营商环境工作推进会议精神,深入贯彻《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全省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方案》核心要义,将营商环境建设纳入全区重点工作范畴。制定印发《白银区优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任务清单》,构建“周调度、月通报、季考核”闭环管理机制,累计召开专题推进会8场次,形成“指标有人盯、任务有人抓、进度有人督”的工作格局。

围绕“六大环境”细化6大领域37项重点任务,建立“1+14+N”工作体系(1个任务清单、14个一级指标专班、N项具体举措),精准对标《甘肃省营商环境便利度监测评价指标体系》中83项二级指标及时纠偏加压,确保各项工作落实落细;对照上年度14项一级指标,认真梳理出7个方面17个共性问题、4个方面8个个性问题,建立“一题一策”整改台账,分层次推动完成全部问题整改销号。

构建“归集—评价—应用”信用管理闭环,2025年一季度归集信用信息数据11万条、信用承诺信息1.5万条,41个领域使用专用信用报告和信用承诺制,13个领域开展了公共信用综合评价,已在26个领域常态化开展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工作,24个部门单位将“查询守信激励名单、严重失信主体名单”等信息嵌入政务服务工作流程,在政务服务、税务、市场监管、医疗、养老、教育等22个领域开展了“信易+”场景应用;建立“宣传—提醒—修复”信用修复机制,累计指导354户经营主体完成信用修复。

主动服务助企纾困破难题

建立“法企直通车”机制,白银区法院创新开展“法官面对面”活动,走访企业14家,推出涉企案件“绿色通道”和“一站式”诉讼服务;针对建设工程规划许可等高频事项,建立“法律顾问+业务骨干”联合预审机制,办理时限压缩30%;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专项行动,建立重点企业“法治体检”档案21份。

实施“企业满意度提升”行动,组建由15个部门单位组成的助企服务队,针对全区129家重点企业长期开展纾困解难服务;落实“暖心服务卡”制度,为21家招商引资企业(项目)提供“一对一”管家服务;建立“政银企”季度对接机制,协调解决融资需求1.2亿元,落实减税降费政策惠及企业1800余家。

深化“互联网+政务服务”,推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四率”(联合验收、中介服务、电子证照、告知承诺)提升工程,证照类型归集率、签章率分别提升至92%、85%;打造“白银通办”服务品牌,推出“秒办”事项清单48项,企业开办实现“1日办结”,平均开办耗时2.35小时;深化“高效办成一件事”改革,高效办成一件事专区事项进驻率100%。

多维宣传营造良好营商氛围

构建“1+3+N”宣传体系(1个政府网站,微信公众号、新闻客户端、信用中国3大平台,N个行业宣传渠道),一季度刊发优化营商环境宣传信息130篇,其中省级15篇,国家级10篇;创新制作《政务服务微课堂》系列短视频27期,播放量突破10万次。

开展“营商环境宣传月”系列活动,举办招聘会、消费者权益日等主题宣传活动4场次,覆盖群众3000余人次;在商业综合体、社区等20个重点场所设置宣传点,LED屏滚动播放宣传标语日均超500频次;开展“送法进企业”活动17场,发放《甘肃省优化营商环境条例》《甘肃省社会信用条例》2000余份。

开启“陪同办”服务,与企业办事人员并肩同行,全流程陪同,化解办事难题;建立“营商环境社会监督员”制度,聘请人大代表、企业家代表担任监督员对涉及营商环境建设的事项进行监督;开展“我在现场”活动,现场监督服务,及时发现并解决营商环境领域存在的卡点、堵点;以“助企、护企、强企、暖企”为核心行动,推动形成“共建共治共享”的良好氛围。

下一步,白银区将持续深化营商环境全面提升年行动,以更优机制激发改革活力,以更实举措破解发展难题,以更大力度培育创新生态,全力打造“近悦远来”的一流营商环境,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蓄势赋能。

白银融媒记者 苏黎明

来源:白银日报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