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四川省绵阳市创新打造“绵绵阳阳爱健康”地域特色IP,以“小切口”实现健康科普“大作为”。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斩获20余项国家级、省级健康科普大奖,更推动当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2024年显著提升至32.1%,创历史新高,为基层健康促进提
在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新征程上,四川省绵阳市创新打造“绵绵阳阳爱健康”地域特色IP,以“小切口”实现健康科普“大作为”。这一创新实践不仅斩获20余项国家级、省级健康科普大奖,更推动当地居民健康素养水平在2024年显著提升至32.1%,创历史新高,为基层健康促进提供了可复制的“绵阳样板”。
打造地域IP 构建健康科普新生态
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突破传统科普模式,以“绵阳科技城”为文化底色,设计出“绵绵”“阳阳”等全年龄段动漫人物群,通过动漫形象、多元媒介和精准科普内容,涵盖家庭、学校、职场等多场景,构建覆盖全域的健康教育新生态。
同时,依托“监测-预警-分析-干预-健教”闭环机制,IP内容紧扣传染病防控、慢性病管理等群众关切,以单元剧形式将专业知识转化为生动故事。其中,《绵绵阳阳66健康歌》以朗朗上口的旋律,让“健康素养66条”飞入寻常百姓家。
立体传播矩阵 打通科普“最后一公里”
为扩大覆盖面,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多措并举构建“立体式”传播矩阵:电视、广播、新媒体、乡村大喇叭等多渠道同步发力。
截至2024年,“绵绵阳阳”系列作品在当地主流媒体平台累计播放超百次,“村村响”广播覆盖全部乡村,新媒体平台阅读量破万次,广电网络健康频道日均触达30万家庭。
此外,科普内容还被制成电子书、海报等衍生品,进入社区、学校及企事业单位,实现“线上+线下”无缝衔接。
健康素养跃升 形成可持续品牌效应
这一创新实践成效斐然。2024年,绵阳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32.1%,较上年提升3.4个百分点,增速居全省前列;IP作品连续两年入选国家卫健委“新时代健康科普作品征集大赛”优秀案例,并获华西医院、中国健康促进大会等权威赛事奖项;2025年初,项目更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改革创新十大典型案例”……“绵绵阳阳”IP通过专业性与通俗性融合,将疾控数据转化为百姓语言,通过地域性与普适性融合,以本土形象增强群众认同,通过短期传播与长效IP运营融合,形成了可持续品牌效应,也真正实现了健康知识从“入眼入耳”到“入脑入心”的转变。
从疫情防控到全民健康,绵阳以创新思维激活科普动能,证明“小IP”亦可撬动“大健康”,这一模式不仅为西部地区健康促进树立标杆,更为全国探索健康素养提升路径贡献了宝贵经验。绵阳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相关负责人表示,未来将探索真人剧、周边产品等延伸开发,让健康知识真正“深入骨髓”,助力健康中国行动在基层落地生根。(王丽华 刘恋)
来源:中国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