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60岁以后的人生,和年轻时完全不一样了。一位叫刘奶奶的老人说得好:“以前上班养家,退休了得学会养自己。”她和老伴在杭州退休五年了,别人一说“养老”,不是旅游就是广场舞,但他们俩觉得,真正能让人身心舒畅、天天盼着出门的,其实是——种菜。
60岁以后的人生,和年轻时完全不一样了。
一位叫刘奶奶的老人说得好:“以前上班养家,退休了得学会养自己。”
她和老伴在杭州退休五年了,别人一说“养老”,不是旅游就是广场舞,但他们俩觉得,真正能让人身心舒畅、天天盼着出门的,其实是——种菜。
图片来源于网络
别小看这件事。
种菜可不是打发时间那么简单,而是一种把生活重新拿回自己手里的方式。
每天早上五点多起床,提桶、锄草、洒水,日头还没升高,菜园就已经热气腾腾了。刘奶奶笑着说:“人啊,种菜之后都不舍得懒觉了,生怕错过哪一片叶子长出来的样子。”
那种被土香包围的清晨,就是她最想活着迎接的时光。
图片来源于网络
种菜,其实是最简单的“生活冥想”。
当双手埋进泥土,一颗心也会慢慢静下来。
那些在工作里忙碌一生、在城市生活中疲惫的人,退休后终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节奏”:不是为别人奔波,而是为一颗小白菜、一根黄瓜,默默用心。
很多老人都说:以前打麻将看电视打发时间,现在种菜之后,才觉得自己活得有意义。
图片来源于网络
而且种菜不仅能治“心病”,还能动“全身”。
浇水、锄草、施肥、除虫,每天都得动动筋骨、走走路,既锻炼了身体,也保持了灵活度。
相比整天坐着躺着,种菜的老人明显气色更好、精神更饱满。一位老爷爷在社区种植区说:“腰不好时,医生让我散步。后来我发现,种菜比散步还有效果——我一蹲一站,就给自己做了‘伸展操’。”
图片来源于网络
更有意思的是,种菜也拉近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隔壁种了茄子,你种了西红柿,到了收获季,大家自然就你来我往,分享收成,交流经验。那种“菜换菜”的温情,比任何聚会都真实而温暖。
刘奶奶说:“原来我们楼里一层都不认识,现在有了楼下这块地,我们几个老人每天下午边除草边聊天,连孙子都说我‘社交能力突飞猛进’。”
图片来源于网络
有人说,衰老是一件孤独的事。但当你手上还拿着锄头,脚下还有一方菜地的时候,心里就不会空。
因为有一个地方,在静静长出瓜果,也在慢慢滋养你心里的喜乐。
当你看到自己亲手种的菜一天天变绿、变大,那种“我还能创造”的成就感,能击退所有“我老了”的念头。
图片来源于网络
你身边有没有喜欢种菜的老人?
你觉得种菜只是“打发时间”,还是一种真正的“养生智慧”?
欢迎留言聊聊你对“老年生活方式”的看法,也欢迎晒出你家的小菜园!
#种菜养生 #退休生活 #老人幸福感 #银发生活方式 #老年种菜日记 #三农情绪共鸣 #乡村慢生活
来源:关注心脑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