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当前各种各样的AI产品可以说是非常的火爆,品种及功能之多可以说是让企业挑花了眼,看似热闹的场景,但相对于企业的应用落地场景而言却十分的有限,特别是传统企业,最近老杨一直在接触一些AI产品、解决方案,每天也在抽时间研究AIGC,试用一些AI产品,比如在试用了文生
当前各种各样的AI产品可以说是非常的火爆,品种及功能之多可以说是让企业挑花了眼,看似热闹的场景,但相对于企业的应用落地场景而言却十分的有限,特别是传统企业,最近老杨一直在接触一些AI产品、解决方案,每天也在抽时间研究AIGC,试用一些AI产品,比如在试用了文生图产品后老杨感慨:取代你的不是AI,而是会使用AI的人!
AI技术如此发展下去,很快很多行业、岗位真的要被颠覆了,甚至一些个人爱好由此可能被改变,比如老杨酷爱摄影,但自从用了AI文生图以后,感觉老杨心爱的单反相机估计都要吃灰了,下图就是老杨通过AI产品生成的图片:
那么在AI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传统行业该如何拥抱AI呢?
老杨认为在传统企业里领导没有AI思维比缺乏AI工具更可怕。
为什么这么说?
首先我们来谈一下当前传统企业应用AI的一些困境与痛点:
第一,AI产品太多,不知道如何选,易盲目选,造成应用效果不佳;
第二,AI产品的功能应用场景多样化,但企业员工缺乏相关的专业的系统化的培训,缺乏应用指导,处于不会用的状态;
第三,个别岗位员工由于担心工作会被AI取代,而消极抵抗,处于恐惧AI不想用的状态;
第四,一些场景领导及员工由于担心AI的输出内容是否正确,处于不敢用的状态;
第五,企业员工虽然很积极的试用了一些AI产品,但由于方法不当不会用,导致结果差强人意,对AI产品持质疑态度,所以在后期引进方面担心产生的价值远不及预期处于观望状态;
第六,在AI建设方面,由于企业工作场景的多样性,导致市场上的AI产品在应用上缺乏案例参考,同时在建设过程中又缺乏正确的方法论支撑,纯粹靠企业摸索,可能还会成为AI产品厂家的小白鼠;
第七,企业缺乏AI应用人才,同时缺乏与之配套的人才培养体系,仍旧将AI划归与传统的技术范畴,认为应用AI还是相关技术部门人员的事,对AI的认知在意识上不足、不正确;
第八,由于大部分传统企业缺乏AI方面的专业技术人才,对AI应用过程中产生的技术问题完全依赖于第三方,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其相关功能及应用场景受限,难以发挥价值;
第九,当前对于AI产品,在引进应用方面大部分的传统企业缺乏从立项、实施、应用再到风控、评估等系统化的管理方案;
当前一些企业在积极拥抱AI,不仅有思想上的,也有行动上的,比如有营销行业的公司已经通过开源软件构建了自己的应用大模型,在产品设计、客户服务管理、直播销售等场景上取得了不错的成果,而对于传统行业老杨所担心的是一些企业领导对AI的过度解读,就如做数字化一样有太多的“想当然”,一些企业领导缺乏对AI的认知,认为AI无所不能,有的企业领导甚至认为引进了AI就可以先把一些高薪岗位优化,以此来实现所谓的“降本增效”,比如某企业领导就曾说:公司引进了AI,就可以把程序员都干掉了,让AI帮我们写程序!我们想要什么就马上设计出什么来!这种想法可行吗?理论上可行,但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实现,但如果领导的管理逻辑是混乱的,那么AI设计出来的也是智障软件!
那么至于多久?
未知!
可能是明天,也可能是明年,甚至是更长时间!
当前在AI技术的利用上,部分企业领导存在和传统经验管理一样的投机意识,总想在技术上取巧,但最终弄巧成拙!因为AI并非如芝麻开门那般简单,不仅需要应用者像AI一般思考,更需要一个长期训练的过程,才能得到想要的结果,因为AI产品也需要一个不断学习完善的过程,虽然现在市面上生成式AI产品很多,在某些场景取得了不错的效果,比如在公文写作、文创、产品设计方面,但相对于企业复杂的应用场景生成式AI的可应用范围仅仅是冰山一角。
为什么传统企业的业务场景短时间内很难应用AI?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就是一个管理场景的复杂性。
一些企业做了知识管理大模型,可以快速的实现历史知识的文档的快速查找,比如传统需要几个小时才能在海量文件中翻找出来的文档,利用AI大模型工具几秒钟就可以解决,广泛应用于营销客户、维护维修等场景。其实对于企业管理场景而言这是最简单的应用,但实现起来却需要大量的基础数据做为支撑,且对数据的完整性、准确性要求极高,应用呈现效果可能只有几秒钟,但前期收集、整理知识文档、制定相关标准、清洗数据可能要花几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因为AI产品也是基于数据制定规则来最终呈现结果的。如果企业提供的文档数据残缺不全,那么最终花费高额代价做的AI大模型也会变成“人工智障”。
最简单的知识文档大模型尚且如此,如果再复杂的生产管理场景想实现AI智能化估计就更难了,因为对于大部分传统企业而言,管理的随意性太强,而最最关键的是企业领导及员工总是难以沉下心来提升对AI的深度认知,总是期望AI产生“点石成金”的奇效,以此来改善日常工作中的各种问题,总是在思想上懒惰,在意识上希望“勤奋”的AI能代劳其全部的工作,而不愿在工作模式上做出改变,其实AI时代缺乏的并不是技术,而是能力,一种利用AI技术+创新的能力,能否具有驾驭AI技术的能力,是当前每个传统企业都要面临、都需考虑的问题,否则AI技术极有可能成为管理的背锅侠。所以老杨认为当前企业里领导没有AI思维比缺乏AI工具更可怕。
那么传统企业如何打造AI能力?
除了在认知上提升,老杨认为组织能力非常重要,在一次问卷调研中老杨发现有近68%的企业表示从未考虑过是否设立与AI相关的组织或岗位,近25%的企业表示准备设立,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大部分的企业在AI应用方面还是非常谨慎的,并未成立专业的组织来应用推广AI技术,这也将直接影响AI技术在企业的应用效果,所以若想真正应用AI、落地AI必须在组织管理上下功夫,成立专业的AI实施与应用组织。同时在在推广应用策略上应采取单个应用场景突破,小切口试水,取得效果后再大面积推广的策略,避免贪大求全,在技术上踩坑,浪费成本。
综上所述,AI不仅是一种技术,更是一种能力,是先进技术+创新思想的结合体,是未来企业管理的趋势,但目前大部分的传统企业仍是读不懂、看不透、不敢用、不会用,先进技术变成生产力仍需时日,先进技术在传统管理中仍难体现价值,因此企业需要的不仅是技术,更是技术与业务融合的管理转型,否则AI又会背上企业管理的锅,成为下一个名副其实的背锅侠。
来源:数字化企业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