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创作声明:本文为虚构创作,请勿与现实关联本文所用素材源于互联网,部分图片非真实图像,仅用于叙事呈现,请知悉。
雨后的三亚海滩上,李梅捡起那只巴掌大的海龟,轻声说:“别怕,我带你回家。”
她给它取名“小绿”,买来鱼肉、虾仁精心喂养,看着它一天天恢复活力。
六年过去,小绿从巴掌大长到超过一米,成了民宿的“网红乌龟”,游客们纷纷慕名而来。
“它真的只是普通的海龟吗?”老陈皱眉看着池中游动的小绿。
李梅正要反驳,门铃突然响起。
三名警察站在门口,领头的递上证件:“李梅女士?请您配合我们的调查...”
1.
李梅第一次遇见小绿,是在2018年的一个雨后清晨。
那天,三亚的天空格外澄澈,雨水冲刷过的空气里带着咸湿的海腥味,李梅穿着运动鞋在民宿附近的海滩上晨跑。海浪一波一波地冲刷着沙滩,退去后留下细碎的贝壳和海藻。
太阳刚刚升起,海面上铺满了金色的光芒。李梅喜欢这个时刻,没有嘈杂的游客,只有宁静的海和天。她穿行在潮湿的沙滩上,呼吸着混合着植物气息的海风,感受着脚下细沙的触感。
就在快要跑完日常五公里的时候,她看到了一个小东西,被冲上了岸边,正无力地蠕动着。
李梅放慢脚步,好奇地走了过去。那是一只小乌龟,只有巴掌大小,暗绿色的甲壳上带着一些精致的花纹。它看起来很虚弱,小小的四肢无力地划动着。
“你怎么了,小家伙?”李梅蹲下身,小心翼翼地伸出食指,轻轻戳了戳乌龟的壳。
小乌龟缩了缩脖子,似乎很害怕。
李梅左右看了看,海滩上空无一人,只有不远处一只海鸟在追逐浪花。“不能就这么把你丢在这里,”她自言自语道,“你看起来需要帮助。”
她小心地捧起了这只小乌龟。它的壳摸起来很光滑,湿漉漉的,身体很轻。李梅能感觉到乌龟微弱的挣扎,但它太虚弱了,没什么力气。
“别怕,我不会伤害你的。”李梅把小乌龟放进了运动衫的口袋里,轻轻地拍了拍,“我带你回家,给你找点吃的。”
回到民宿,李梅找出一个废弃的塑料盆,放进清水和一些小石头,制作了一个临时的栖息地。她轻轻地把小乌龟放进水里,看着它慢慢地伸展四肢,在水中游动。
“你看起来好多了。”李梅笑着说,“就叫你小绿吧,因为你的壳是那么漂亮的绿色。”
小绿似乎对新家很满意,慢慢地游动着,探索着这个新环境。李梅抓紧时间打开手机,搜索“如何养海龟”。屏幕上显示了各种信息:海龟的种类、食物、生活环境、生长速度等等。
根据网上的图片对比,李梅初步判断小绿应该是某种海龟,但具体是哪种,她也说不清楚。网上说,小海龟喜欢吃鱼肉、小虾和海藻,需要淡水和海水混合的环境。
“看来我得去趟超市。”李梅自言自语道。
那天下午,李梅买回了各种可能适合小乌龟的食物:小鱼干、虾仁、海带丝。她还买了一个大一点的玻璃缸,准备给小绿一个更舒适的家。
回到民宿,她发现小绿已经精神了不少,正在小盆里游来游去。看到李梅回来,它似乎很兴奋,游到盆边,探出小脑袋。
“你饿了吗?”李梅把一小片鱼肉放进水里。小绿犹豫了一下,缓慢地游过去,开始啃咬。“看来你确实饿了。”李梅笑着说。
那天晚上,李梅坐在床边,看着已经安顿在新家的小绿,内心涌起一股奇怪的满足感。这个小生命的出现,似乎填补了一些她生活中的空白。
自从两年前离婚后,李梅一直独自经营着这家小民宿。虽然日子过得充实,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而现在,有了小绿的陪伴,她似乎找回了一种失去已久的感觉。
“我们会成为好朋友的,小绿。”李梅轻声说,看着小乌龟在灯光下闪烁的眼睛,“我会好好照顾你的。”
她没想到,这只偶然的邂逅,会在未来的六年里,给她的生活带来如此巨大的变化。
日子一天天过去,李梅和小绿的生活逐渐形成了规律。每天早晨,李梅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检查小绿的状况,换水,喂食。晚上睡前,她会和小绿道晚安。
小绿在李梅的精心照料下,很快恢复了活力。它的食欲很好,特别喜欢吃小鱼和虾。有时候,李梅会把小绿放在阳台上的小池子里,让它晒晒太阳。
“你看起来很享受阳光,”李梅微笑着看着小绿伸展四肢,“就像个小太阳能板。”
随着时间推移,李梅发现小绿的生长速度远超她在网上看到的普通海龟。才养了三个月,小绿就从巴掌大长到了碗口那么大。它的食量也增加了不少,一次能吃掉好几条小鱼。
“小家伙,你长得太快了。”李梅有些惊讶地说,“是不是我喂得太好了?”
小绿歪着头,静静地看着李梅,似乎不明白她的疑问。它只知道,每天有足够的食物,有温暖的阳光,有清澈的水,还有李梅的陪伴,这就足够了。
2.
半年后,玻璃缸已经容不下日渐长大的小绿,李梅不得不另外买了一个小型塑料游泳池放在阳台上作为小绿的新家。
“你再这么长下去,我要怎么养你呀?”李梅笑着说,但内心却充满了喜悦。看着小绿从一个虚弱的小生命变成现在这样活力四射,她感到无比欣慰。
邻居老陈是个退休的渔民,经常来李梅的民宿串门。一次,他看到阳台上的小绿,显得很惊讶。
“这乌龟不一般啊,”老陈眯着眼睛说,“看这壳的花纹,不像普通海龟啊。”
李梅正在擦桌子,头也不抬地回答:“网上说是海龟,就是长得快了点。”
老陈摇摇头:“我打了一辈子鱼,见过不少海里的东西。这乌龟长得有些怪,你有空该去问问专业人士。”
李梅笑着摆摆手:“老陈,你别吓我。小绿好好的,没什么问题。”
老陈没再说什么,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一眼小绿,然后默默地点上一支烟,走向阳台的另一边。
李梅没太把老陈的话放在心上。在她看来,小绿只是一只特别一点的海龟,或许是因为她喂得好,它才长得这么快。
一年过去了,小绿已经长到了足足有脸盆那么大,塑料游泳池也开始显得拥挤。李梅决定在民宿后院开辟一个小型池塘给小绿。
工人们挖掘池塘的那几天,小绿被暂时安置在浴缸里。它似乎感觉到了什么,变得有些焦躁不安,在浴缸里不停地游来游去。
“别急,小绿,”李梅安抚它,“马上你就有一个大大的新家了。”
池塘完工的那天,李梅小心翼翼地把小绿转移过去。一见到宽敞的水域,小绿立刻活跃起来,在池塘里欢快地游动,似乎很满意这个新家。
“看来你喜欢这里,”李梅笑着说,坐在池塘边上,看着小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这里足够你长大了。”
她没想到,即使是这个一米多宽的池塘,在两年后也会变得不够用。
随着小绿不断长大,李梅也越来越喜欢它。她发现小绿很聪明,能认出她的声音,每次她呼唤它的名字,它都会从水里探出头来。有时候,她在池塘边看书,小绿就会安静地浮在水面上,陪伴着她。
“小绿,你知道吗?你是我生活中最稳定的存在,”李梅有时会对着小绿说,“不管外面的世界多么喧嚣,回到家看到你,我就感到平静。”
李梅经常在社交媒体上分享与小绿的日常。她拍摄小绿吃东西、晒太阳、游泳的照片和视频,配上一些有趣的文字。这些帖子常常获得大量点赞和评论,很多网友被这个“巨型海龟”吸引,纷纷表示想来她的民宿看看这个“网红乌龟”。
“看,小绿,你出名了,”李梅笑着对小绿说,“都有人专门为了看你来订房间呢。”
小绿似乎完全不关心自己的“名气”,它只在乎每天的食物和阳光,以及李梅的陪伴。
三年后,小绿已经长到了令人吃惊的大小,体长接近70厘米,体重也达到了十几公斤。它的食量也大得惊人,一天能吃掉好几斤鱼肉。
李梅不得不再次扩建池塘,让小绿有更多的活动空间。同时,她也开始注意到一些奇怪的事情。小绿的行为开始变得不太像普通的乌龟,它对肉类的需求越来越大,有时候会尝试爬出池塘,在附近的灌木丛中游荡。
“小绿,你要去哪里?”李梅经常在傍晚发现小绿试图离开水池,她不得不把它抱回去,“外面不安全,你得待在水里。”
老陈再次看到小绿时,表情变得更加古怪。他皱着眉头,盯着池塘里游动的小绿,嘴里念念有词。
“老陈,你在看什么?”李梅端着两杯茶走了过来。
老陈接过茶杯,慢慢地抿了一口,眼睛仍然盯着池塘:“梅啊,这东西真的是海龟吗?我怎么看着越来越不像了。”
李梅顺着老陈的目光看向小绿,它正懒洋洋地浮在水面上,背壳在阳光下闪烁着暗绿色的光泽。
“你又来了,老陈,”李梅笑着说,“不是海龟是什么?我在网上查过的,就是海龟,可能是特别的品种吧。”
老陈摇摇头:“我总觉得不对劲。这壳的形状,这游动的方式,还有这眼睛,都不像普通海龟。你有空真该去问问专业人士。”
李梅轻轻叹了口气:“老陈,小绿跟我生活了这么多年,我了解它。它只是一只特别的乌龟,可能是因为我养得好,它才长得这么与众不同。”
3.
老陈没再说什么,只是意味深长地看了李梅一眼,然后默默地喝着茶。
虽然嘴上不说,但李梅心里也开始有些疑虑。她确实注意到小绿的一些特点和网上描述的海龟不太一样。它的头部比普通海龟要大,眼睛也更加有神,还有它的食量和生长速度,都远超普通海龟。
“或许我该带你去做个检查,”李梅轻轻抚摸着小绿的背壳,“确认一下你到底是什么来头。”
但是带一只体型如此巨大的“乌龟”去宠物医院检查并不容易,而且三亚也没有专门的爬行动物兽医。最后,李梅还是决定继续像往常一样照顾小绿,毕竟它看起来很健康,生活得也很快乐。
时光飞逝,转眼间,李梅已经收养小绿五年多了。现在的小绿已经长到了一米多长,体重超过三十公斤,需要两个成年人才能搬动。它的池塘也经过了多次扩建,现在已经占据了民宿后院的大半部分。
李梅的民宿因为“网红乌龟”小绿而名声大噪,许多游客慕名而来,就为了一睹这只“巨型海龟”的风采。李梅甚至在民宿的宣传册上印上了小绿的照片,把它作为民宿的招牌吉祥物。
“这里有只巨型乌龟?真的假的?”一些游客第一次见到小绿时往往会惊讶地问。
“当然是真的,那是我的宝贝小绿,”李梅总是自豪地回答,“它已经跟我生活了五年多了。”
游客们对小绿的反应各不相同。有些人惊叹于它的体型,有些人对它的花纹和外表感到好奇,还有些人对这样一只巨大的乌龟能在民宿里生活感到不可思议。
“它不会咬人吧?”一个带着小孩的母亲紧张地问。
李梅笑着摇摇头:“小绿很温顺的,从来不咬人。它只对鱼肉感兴趣。”
大多数时候,小绿都是民宿里的明星,李梅允许客人们在她的陪同下靠近池塘观看小绿,但不允许任何人触摸它或者投喂它。
“小绿有特定的饮食习惯,不能乱喂食,”她总是这样告诉游客们,“它是一种珍贵的生物,需要特别照顾。”
虽然李梅并不确定小绿到底是不是“珍贵的生物”,但她确实把它当作珍宝一样对待。
李梅的日常生活已经完全融入了照顾小绿的节奏。
每天早晨,她会给小绿投喂新鲜的鱼肉;中午,她会检查池塘的水质和温度;傍晚,她会再次喂食,有时还会在池塘边陪小绿待一会儿。
“小绿,你知道吗?你已经和我一起生活了五年多了,”李梅常常这样对小绿说,“你已经成为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了。”
小绿似乎能听懂李梅的话,每次听到她的声音,都会游过来,把头探出水面,注视着她。
“有时候我在想,你到底是不是真的只是一只乌龟?”李梅轻声说,伸手抚摸小绿湿漉漉的头,“你太聪明了,似乎能听懂我说的每一句话。”
小绿只是静静地看着她,黑亮的眼睛里似乎藏着无数的秘密。
随着小绿继续长大,李梅开始注意到更多异常的迹象。小绿的行为变得越来越活跃,它能迅速识别李梅的声音和面孔,甚至对陌生人表现出明显的警惕。它的食物偏好也变得更加明确,尤其喜欢某些特定种类的鱼,对其他食物则兴趣不大。
最让李梅感到奇怪的是,小绿似乎在尝试与她交流。有时候,当李梅靠近池塘边缘时,小绿会发出一种低沉的声音,像是在呼唤她。
“你在和我说话吗,小绿?”李梅惊讶地问,“你想告诉我什么?”
这些日益明显的特殊行为让李梅既惊奇又担忧。她开始怀疑小绿到底是什么生物,但又不知道该去哪里找答案。
直到那个改变一切的日子到来。
那是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李梅正在接待一位新来的客人。这位客人是个年轻的男子,自我介绍说是某大学的海洋生物学研究生,到三亚来收集一些研究数据。
“吴先生,您的房间在二楼右手边第三间,”李梅递给他钥匙,“如果有任何需要,随时告诉我。”
吴先生点点头,接过钥匙,但他的目光却被窗外的什么东西吸引了。
“李小姐,您后院里养了什么动物吗?我好像看到水面上有东西在动。”
李梅微笑着说:“哦,那是我的宠物乌龟小绿。它已经和我一起生活了六年了,是我民宿的吉祥物。”
“乌龟?”吴先生显得很感兴趣,“我可以去看看吗?我对海洋生物很有研究。”
“当然可以,”李梅带着他穿过客厅,来到后院,“就在那边的池塘里。”
4.
吴先生一看到池塘里的小绿,脸色立刻变了。他目不转睛地盯着小绿,嘴巴微微张开,显然被震惊得说不出话来。
小绿似乎感受到了陌生人的视线,警觉地停止了游动,浮在水面上,戒备地看着吴先生。
“李小姐,”吴先生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声音里充满了不可思议,“您知道这是什么吗?”
李梅笑着回答:“当然知道,这是我养了六年的海龟啊,叫小绿。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
吴先生深吸一口气,掏出手机开始拍照:“李小姐,恕我直言,这不是普通的海龟。它的特征和行为模式都非常独特。请允许我拍几张照片,我想请我的导师看看。”
李梅有些困惑,但还是点了点头:“可以,但是请不要使用闪光灯,小绿不喜欢强光。”
吴先生小心翼翼地拍了几张照片,甚至还录了一段视频。整个过程中,他的表情越来越凝重。
“李小姐,您是在哪里找到它的?”吴先生一边查看照片一边问。
“六年前在海滩上捡到的,当时它只有巴掌大小,我以为是一只普通的小海龟。”李梅回答,心里开始有些不安,“有什么问题吗?”
吴先生欲言又止,最后还是摇了摇头:“我不确定,需要请专家确认。如果可以的话,我想明天带我导师来看看它。”
李梅点点头:“当然可以。”
吴先生道谢后匆匆离开了,李梅站在池塘边,看着小绿,心里充满了疑惑和不安。
“小绿,你到底是什么?”她轻声问道。
小绿只是静静地浮在水面上,黑亮的眼睛凝视着她,似乎在诉说着一个无人知晓的秘密。
晚上,李梅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无法入睡。吴先生的反应让她感到不安,他看小绿的眼神中有惊讶,有惊喜,但也有一种她说不清的复杂情绪。
“如果小绿真的不是普通的乌龟,那么它是什么?”李梅自言自语道,“为什么吴先生会那么震惊?”
她拿起手机,再次搜索“特殊海龟品种”,但结果和以前一样,没有任何一种海龟的描述与小绿完全吻合。
李梅放下手机,叹了口气。无论小绿是什么,它都是她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是她的伙伴,她的朋友。如果有必要,她会保护它,不让任何人伤害它。
带着这样的决心,李梅终于沉沉睡去。
第二天一早,李梅起床后立刻去检查小绿。它一如既往地在池塘里游动,看到李梅后,游到了池边。
“早上好,小绿,”李梅蹲下身,轻轻抚摸小绿的头,“昨天那个人吓到你了吗?”
小绿轻轻蹭了蹭李梅的手,似乎在安慰她。
李梅微笑着站起来:“别担心,小绿,无论发生什么,我都会保护你的。”
她转身走向厨房,准备给小绿和今天的客人们准备早餐。
上午十点左右,李梅正在接待一对新来的夫妇,门铃突然响了起来。
她打开门,看到三个陌生人站在门口,其中一个穿着制服,戴着警帽。
“请问是李梅女士吗?”制服男子问道,声音严肃。
李梅点点头:“是的,我是李梅。请问有什么事吗?”
制服男子出示了警官证:“我是海南省野生动物保护队的王警官。我们接到举报,说您私自饲养了一只海龟。请问可以进来谈谈吗?”
李梅愣住了,一时间不知道该说什么。她下意识地看向身后,仿佛在确认小绿是否安全。
“警官,您是不是搞错了?”李梅终于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我只养了一只普通的海龟而已。”
王警官神情严肃:“可以带我们去看看吗?”
李梅犹豫了一下,最后点点头:“好的,请跟我来。”
她带着三人穿过客厅,来到后院。池塘里,小绿正悠闲地游动着,似乎完全不知道即将到来的风暴。
王警官一看到小绿,立刻拿出一本图鉴,翻到某一页,仔细对比。他的两个同事也靠近池塘,拿出相机开始拍照和记录。
王警官拿着图鉴的手在颤抖,声音里带着一种奇特的混合情绪:
“李女士,我...我必须告诉你,这可不是普通的乌龟。”
“这是极度濒危的海南坡鹿龟,全球存量不足50只,是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李梅感到一阵晕眩,她扶住身边的石桌才没有跌倒。“什么?这不可能...我...我只是在海滩上捡到了一只小乌龟...”
5.
王警官示意一个同事把图鉴递给李梅:“您看,这就是海南坡鹿龟的特征:深绿色的背甲上有独特的花纹,头部较大,眼睛突出,习性特殊,生长速度远超普通海龟。您的这只已经长得相当大了,应该已经成年。”
李梅颤抖着手接过图鉴,上面的照片和描述与小绿惊人地相似。她抬头看向池塘,小绿似乎察觉到了什么,停止了游动,浮在水面上,注视着她和几个陌生人。
“我...我不知道...”李梅的声音变得哽咽,“我从来没想过...它只是一只我在海滩上捡到的小乌龟而已...”
王警官的表情稍微缓和了一些:“李女士,我理解您的心情。但是根据《野生动物保护法》,私自饲养国家一级保护动物是违法的。这种珍稀物种需要在专业的保护区内繁殖和生存,以保证种群的延续。”
李梅感到一阵强烈的恐惧和不安:“你们要带走小绿吗?它和我一起生活了六年,它是我的家人...”
王警官叹了口气:“法律规定,我们必须将它送往专业的保护中心。但是考虑到您不是故意的,而且从它的状态来看,您显然照顾得很好,我们会从轻处理这件事。”
李梅的眼泪终于落了下来。她蹲下身,伸手抚摸水中的小绿。小绿游到她身边,轻轻蹭了蹭她的手。
“它认识我,”李梅哽咽着说,“它和我有感情。你们不能就这样带走它...”
王警官和他的同事对视一眼,似乎有些为难。其中一个同事低声说:“王队,这只确实养得不错,比中心里的那几只状态还好。”
王警官点点头,然后蹲下身,和李梅平视:“李女士,我理解您的心情。但请您也理解,海南坡鹿龟是一种极度濒危的物种,全球只剩下不到50只。每一只对物种的延续都极其重要。在专业的保护中心,它能得到专业的照料,还有机会找到伴侣,繁衍后代。”
李梅抬起头,泪水模糊了视线:“可是...可是小绿和我生活了六年...它是我的家人...我不能就这样失去它...”
王警官沉默了一会儿,似乎在思考什么。最后,他站起身,走到一旁,掏出手机拨打了一个电话。
李梅坐在池塘边,轻轻抚摸着小绿的头。小绿静静地浮在水面上,目不转睛地看着她,仿佛在问:发生了什么?
“没事的,小绿,”李梅努力控制自己的声音不颤抖,“没事的...”
几分钟后,王警官回来了,脸上的表情柔和了许多:“李女士,我刚才和中心的主任通了电话。考虑到这只坡鹿龟的状态很好,而且它显然对您有很深的感情,我们可以商量一个折中的方案。”
李梅抬起头,眼中带着一丝希望:“什么方案?”
王警官蹲下身,声音温和:“坡鹿龟必须送往保护中心,这是法律规定,也是为了物种的延续。但是,您可以成为它的'认养人',定期去看望它。而且,如果您愿意,还可以参与中心的志愿工作,这样就能经常见到它。”
李梅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真的可以吗?我可以经常去看它?”
王警官点点头:“当然。中心一直在招募志愿者,有爱心的市民可以定期去帮忙照顾这些珍稀动物。考虑到您已经成功照顾这只坡鹿龟六年了,您的经验对中心来说也是很宝贵的。”
李梅低头看着小绿,陷入了沉思。她知道,如果坡鹿龟真的是濒危物种,那么把它送往专业的保护中心确实是最好的选择。在那里,小绿能得到专业的照料,还能找到同类,或许还能繁衍后代,为物种的延续做出贡献。
但是,想到要和朝夕相处了六年的小绿分离,她的心还是痛得无法呼吸。
“我需要一点时间考虑,”李梅最后说,声音微弱但坚定,“可以吗?”
王警官点点头:“当然可以。我们明天再来。但是请您理解,作为执法人员,我们必须遵守法律,坡鹿龟最终还是要送往保护中心的。”
李梅点点头,没有说话。
王警官和他的同事离开后,李梅仍然坐在池塘边,静静地看着小绿游动。阳光照在水面上,形成了跳跃的光斑,小绿穿梭其中,暗绿色的背甲在光影交错中显得格外美丽。
“六年了,小绿,”李梅轻声说,“我从没想过你竟然是这么珍贵的生物。”
小绿浮在水面上,黑亮的眼睛注视着李梅,似乎能理解她的话。
“如果真的像他们说的那样,你是濒危物种,那么你应该去保护中心,和你的同类在一起,”李梅继续说,声音哽咽,“而不是被困在我这个小池塘里。”
6.
小绿游到李梅身边,轻轻碰了碰她的手,仿佛在安慰她。
李梅忍不住落泪,她抚摸着小绿的头:“我会想你的,小绿。但我会经常去看你,我保证。”
傍晚,老陈来访,听说了事情的经过后,他叹了口气:“我早就觉得这不是普通的乌龟。老一辈人有时候会在海里见到这种龟,说它们是海神的使者,能带来好运。没想到现在已经这么稀少了。”
李梅擦了擦眼泪:“老陈,你说我应该怎么办?”
老陈沉思了一会儿:“梅啊,有些东西不属于我们,我们只是它生命中的过客。你已经给了它六年的照顾和爱,现在它需要回到它应该在的地方,和它的同类在一起。这样想想,或许会好受一些。”
李梅点点头,心里渐渐明朗。老陈说得对,如果小绿真的是濒危物种,那么它应该去保护中心,那里有专业的照顾,有机会繁衍后代,为物种的延续做出贡献。
“你说得对,老陈,”李梅最后说,“明天警察来的时候,我会同意他们的方案。只是...我会很想它。”
老陈拍了拍她的肩膀:“生活就是这样,有得有失。但你做了一件好事,梅,你救了一只珍稀动物,让它活了下来。这是值得骄傲的事情。”
第二天,王警官准时来到了民宿。李梅已经做好了心理准备,虽然内心仍然痛苦,但她知道这是最好的选择。
“王警官,我同意你们的方案,”李梅说,声音平静但坚定,“我希望小绿能去一个对它最好的地方,我也愿意成为保护中心的志愿者,继续照顾它。”
王警官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您做出了正确的决定,李女士。您放心,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是国家级的保护机构,有最先进的设备和最专业的团队。您的小绿在那里会得到最好的照顾。”
当天下午,一辆特制的运输车来到了民宿。李梅看着几个工作人员小心翼翼地把小绿放进特制的水箱中。小绿似乎感觉到了什么,显得有些不安,在水箱里来回游动。
“别怕,小绿,”李梅隔着玻璃轻声说,“你要去一个新家了,那里有更多和你一样的朋友,你会喜欢那里的。”
小绿停止了游动,浮在水面上,注视着李梅,黑亮的眼睛里似乎充满了不舍。
“我会去看你的,小绿,我保证,”李梅的声音哽咽,“我们还会再见面的。”
当运输车缓缓驶离民宿时,李梅站在门口,泪水模糊了视线。她望着车子远去的背影,心中充满了复杂的情绪:不舍、悲伤,但也有一丝欣慰,因为她知道,小绿将去往一个对它更好的地方。
王警官站在她身边,递给她一张名片:“这是保护中心的地址和联系方式。您随时可以去看望它,也可以申请成为志愿者。中心的志愿者每周有固定的时间可以参与照顾这些珍稀动物。”
李梅接过名片,轻声道谢。
送走小绿后,民宿里顿时变得空荡荡的。李梅习惯性地去后院查看池塘,却发现那里已经空无一物。她坐在池塘边,回忆着与小绿共度的六年时光,心中满是怀念。
一周后,李梅鼓起勇气,去了海南热带野生动植物保护中心。在王警官的帮助下,她顺利成为了中心的志愿者。
第一次看到小绿在保护中心的大型池塘里游动时,李梅的心情无比复杂。小绿被安置在一个专门为坡鹿龟设计的生态环境中,有充足的空间、清澈的水和丰富的食物。更重要的是,池塘里还有另外几只坡鹿龟,它们都是从各种途径被救回来的。
“李女士,您的小绿是我们见过的状态最好的一只坡鹿龟,”中心的饲养员告诉她,“它的体型和活力都非常出色,显然得到了很好的照顾。”
李梅站在池塘边,看着小绿在水中自由自在地游动,心中涌起一股欣慰。虽然她和小绿不能像以前那样朝夕相处了,但是看到小绿在更适合它的环境中生活,她感到了一种别样的满足。
“小绿,你喜欢这里吗?”李梅轻声问,观察着小绿的一举一动。
小绿似乎听到了她的声音,立刻从远处游了过来,把头伸出水面,亲昵地蹭了蹭李梅伸出的手。
“它记得你,”饲养员惊讶地说,“这很不寻常,坡鹿龟通常不会对人类表现出这么强的亲和力。”
李梅微笑着抚摸小绿的头:“我们一起生活了六年,它是我的好朋友。”
7.
从那天起,李梅每周都会抽时间去保护中心看望小绿,并且参与志愿服务。她帮助饲养员清理池塘,准备食物,记录坡鹿龟的生活习性和行为特点。她的经验和观察对中心的工作人员非常有帮助,很快就成为了中心最受欢迎的志愿者之一。
随着时间推移,李梅发现自己的生活正在发生微妙的变化。虽然失去了小绿的朝夕相伴,但她在保护中心结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她的生活变得更加充实。她也逐渐对野生动物保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开始学习相关知识,甚至考虑将来转行从事这方面的工作。
一个月后的一天,王警官来到保护中心,找到正在帮忙的李梅。
“李女士,有个好消息要告诉你,”王警官笑着说,“小绿在中心的适应得很好,而且最近它似乎对一只雌性坡鹿龟产生了兴趣。专家们认为它们有配对的可能。”
李梅闻言,心中涌起一股喜悦:“真的吗?那太好了!”
王警官点点头:“是的。如果它们成功繁殖,将是坡鹿龟保护史上的一个重要突破。这种龟的繁殖非常困难,中心已经尝试了多年,但成功率很低。”
李梅看向水池,小绿正和另一只体型稍小的坡鹿龟并排游动,它们时不时地相互轻碰,看起来亲密而和谐。
“它找到了同伴,”李梅轻声说,心中充满了欣慰,“这真是太好了。”
王警官沉默了一会儿,然后说:“李女士,其实有件事我一直想告诉你。六年前,曾经有一艘运送珍稀物种的船在三亚附近海域遇险。船上载有十几只从国外引进的坡鹿龟,准备在海南建立繁育基地。但是船只在暴风雨中受损,有几只幼龟被冲进了大海,下落不明。”
李梅怔住了:“你是说...”
王警官点点头:“是的,你的小绿很可能就是其中之一。如果不是你当年把它捡回家精心照料,它可能早就无法存活了。这种龟的幼崽非常脆弱,在自然环境中的存活率极低。”
李梅的眼中涌起泪水,但这一次,是幸福的泪水。“那么...我的养护对它来说是件好事?”
“当然是,”王警官微笑着说,“你不仅救了它的命,还让它健康成长到了繁殖年龄。现在,它有机会为物种的延续做出贡献。李女士,你做了一件了不起的事情,虽然你自己并不知道。”
李梅望着水池中悠然游动的小绿,心中充满了感动和自豪。她从来没想过,自己六年前在海滩上的一个小小善举,最终会对一个濒危物种的保护产生如此重要的影响。
“谢谢你告诉我这些,王警官,”李梅最后说,“知道这些,我心里好受多了。”
王警官点点头:“不客气。对了,中心主任说,考虑到你对小绿的贡献,如果它和伴侣成功繁殖,第一只幼崽可以由你来命名。”
李梅眼中闪过一丝光芒:“真的吗?那太好了!我已经想好了,如果是小绿的孩子,我想给它取名'希望',因为它代表着这个物种的未来和希望。”
王警官微笑着点点头:“很好的名字。”
从那天起,李梅的民宿增添了一个特别的角落:一面墙上贴满了她和小绿的照片,还有关于坡鹿龟保护的资料。许多来住宿的游客被这个故事吸引,对野生动物保护产生了兴趣。李梅经常分享她和小绿的故事,呼吁更多人关注野生动物保护。
“有时候,我们不经意间的一个善举,可能会产生意想不到的影响,”李梅常常这样对客人们说,“就像我救了小绿,但最终,它也改变了我的生活。”
半年后,奇迹发生了。小绿和它的伴侣成功繁殖,产下了三枚卵,其中两枚成功孵化。这是保护中心首次成功繁育坡鹿龟,在生物保护界引起了轰动。
李梅站在孵化箱前,看着两只小小的坡鹿龟幼崽,心中充满了喜悦和骄傲。它们和六年前的小绿一样小,同样脆弱,但它们代表着希望。
"这只是第一批,还会有更多,"中心主任笑着对李梅说,"多亏了你和小绿,我们的保护计划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李梅轻轻抚摸着孵化箱的玻璃,微笑着看着那两个小生命:"你们好,欢迎来到这个世界。"
正如她所承诺的,其中一只幼崽被命名为"希望"。而这个名字,也恰如其分地象征着坡鹿龟这个物种的未来。
李梅看向不远处的大池塘,小绿正在阳光下悠闲地游动,它已经完全适应了这里的生活。虽然它不再是她每天都能见到的宠物,但它找到了自己真正应该在的位置,它的生命也有了更大的意义。
"谢谢你,小绿,"李梅轻声说,"谢谢你带给我这么多美好的回忆,也谢谢你让我成为保护你们这个物种的一部分。"
小绿似乎听到了她的声音,抬起头,黑亮的眼睛注视着她,仿佛在说:谢谢你救了我,给了我一个家。
那一刻,李梅明白,虽然她和小绿不再是主人和宠物的关系,但它们之间的联系永远不会断开。无论是小绿还是她自己,都因为那个雨后的早晨在海滩边的相遇,而找到了生命中更大的意义。
有时候,一个偶然的邂逅,一个小小的善举,就能改变整个命运的轨迹。而李梅和小绿的故事,正是这样美丽的相遇所创造的奇迹。
来源:九申体育汇